“石油美元”(Petrodollars)這一概念最早由埃及裔美國經濟學家易蔔拉欣•奧維斯(IbrahimOweiss)提出氣石油輸出國自1973年石油提價後,石油價格上漲讓歐佩克成員國的收入迅速增加,其增加的收入在用于國内經濟發展、現代化建設以及其他支出後,仍有大量剩餘,國際收支經常存在巨額順差。
因為自1974年之後,石油交易以美元計價結算,所以這些在國際市場上的流動資金被統稱為石油美元。石油輸出國大部分屬于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其國内的金融制度以及相關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這筆巨額資金以投資的方式回流到西方發達國家為首的國際金融市場,或者通過IMF、銀行等借貸給貧油進口國,石油-美元機制從此形成。
一、蘇聯的有限影響
二戰結束後,冷戰開始,英法在戰後衰敗的背景下,中東的石油資源以及重要的地理位置,成為美蘇兩國争奪的焦點。蘇伊士運河危機以及第三次中東戰争,給蘇聯提供介入中東事務的機會。
蘇聯希望通過大量經濟、軍事援助來拉攏埃及,從1955年至1971年,蘇聯向埃及提供的軍事援助總值達25億美元。
蘇聯也是埃及經濟當時主要的援助者,并幫助埃及進行了許多經濟和技術項目建設。很長一段時間,埃及是蘇聯的堅實盟友。但因為蘇聯對以色列的影響有限,埃及總統薩達特上台後,不再信任蘇聯,将蘇聯軍事顧問和專家驅逐出埃及。
第四次中東戰争的時,埃及依靠的是蘇聯軍事援助,但埃及總統薩達特最終選擇了美國,因為薩達特知道隻有美國才能說服以色列,為中東地區帶來和平。而産油國中除伊拉克外,也大多數都是親美反蘇。
經濟方面,蘇聯作為資源大國,石油出口也是蘇聯的收入來源之一,石油價格的上漲對蘇聯收入增長,短期内帶來積極影響。1972年,蘇聯的石油淨出口量約為每天200萬桶,幾乎占世界總産量的四分之一。
這些石油出口中的近一半流向了非共産主義國家,僅1972年就賺取約5.8億的硬通貨氣石油出口是蘇聯最大的硬通貨來源。石油危機發生後,蘇聯沒有遭受阿拉伯産油國削減帶來的負面影響,蘇聯國内生産的石油,足夠滿足其國内需求,并向東歐和西歐出口相當數量的石油。
但是由于東歐國家除了羅馬尼亞外,都嚴重依賴進口石油,主要進口來源是蘇聯,阿拉伯的石油約占東歐進口石油的7%。
石油危機發生後,盡管蘇聯重視其作為西歐可靠供應商的聲譽,但危機迫使它優先考慮東歐的需要。
其結果是由于戰争導緻伊拉克向地中海出口港嚴重受損,而保加利亞石油進口約一半都依賴伊拉克氣蘇聯為了補償伊拉克對保加利亞減少的石油,削減了對意大利的出口,這也削弱了蘇聯石油在政治領域發揮更大的空間,此外,蘇聯國内的計劃經濟體制,以及在貨币體系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影響,限制了蘇聯在中東事務中發揮作用。
二、西歐的分散
石油禁運發生後,西歐在短期内幾乎沒有什麼辦法使石油供應盡快恢複,對于石油的依賴,讓西歐處于焦慮、恐慌之中,西歐渴望與美國讨論石油配給問題,希望美國同意分享石油以解決石油短缺問題。
但政治層面,西歐卻很明顯選擇疏遠美國,支持阿拉伯國家,他們在聯合國投票表決時,盡一切可能表示與美國當時支持以色列的中東政策保持距離。當時西歐國家受到禁運影響最嚴重的是荷蘭,西歐各國甚至拒絕與荷蘭分享石油,擔心阿拉伯國家的石油禁運會殃及自身。
歐洲領導人知道,即使選擇疏遠美國,美國也很難重新考慮其支持以色列的立場,或者幫助歐洲免受石油禁運的影響。
歐洲希望在中東危機中盡量減少與美國外交政策的聯系,但西歐知道石油供給方面的合作安排還是需要美歐合作,甚至西歐能否在石油禁運、減産結束後,獲得足夠的石油,都取決于美阿關系。
西歐當時面臨的困境,讓其外交政策帶有明顯的矛盾性,以及政治和經濟層面的脆弱性,西歐各國已經意識到他們沒有能力影響當時的中東局勢,他們更傾向于通過經合組織論壇(OECD)來解決石油問題,釆取不會疏遠阿拉伯人的調解行動,來降低石油減産對他們造成的更大傷害。
除了西歐對外政策的脆弱性外,西歐國家試圖在石油短缺問題上形成共同立場,但由于各國對各自優勢的看法不同,制定的聯合應急預案也無法有效。
西歐分裂的傾向明顯強烈,尤其是在石油短缺造成的混亂情況下,各國傾向于采取單邊行動氣而不是在歐洲範圍内采取聯合行動。
西歐内部的不團結以及依賴美國來解決石油短缺,讓西歐喪失了對中東的影響力。石油禁運發生後,西歐國家試圖減少對石油公司的依賴,轉而與石油生産國政府簽訂相關的政府間協議。
這些協議涉及歐洲對阿拉伯産油國的技術援助,并為産油國提供貿易優惠,以換取相應的石油供給保障,但計劃以失敗告終。
西歐經濟、政治上的依賴性,讓西歐最終選擇與美國一起,通過多邊方式解決能源問題,石油合作與美國綁定在一起,讓美國有了更多的影響力。
三、沙特的積極配合
石油-美元機制的創建除冷戰的大背景,以及美國在國際經濟領域的絕對優勢外,沙特的支持是主要原因,美國政府很好的利用了沙特政府合作的主動性,尤其是沙特希望獲得美國的支持和幫助。
政治層面,沙特阿拉伯的社會和政治結構是他們選擇美國的主要原因,包括沙特在内的很多阿拉伯國家,大多是統治,政權穩定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這些阿拉伯國家政府依賴西方國家的支持、依賴西方國家保護他們的安全。
沙特内務大臣法赫德表現出明顯的合作熱情和渴望,作為世界石油儲備最多的國家,石油收入是沙特的主要财政來源,政府當然不希望限制石油生産,法赫德保證石油生産不僅能夠滿足美國的利益,還能夠保證足夠的收入。
