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野望詩人生平及創作背景

野望詩人生平及創作背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5:36:49

作者:易之

湖北有個公安縣。在百科裡找這個地方的古代名人,大概第二第三位,就一下跨到了明朝,而且一下找到三位——公安三袁。

野望詩人生平及創作背景(來自湖北縣城的他)1

這三位,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以一個組合的形式進入知識點的兄弟,還有蘇轼、蘇轍,曹丕、曹植,人數比三袁總是少一個,陣勢上差點。

這三人中,最有名的是袁宏道。在他中進士的萬曆二十年(1592年),據估計,此時的明朝人口已達1億多,錄取過的進士達2萬多人左右,印刷出版行業已經相當成熟,詩集、文集源源不斷地出現,各路文壇領軍人物已經紛紛露面。可以說,此時的文壇,已是一片紅海,想在這裡出頭,不是那麼容易。

袁宏道做到了,而且是刷新級地巨大改變。這是一片紅海,袁宏道還是在海平面上空制造了一個風口,風力十級的那種。

那時的文壇,是個前後七子籠罩的局面。前後七子,是個複古流派,前期是7個代表人物,後期是另外7個,和葫蘆娃同數。他們的口号是——

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文章必須寫得跟秦漢時期的一樣,詩就要寫得跟盛唐詩一樣。所以,當時的文壇全在悶着頭寫穿越文學,模仿司馬遷、李白是怎麼說話的,整個文壇像是大型模仿秀。

當然,這種複古文學流派,一開始的目的也是矯正文壇流弊的,前後七子也有些不錯的作品,比如李夢陽的“客子過壕追野馬,将軍韬箭射天狼”,特别壯闊。

但凡事就怕極端,他們所謂“文自西京、詩自天寶而下,俱無足觀”,這話就絕對了,有沒有問過蘇轼的意見?本來很壯闊,但窄化得隻剩壯闊,就沒什麼意思了。

這時候袁宏道來了。

據說袁宏道四歲的時候穿了一雙雲彩花紋的鞋,别人說他“足下生雲”,他随口就應道“頭上頂天”。四歲小朋友,口氣特别大,未來他折騰的動靜也大。

袁宏道長大後進入文壇,他的口号就是——“性靈”,這屬于語文課本上的知識點。所謂性靈,翻譯一下大概就是——比較任性。

那個時候流行的是模仿,是格調,是和漢唐氣象一樣的雄渾壯闊、氣宇軒昂。袁宏道不這麼來,他覺得,創作呢最重要的還是開心。

他說“發為語言,一一從胸襟流出”,想哪寫哪。比如他有一系列組詩《别石篑》,其中第十首是這樣的:

能再相從否。若駕相思車,當問白門柳。

挺動人的,一首送别詩,韻味悠長。當你想往後翻翻後面還寫了啥,就會發現後面……沒有了,就三句。

三句詩見過沒有?當然上古時期也有,但到了明朝,真是太罕見了,當年的讀者搞不好以為後面幾頁掉了。袁宏道就這樣,寫三句就不想寫了,就這樣才開心。

袁宏道寫文章的趣味也挺特别。他寫過一篇《山居鬥雞記》,活靈活現地描述兩隻雞啄來啄去的一幕,他中意的雞赢了,他就歡喜,輸了就懊惱,袁先生也是很有童趣且很有時間了。

袁宏道一生過得随性。他像徐霞客一樣愛旅遊,而且是探險式野遊,他“戀軀惜命,何用遊山?”爬山就得不要命;他喜歡插花,就研究瓶瓶罐罐,寫了一本書叫《瓶史》;他喜歡讀閑書,他自己說讀大部頭就昏昏欲睡,但一讀《水浒傳》這種,就“使我捧玩不能釋手者也”,就愛說實話。

當然,袁宏道不是佛系成功,據考證,他很有營銷意識。别人寫首詩,發完朋友圈就忘了,他特别注意保存,還一遍遍出版。在他不懈地努力下,明朝文壇終于發現,原來文章可以這麼随便寫啊,而且還挺好看的……

袁宏道把大明文壇給刷新了。當然,那個時候個性解放已經萌芽,袁宏道正好踩上了這個點。他向李贽讨教過,寫文章捧紅了徐渭,這兩位在當時行為都比較奇葩,他們是同道中人。

袁宏道出現後,“文必秦漢,詩必盛唐”雲雲暗淡了下來,後來有人評價:“中郎之論出,王、李之雲霧一掃,天下之文人才士始知疏瀹心靈,搜剔慧性,以蕩滌摹拟塗澤之病,其功偉矣。”也就是說,袁宏道之後,大家都明白了,創作呢最重要的是開心,不要老模仿了,用心書寫,做更好的自己。

明朝文壇那麼大,就這樣被一個來自公安縣的文人改了規矩。可見,面對紅海,不要老問自己能不能成功,首先,還是要走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