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十二時辰的本質

十二時辰的本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9 14:17:38

通過上一章的論述,我們初步認識了世界萬物,但是,這還不夠,我們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世界(即物體和物體集合)。

目前,人類對物體的認識分為表象、本質和本性三個不同的層次。人們是通過感覺器官(眼睛、鼻子、耳朵、皮膚等)來認識物體的,這時,我們看到的是現象,也稱為物體的表象。例如,我們看到花朵的顔色、嗅到花朵的香氣、觸摸到花瓣的柔嫩,等等,這些都是花朵的表象。簡單地說,我們能夠聽到、看到、聞到、嘗到、觸摸到的所有物體都是現象,也都是表象。

十二時辰的本質(十二表象本質及本性)1

本質是指物體本來具有的材質及其運動方式。例如,人的本質是身體,身體是由頭顱、軀幹、四肢組成的,生理運動、欲望和行動(廣義的)是身體的基本屬性;樹木的本質是樹體,樹體是由樹根、樹幹、樹枝、樹葉、花和果實等組成的,樹木的萌芽、生長、開花、結果等生長過程是樹木的基本屬性;水是由水本身及特定的水分子結構組成的,也具有其本身相應的運動方式。

現代社會中,人們普遍地把本質解釋為物質運動的規律,或者是自然界發展的規律。這是一種誤解。誠然,為了認識物體,我們需要從衆多的現象中總結出物體發展的規律。例如,化學元素周期表。但這些隻是規律而不是物體的本質。例如,伽利略和牛頓所做的斜面小球實驗,由此發現了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态為止。慣性定律是物體的運動的本質,而在現實的實驗中,人類無論總結多少規律,都不可能得到慣性定律的結果。再例如,善、惡是人類從現實生活中的衆多的現象中總結出來的。這個結論屬于社會規律,但它并不是人的本質。

本性是指物體的運動所本來具有的特定的傾向性。例如,人性是人的本性。本來具有的是指由物體自身産生的、是不可改變的。如果本性發生改變,物體也會随之變化,即物體不再是原來的物體,而是轉變為另一種物體。例如,人類是由猿進化的。當猿變為人後,猿的本性就變為了人性。特定的是指不同物體的具有不同的傾向性。例如,人生由生存和死亡構成。生存和死亡都是人類不可逃避的過程,但是因為死亡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人生的意義隻能在生存之中,即滿足我們自身的欲望。

十二時辰的本質(十二表象本質及本性)2

同樣的,生物具有生物性;無機物具有無機物的本性,等等。即所有的物體都具有其各自的本性。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任何物體都要保持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态為止。所以,所有的物體的本性都是維持其自身的存在。隻是由于物體種類的不同,例如,動物和植物,有機物和無機物,使得它們的本性地表現出不同的現象。例如,動物會努力滿足自身的欲望,以保持生存狀态;水會努力保持水的形态;空氣也會努力保持氣的形态等。因此,按照物體的本性來說,物體本身即具有不朽的潛質。但是,這樣的不朽是一成不變的、孤寂的。因為這種不朽隻需要一種物體。隻要有一種以上的物體存在,物體之間必然會相互影響,從而打破物體自身的不朽。這是在用永恒的孤寂的不朽來換取短暫的燦爛的瞬間。唯其如此,才出現了展現到我們面前的精彩的宇宙和人生。

表象、本質和本性都是物體的體現,它們沒有高低之分。人類需要通過表象來認識物體,沒有表象,人類無法認識任何一個物體,也不會知道本質和本性。例如,我們感知到花朵,才能認識到花朵的存在。所以,表象本身包含了本質和本性。但是,表象常常隻能展現部分的本質和本性,而不能直接的把本質和本性表現出來。例如:吃飯是人性,但是人性并不是吃飯。這是因為人性本身還包含很多其他的内容,不能簡單地用吃飯來代替。

本質來源于表象,它蘊藏在表象之中,需要通過思考才能認識。沒有表象,本質不能存在;沒有本質,人類不能真正地認識物體。隻有了解了物體的本質,我們才是真正地認識了這個物體。

本性是由本質産生的,由本質所決定。沒有本質,本性無法産生,沒有本性,人類對物體的認識也是不完整的。例如,不了解人性,我們無法對人生的意義做出正确的回答。

表象、本質和本性,三者共同構成了人們對于物體的完整的認識。事實上,物體本來是沒有表象、本質和本性之分的。表象、本質和本性隻是人類為了認識物體而創造的概念。在有了這些概念之後,它們就會指導人們去正确的認識物體,從而避免人們局限于對物體的表面的、片面的認識中而不可自拔。

十二時辰的本質(十二表象本質及本性)3

也許有人說:人類可以不通過表象就能認識物體的本質。例如,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是先得出結果然後才被人們所驗證的。所以,本質來源于表象是錯誤的。

回答:人類确實可以在沒有發現表象的情況下,提前得出一些結論。這一點在科學、數學上表現的尤為明顯。但是,這些結論仍然是建立在表象之上的。例如,萬有引力定律仍然需要人類對地球、太陽和行星的運動有了基本認識的基礎上才能産生的。這就如同數學的任何推論都要建立在公理的基礎上,而公理卻建立在人類經驗的基礎上一樣。所以,人類的發現都是建立在表象之上的,隻是通過思考,我們可以擁有遠超過表象的認識,這即是本質和本性。

至此,我們知道,隻有對物體的表象、本質和本性都有了認識之後,人類才算是真正地認識了這個物體。至于未來還有沒有更深層次,我們現在是不知道的,這有賴于知識的進一步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