沙特政府更希望通過增加的收入用于提高沙特民衆及阿拉伯世界的福利,一方面,沙特民衆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福利待遇和滿足感在不斷提升,對政府的不滿以及批評就會越來越少,王室的政權更加穩固;
另一方面,沙特的發展可以讓其他阿拉伯國家相信,沙特将阿拉伯世界的利益放在首位,因為沙特一直渴望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領導中心,在地區事務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經濟層面,沙特希望石油生産國在投資領域擁有一定的特殊地位,即在投資領域擁有相應的自由度,在不妨礙國際經濟穩定的情況下,不受任何任國際貨币制度的限制,以謀求最大利潤。
但在面對如此複雜的金融投資,沙特隻能依賴美國經濟專家來幫助和指導。不僅如此,沙特還希望購買美國先進的高科技産品,完成現代化建設。
正是沙特渴望合作的主動性,為美國推動兩國合作,以及石油-美元機制的構建提供最好的條件。1973年8月31日,在尼克松總統寫給沙特阿拉伯國王費薩爾信中就可以看出,美國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沙特阿拉伯希望利用其不斷增長的石油收入實現經濟多樣化,并尋求投資。
尼克松總統表示,沙特阿拉伯正處于經濟大增長和新發展時期,美國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可以為沙特的發展目标作出重大貢獻。
作為伊斯蘭教的發源國,沙特阿拉伯的經濟持續發展,對中東地區的穩定至關重要,美國公司也在讨論相關的合資企業,這些企業助力沙特阿拉伯經濟的多樣化,美國政府将盡可能給予這些公司相應的鼓勵。
軍事層面,沙特王室對其統治一直存在不安全感,用于國防和安全領域的支出始終占據重要的地位,1967年以前國防支出占國家總預算的三分之一。
20世紀70年代美元也是海灣地區的主要貨币,沙特需要美元來支付美國昂貴的大批高精尖的軍事産品以及相應的基礎設施。尤其是石油危機的發生,沙特更是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美國是最能保障其安全的國家。
石油-美元機制的建立,對于世界整體經濟造成的影響,有不同的看法。從1974年到1981年,歐佩克全部成員國的賬戶盈餘總額達到4500億美元,由于之後幾十年的通貨膨脹,實際的賬戶盈餘并未擴大。
大量的石油美元直接購買美國國債或投資到主要工業經濟體的金融市場,成為主權财富基金由政府直接控制。
有觀點認為,石油美元的回收有利于世界經濟,因為在石油-美元機制創建時,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解決國際貨币體系面臨的問題,根據2006年美國财政部的一份報告指出,自1998年以來,石油價格的上漲為歐佩克國家帶來了1.3萬億美元的額外收入。
石油收入用于增加進口産品、提高政府雇員工資、增加儲備。石油生産國利用這些資金提供了緩沖,有助于降低全球經濟的波動性。
可是歐佩克7000億美元的可投資儲備基金中,有70%的資金無法由國際清算局核算。美國财政部表示,石油出口國購買了約2.7億美元的美國證券,其他不明資金可能投資于建築、股市、私募股權基金和對沖基金。
因為石油美元的具體數額以及投資方向不明确,數額又非常巨大,其流動的不确定性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石油-美元機制的建立,對美元霸權地位的鞏固和美國全球地位置至關重要。二戰後,美國霸權地位主要依靠的是其強大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和金融霸權,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美元與黃金脫鈎,其實是美元完全擺脫了黃金的束縛。
石油-美元機制的構建,美元成為購買石油的唯一貨币,意味着想購買石油的國家必須先有美元,對于需要中東石油的國家來說,他們需要出口商品,來換取足夠的美元。石油禁運時的石油價格暴漲,各國對美元的需求增加,讓美元在國際上重新獲得有力支撐。
沙特等中東産油國擁有大量的美元,這些美元支出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軍事采購、貨物購買、對外投資和對外援助,其中前三個支出較大。無論是購買美國國債的投資方式,還是購買軍事等高科技産品,大量的石油美元最終還是回流到美國國内,對美國的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美國則可以毫無約束地印制美元、發行美元,通過借貸的方式在全球消費。美元這一虛拟符号與石油資源綁定,進一步強化美國在國際體系中的霸權,也提升其在全球的地位。
二戰後,歐洲國家都想用本币來購買石油,因為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石油進口對歐洲經濟的沖擊,而不需要換取美元再購買石油。
但在70年代,美國面臨德國、日本崛起的威脅,人們對美元的信心降低之際,石油輸出國家隻接受美元為購買石油的唯一貨币,使得美元重新有了重要意義。
