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儒林外史匡超人人物剖析

儒林外史匡超人人物剖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6 06:29:13

匡超人是《儒林外史》中,性格前後反差比較大的一個人物。他原本是一個農村少年,因為家裡窮隻上過幾年學。為了生計幫一個賣柴的客人記賬來到杭州,後來客人虧了本錢,匡超人淪落為以測字為生。

那時的他幾乎跟流浪漢差不多,就在這時匡超人遇上了生命中改變他命運的馬二先生。馬二先生因為他的孝順和勤勞而感動,再三叮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以舉業為主,最後還資助匡超人回到自己的家鄉。

1、淳樸時期

回到家的匡超人給娘作揖磕頭,對生病的父親耐心照顧,對哥哥恭敬。他手腳勤快,心地善良,上進又孝順,成為了家裡的頂梁柱。他白天殺豬賣豆腐,晚上服侍父親。父親夜裡睡不着,要吐痰,吃茶水,一直到四更鼓,匡超人就讀書陪到四更鼓,每天隻睡一個更頭,從不叫苦叫累。

儒林外史匡超人人物剖析(儒林外史.匡超人)1

他的哥哥買了隻雞子來給他接風,叫他不要告訴父親。匡超人不肯依,他先把雞肉盛了一碗送給父母,然後自己才肯吃,對父母真是體貼入微至極。

有一天晚上村裡失火,累及到匡超人家,他先背出父親,然後扶出母親。在他看來,最重要的是父母,其他行李家什都不是事,隻要人在就什麼都好。

可見,孝順父母是匡超人最高的道德标準,這時的他是對家庭有超強的責任感,做事又能顧全大局,極為淳樸可愛又讓人感動的。然而,在諷刺小說中,一個完美的人物往往會有讓人大跌眼鏡的轉變。

因為匡超人事親孝順,而且勤學上進,被路過的知縣李本瑛發現,感其嘉行,便提攜他中了秀才。但好景不長,李知縣被人誣告有可能會連累匡超人,于是為了躲避風頭他又來到了杭州。匡超人到了杭州後,準備投奔的潘三外因出未歸,他便與一班假名士交往,這段時期是他一生中的轉折時期。

2、轉變時期

當年匡超人遇到馬二先生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迹,這次他來到杭州,卻遇上了改變他思想品質的一批假名士。這批假名士每天附庸風雅,滿嘴的不慕名利,卻又做着名利雙收的生意。

此時的匡超人還是刻苦上進的,他原本就是一個對功名和美好前程有着強烈渴望和幻想的青年。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匡超人有積極入世的思想,加上他頭腦靈活又善應變,很快在這邦假名士中就占了一席之地。

此時,我們不應該批判匡超人,誰都有改變自己生活現狀的權利,能夠在很短時間内就能順應當時社會的大環境,也是有能力有天賦的表現。

匡超人根本沒學過詩,也跟着吟詩作賦,而且隻看一天基本上就能作得很好。别人用二十日完成的任務,他隻用了六天就高質量地完成了。可見他有着極高的天賦和超強的能力,如果再努努力,說不定能夠成為一代真正的名士。

儒林外史匡超人人物剖析(儒林外史.匡超人)2

在當時的社會,一個名士是不能改變自身的生活條件的,也不能夠步入仕途,甚至會被那些做八股文的排斥和看不起。當一個人的生存都成問題的時候,他是沒有能力跟社會相抗衡的。這對一個想改變命運,不想永遠在底層受屈辱的青年來說是不公平的。

為了解決生存問題 ,匡超人隻能順應了社會。 他比那些假名士務實而有能力,比那些八股迷靈活而能應變,社會經驗逼着他選擇了這樣的活法。

3、變質時期

當遇到市井無賴潘三爺,是匡超人人格質變的一個關鍵。走科舉之路,也要先吃飽肚子。他親眼目睹了潘三的為非作歹,匡超人不但沒有阻止,反而還積極參與從中獲取利益。跟着潘三來錢又快又輕松,第一次嘗到甜頭,就有第二次。他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可是在利益面前,匡超人忘記了父親臨終前的遺言,忘記了一切,迷失了自我。

從私人的關系來看,潘三是有恩于匡超人的,他幫匡超人娶妻安家置業,還幫他補貼虧空。然而,當潘三淪為階下囚的時候,匡超人暴露了他那寡情薄義、翻臉無情、虛僞、撒謊的嘴臉。

儒林外史匡超人人物剖析(儒林外史.匡超人)3

他對那些勸他去看看潘三的人說:“本該竟到監裡去看他一看,隻是而今比不得做諸生的時候,既替朝廷辦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賞罰,若到這個地方去看人,便是賞罰不明了……潘三哥所做的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拿他的。如今反倒走進監去看他,難道說朝廷處分的他不是?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況且我在這裡取結,院裡、司裡都知道的,如今設若走一走,傳到上邊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場之玷。這個如何行得?可好費您蔣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僥幸,這回去就得個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載,那時帶幾百銀子來幫襯他,倒不值甚麼。”

潘三惡劣,匡二更卑鄙。他為了不被潘三的案子拖累,他不顧妻子的感受,毅然賣掉房子,逼着妻子回鄉下,導緻其妻郁悶憂慮而死。

為了自己的面子和榮華富貴,他停妻再娶,卻毫無廉恥地說:“戲文上說的蔡狀元招贅牛相府,傳為佳話,這又何妨!”不要臉到如此地步,唯有匡二,他已經不知道真理和道義是什麼了。

對這種随時撿起一種道理駁诘對方、證明自己,不講道義,中間也無任何變化的軌迹可循的小人,魯迅先生将這類不要臉的人稱為“流氓”,

儒林外史匡超人人物剖析(儒林外史.匡超人)4

為了一點點虛榮,吹噓自己為讀書人所供奉的“先儒”而贻笑大方。為了擡高自己,無恥地貶低曾經對他恩重如山的馬二先生。用莫須有的榮華富貴把自己的親哥哥哄得團團轉,把自己吹得無人能及。老實本分的匡超人不見了,他已經變成一個毫無廉恥、虛僞透頂,狡詐至極的小人。

4、

這是一個農家子弟堕落的史,到底是什麼原因把匡超人變成一個這樣的人呢?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固然有環境的影響因素,但更多的是他自己本質原因決定的,不潔身自愛,忘恩負義,貪婪虛榮,急功近利。他在奮發向上的路上沒有選對方向和目标,一味地随波逐流,所以越走越遠。這是人性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