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就快到啦,先祝大家中秋快樂,阖家團圓!
小時候過中秋時,吃的月餅都是那種圓如燒餅、餡料是冰糖花生果皮絲,口感堅硬,咬一口,嘎嘣嘎嘣的,雖然味道一般,但内心的滿足如月光流淌,也許那時我們并不知道,這滿足其實就是團圓的幸福~
滿月是一種團圓,月餅也是,它們賦予中秋節濃厚的親情,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裡,有所期盼。
那月餅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非要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吃上一塊呢?趁着中秋還沒到,趕緊來漲知識!
古時候的中秋
中秋又叫月夕,據說最早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著的《禮記》載,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帝王在春分時祭日,中秋時祭月,是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後來這一禮儀傳到民間,形成一種祭祀習俗。
但是很快,祭月的寓意發生了變化。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人們在秋天祭祀月神的時候,恰逢秋收季節,果品成熟莊稼收割,祭月的虔誠與收獲的喜悅形成對來年風調雨順的祈望。
似乎沒有什麼比食物更能承載美好的寄托,中秋月下,中國人用月餅來寓意美好。
月餅的起源
關于月餅,它最初的身影已遙遠到不可追溯,現在我們隻知道最初叫“胡餅”。據說,張骞帶回芝麻後,華夏大地上便出現了以芝麻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這或許是月餅最初的模樣。
在盛唐時期,圓餅就已經在民間生産,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有傳說認為,唐高祖年間,大将軍李靖有一次外出征戰凱旋歸來,恰逢八月十五,月朗清風之夜,長安城通宵歡慶,唐高祖李淵一手拿圓餅一手指明月說到:“應将胡餅邀蟾蜍”(古代“蟾蜍”指的是明月),意思是說,将軍凱旋值得高興,而圓餅逢圓月更是圓滿。于是将圓餅賞賜群臣,大家一起吃餅賞月,之後,這一習俗開始形成。
到唐玄宗李隆基時期,有一年的八月十五,他和楊貴妃在華清池對飲賞月,玄宗嫌“胡餅”這個名字不高端,就問貴妃可否另取一個名字。此時,月光灑在樓閣亭台上,也落在美人的掌心。楊貴妃說,不如叫“月餅”吧,就這樣,“月餅”的叫法開始在宮内流行開來。
傳說自然無從考究,但也願意相信其中的美好……
晚清時期的《燕京歲時記》一書記述“京師之曰八月節者,即中秋也。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也就是說,至少在清代,月餅已經是中秋日各府第之間走親串朋相贈的禮物。
《燕京歲時記》的作者是晚清時期兵部主事富察敦崇,他說八月十五月圓之時,人們将瓜果、毛豆、雞冠花置于供桌,皓月當空彩雲散盡的時候,孩子們圍在一起吃喝,開心快樂地賞月叙話。但是隻有女子叩拜月神,男子是不叩拜的。所以那時候京師流傳着諺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竈。”
月餅圓 人團圓
中國每一個流傳至今的節日或食物都有着遠古時期的影子,它們在千百年的傳承與發展中被後世賦予了深厚的情感與人文内涵,而月餅尤其如此,圓滿團圓的寓意在古老的民族心中融入每一個細胞,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個體,月滿思鄉在古時便是遊子離人内心深處永恒的怅惘。作為當日必食的月餅,其團圓寓意飽滿而深切。
“中秋鮮果列晶盤,餅樣圓分桂魄寒”。晚清時期曾任江南縣令的沈兆褆用一句詩道出了中秋節一家人相聚共餐時的情景——有新鮮的瓜果,有如月的香甜月餅,還有月亮中的桂樹……
随着時代的變遷和物質生活的豐富,清末時期的月餅,所用餡料也有了很大變化,清末學官楊光輔在《淞南采府》裡說“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那時候的月餅和今天的我們吃到的月餅已相差無二了。
到明代時,月餅已經是中秋節的标志食物,而且隻在中秋節才能吃到,樣式也有了變化,心靈手巧的餅師會在餅上制作一些圖案或文字烘托吉祥的祈願。
月餅流傳到今天我們嘴巴裡時,無論是樣式還是餡料、口味都有了前人難以想象的繁複。
京式、廣式、蘇式、台式、滇式、港式,以及甜味、鹹味、鹹甜味、麻辣味,還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等等月餅令人目不暇接。
但是無論怎樣變化,其寓意是永恒的。如果說中秋節是我們民族的集體情感祈盼和文化認同,那月餅一定承載着我們的鄉愁,因為它含有我們曆史深處的生命密碼,有我們從古代傳承至今的節日禮儀,有我們奔走他鄉的精神慰藉,也滋養浸潤了我們一代又一代對故土的記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