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都是有一個特性,它們開花并不是因為知道人類要觀賞,而是想要結果。這是植物繁衍後代的一種方式,但如果我們想要植物開花後,下次能更好的再次開花,那你知道在開花後如何處理了嗎?
植物開花就是想要結果,在它的花朵開敗前摘掉,那植物就會有緊迫感,因為它想要繁衍下一代,植物就會保留較多的養分,促進下次開花。
如果讓花朵繼續開,它的花朵快開敗前,如果能夠授粉成功,那它就會結種子,也就是孕育果實,植物就像是完成任務一樣,當年就不會再次開花了,有一些一年生的花卉,在開花結果後甚至會吊蘭,如果花朵授粉成功,就能孕育種子。如果花朵沒有授粉成功,花朵開敗也會損失特别多的養分。
花朵殘留在枝頭上,還容易招惹病蟲害,花朵腐爛,容易滋生病菌。
所以我們平常養花的時候,無論是盆栽,還是在用在地裡面的植物,花朵開敗後都要及時剪掉殘花。
就比如我們平常所說的月季花,在花朵還沒開敗之前,就可以将花頭剪掉,這樣可以促進下次開花更好。有特别多的植物,花朵都是開在新的枝條上的,而在花後進行适當的修剪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促進長出更多的新分枝,這樣才能不斷開花。
有很多開花植物一年隻開一次花,但在花後及時剪掉殘花,有可能促進再一次開花,也就是可以讓這些植物一年開花兩三次。
比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飛燕草、香蜂草、美國薄荷、福祿考、雛菊、丁香花一類的觀賞花卉,隻要在花朵快要凋謝的時候及時剪掉殘花,這樣它能夠在花後二次開花。
在花朵凋謝之後,除了要剪掉殘花,還要适當補充一些養分,比如,給他補充一些磷酸二氫鉀溶液,給他補充一些養分能夠養植物有肥力,在下次開花的時候,花朵開得更加燦爛一些。
當然有一些植物即便摘掉殘花,當年也無法二次開花,就比如像常見的牡丹、芍藥、百合、杜鵑花等。這些植物開完花後,在當年也無法再次開花,但可以保留較多的養分,這樣有利于第2年它們開花更好。
在植物開完花後,如果不及時摘掉殘花,這些植物的枝條會越長越長,開花也會越來越少,雖然每次給植物剪掉殘花會比較麻煩,但很值得去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