新自由制度主義的代表人物羅伯特•基歐漢曾指出,美國的影響建立在三種主要的利益機制上:穩固的國際貨币體系、開放的市場和穩定的石油價格,正是石油美元體系的存在讓三者有機結合。
歐佩克的石油美元支出,主要集中在四個領域一一軍事采購、貨物購買、對外投資和發展援助,但從石油美元對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貢獻來看,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
美元不僅開始影響石油價格,購買大量軍火、高科技産品以及對外投資,使得阿拉伯國家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依賴程度劇增,石油盈餘并沒有促進阿拉伯和西方工業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
石油-美元機制的确立導緻油價與美元币值建立了直接聯系,美元币值和石油價格成反比,美元貶值會造成石油價格的上漲。以沙特為例,身處石油美元體系核心的沙特,就深受美元不穩定的影響,為保證全球石油價格穩定及自身發展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的金融危機,美國政府采取量化寬松的貨币政策雖然有助于美國經濟的恢複,但美元貶值導緻石油價格在2007年上漲到147美元/桶,美元貶值超越石油的供需成為石油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
但沙特作為石油機動國,一直努力保持石油價格适合自身以及國際發展,沙特的石油政策最重要的原則是,石油不應該成為破壞世界經濟平衡和導緻通貨膨脹的原因,而應該是“維護這種平衡和阻止通貨膨脹的有效因素,沙特的決策不因由相關協議決定,而是選擇符合沙特利益和世界經濟的事”。
1976年卡塔爾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大會上,除沙特和阿聯酋之外的其他國家都同意油價提高百分之十,而沙特則堅持提價百分之五。
伊拉克戰争爆發時,沙特同意一旦伊拉克的石油生産遭到美國發動的戰争破壞,将每天增産15萬噸石油。
阿拉伯之春爆發後,利比亞作為主要産油國,2011年的石油産量下降了5千萬噸,但市場的短缺很快被沙特增産了近6千萬噸抵消,可見沙特的力量一直是用來壓低油價的,但由于美元貶值,沙特成為造成高油價的替罪羊。
石油出口國收入全部為美元,也使得國民收入都依賴于美元的價值。如果美元貶值,産油國政府的實際收入就會下降。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前,産油國不斷提高石油價格,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受到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元貶值的影響。
1986年油價崩潰時,沙特除了石油收入減少的影響外,美元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貶值更是導緻沙特本國貨币升值,嚴重降低了沙特本币的購買力。石油輸出國組織在海外的投資對提高國家或地區财富也無濟于事。
經濟學家、利雅得投資集團前顧問薩迪(FehmySaddy)計算得出,1972—1979年間,歐佩克的投資回報率介于-3.4%—0%之間,因為實際利率超過了通貨膨脹,收入也變成了負利率氣
四、第三世界的債務問題
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阿拉伯石油削減石油産量的影響,影響最為深遠的是正在迅速工業化、國内生産石油很少或根本不生産石油苗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最明顯的有巴西和韓國,無論進口規模如何,都遭遇了供應短缺的嚴重打擊。
盡管與工業化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石油進口量相對較少,但發展中國家通常比發達國家更依賴石油來滿足其商業能源需求。
除了供應短缺外,1973年的石油危機給第三世界的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美元短缺,雖然石油-美元機制的創建,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第三世界國家購買石油,石油美元前回收利用也确實降低了1973年石油危機時石油進口國短期經濟衰退的影響。
然而,石油價格已經居高不下,發展中國家仍然需要資金來購買進口石油,也由此産生了第三世界的長期債務問題,尤其是固定彙率轉變為浮動彙率更進一步加劇了債務問題。
石油美元除了直接購買美國國債或投資到主要工業經濟體的金融市場,也通過美國和歐洲的商業銀行投資。
出于對世界經濟衰退的擔憂,銀行普遍認為将資金投資到公司具有不穩定性,銀行家和資金充裕的政府就将大部分資金直接借給發展中國家政府,尤其是在拉丁美洲,如巴西和阿根廷,以及其他主要發展中國家,如土耳其。
正如政治記者威廉•格雷德(WilliamGreider)總結到:“歐佩克政府将大量存款存入銀行,銀行将資金借給發展中國家以避免破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