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摘抄、分享第五天)
繼續和大家分享作家王衛賓的《心無挂礙》一書,今天我結合書中第四十章《真正的愛到處有》來談談愛的表達。
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位青年一心向佛,撇下無依無靠的母親,義無反顧地離開家,去尋找心中的佛。路上經曆了千辛萬苦,到處問佛在哪?終于碰上了一位得道的高僧。高僧聽他講完了尋佛的經曆,于是告訴他:你往回走,為你光着腳開門的人就是佛。在回去的路上,他到處留意着是誰,能為自己光着腳,手提着燈,把門打開。經過了無數小店和借宿的人家,也沒有見到他心中的佛。他心灰意冷地回到家。“媽媽,我回來了!”他喊着。母親聽到兒子的聲音急忙起身開門,此時他看到母親光着腳,手裡提着燈。他恍然大悟:母親含辛茹苦把自己撫養大,自己還沒有回報母恩,卻撇下母親,尋找心中的佛。不敬父母,敬什麼佛?誰是佛?母愛大于天,自己的母親就是佛。
故事講到這裡,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啊,趁着父母健在,好好地孝順父母,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事。作為成年人,我們并不善于表達愛,尤其是對自己的父母,即使心裡想說些愛的語言,但也因為不好意思而緘口不言了。我們可以默默地為父母做很多事,但卻不能經常地對父母說一聲我愛你,想象一下,久未回家的你,見到父母大聲地說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們,再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們的父母一定會高興的不得了,而這一瞬間也會定格成為永恒。節假日、父母的生日,我們在可能的情況下,一定要抽出時間回去陪父母,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實在回不去,我們要打電話、發微信及時向父母表達愛,不要吝啬你的語言,也不要認為這不重要,對父母來說,這便是最長情的告白。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學會了看我們的臉色。很多時候,我們不再和他們交流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不再去聽取他們的意見,覺得說了也解決不了問題,其實我們可以有選擇性地向他們唠叨唠叨,讓父母了解你,了解你的工作和生活,即便解決不了什麼,但我想這是我們的父母願意看到的。
一句溫柔的問候,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個大大的擁抱,都是我們愛的表達方式,願我們在默默用實際行動孝敬父母的同時,也及時地用語言表達出來,大聲地說一聲:“我愛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