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是科學研究中創造性思想的載體,它的首要任務在于傳遞科研信息,同時也具有文化儲存和文化積累的意義。而關鍵詞(源于英文keywords)的标引,無論是從信息傳遞還是從信息儲存角度考慮,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倘若把論文詩意化的理解為知識海洋中的一葉扁舟,那麼關鍵詞則可稱之為扁舟上的“探照燈”。
對關鍵詞的理解
▍從作者角度來看
作為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關鍵詞具有高度概括性,可以将其視之為作者觀點的核心詞,它從論文的标題、摘要、正文中提取,是揭示論文主題内容具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雖然短小精悍,卻是作者表達的閃光點。而“閃光”的意義,不僅是為了耀眼,更多的還要起到一種照亮“引領”的作用,提示(吸引)着編輯、審稿人、讀者最大限度地了解論文的大體内容。
▍從期刊角度來看
數字信息時代,人們閱讀學術論文的路徑已經發生改變,除了紙質版學術期刊的閱讀方式,越來越多的人會借助數字平台(如知網、維普、萬方等)進行查找、閱讀。學術期刊的影響力不僅依靠文章本身的學術質量,也要依托數字平台進行推廣。增加學術論文的被檢索概率就意味着增加該學術論文被引用的概率,也就意味着增加提升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概率。而科學合理的關鍵詞标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進而提升學術期刊在其評價體系中的排名。
鍵詞的常見問題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國家标準局就發布了《文獻主題标引規則》(GB3860-83文件),規定了文獻主題詞選定、标引、組配等規則。但關鍵詞使用不規範的現象仍是學術論文中長期存在的問題。
▍不具概括性
以上圖為例,“近代”“女子教育”,選取的關鍵詞僅有兩個,所釋放的信息量較少,未能将該篇論文的學術觀點完全呈現,給讀者的印象也較為含糊,兩個關鍵詞僅從标題中提取且相對普通(流于表面),既不具足夠的吸引力,也無法透析論文的大體内容。
除了關鍵詞少,信息量不足,關鍵詞選取出現偏離也會導緻概括性不強。如下圖所示:
作者選取“數字形式主義”“數學”“本體論”“實在論”這四個詞為本篇論文的關鍵詞,乍一看“數學形式主義”“本體論”、“實在論”給人的感覺是很學術、很規範,但這些詞卻偏離了文章所要讨論的經濟思想史内容和西方經濟學的核心内容,不僅不能幫助讀者了解文意,反而是制造了一團迷霧,疏遠感頓生。
▍欠缺明确性
以上圖為例,嚴格意義上講,“問題”“原則”“建議”這種關鍵詞不能稱其為關鍵詞,因為太過寬泛,任何一個專業、學科、領域都會用到這些詞,而這些詞卻不能實指某一具體專業、學科、領域,寫了等于沒寫,無法提供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再者,讀者在檢索文獻時,通常也不會以這些詞進行檢索。倘若一旦按此檢索,面對出現的海量信息,想要找到目标文獻,無異于大海撈針。反過來說,關鍵詞沒有明确的學術指向,也會導緻該論文被檢索的概率降低。
類似這樣的詞還有很多,如:“性質”“特色”“論述”“探讨”“價值”“方法”“分析”“影響”“差異”“原則”“措施”等等。因其缺乏明确性,這些詞均不能體現關鍵詞的“關鍵”作用。
▍選取随意性
以上圖為例,“執法素質”“執法形象”“素質形象”,單看每一個關鍵詞都是成立的,但三個詞放在一起,很明顯就出現了“視覺重疊”。“執法素質”“執法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雷同(素質往往就體現出形象)。再者,結合論文題目,三個關鍵詞所指的主體是誰并未體現,這會帶給讀者一種前後脫節的錯覺。如果把“基層民警”這一關鍵詞标引出來,則指向性就會明确地凸顯出來。
再如,《市場經濟中集體主義的兩大問題》這篇論文,确切地說,“集體主義兩個問題”這一關鍵詞是個複合詞,體現不出“關鍵”且随意性較強,既不符合關鍵詞選取的規範,也不能達到提升論文印象和顯示文章内容的效果,更不會被讀者用來作檢索詞條,從而失去了關鍵詞引導文章被檢索的意義。
綜上而言,對于關鍵詞的設置,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同時規避掉上述所存在的現實問題,并努力尋求科學合理的方法。在尋求方法之前,我們要重新對關鍵詞進行認知。
關鍵詞的類型
概括來說,關鍵詞有三種基本類型,它與選題(研究主題、研究問題、研究方法)三要素、論文(問題、方法、結論)三要素有着對應關系。一是根據研究主題提取的關鍵詞;二是根據研究框架(所使用的理論、方法)提取的關鍵詞;三是根據研究結論(即論文最後的觀點)提取的關鍵詞。
從這一過程來看,所謂的“論文要有3-8個(《文獻主題标引規則》)關鍵詞”的說法是不準确的,确切地說,關鍵詞不應是以個數計算,而應以類型劃分。即主題性關鍵詞、過程性關鍵詞、結果性關鍵詞。
以下圖為例:
其中“後慕課時代”“公共人文課程”屬于根據研究主題提取的關鍵詞,“SPOC”“雨課堂”則屬于根據研究框架提取的關鍵詞(而結果性關鍵詞存在缺失)。
再以下圖為例:
雖然這篇論文的關鍵詞隻有三個,但“袁可嘉”“詩歌本體論”“新詩現代化”分别對應了主題性關鍵詞、過程性關鍵詞、結果性關鍵詞,三種類型一應俱全,較為完美。
關鍵詞的提取
▍不以數量為标準
關鍵詞的類型是固定的,但每一種類型具體對應幾個關鍵詞并不固定。一般情況下,同一類的關鍵詞可以有2-3個(或更多),主題性關鍵詞在這一方面表現尤為明顯。主題性關鍵詞可以從論文标題和摘要中提取。
以下圖為例:
五個關鍵詞中,“粵東;語言使用;語言能力;語言态度”這四個都屬于主題性關鍵詞。通過摘要可以看出,此篇論文所要研究的是粵東地區居民語言使用情況、語言能力、語言态度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粵東”是調查範圍,可以看作為研究主題的上行概念,“語言能力”“語言态度”則可視為研究主題“語言使用”的平行概念。“複合性語言認同”則屬于結果性關鍵詞(有一個),綜合五個關鍵詞,缺少了過程性關鍵詞。其實通過論文标題及摘要我們就能明确知道,作者采用的是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而“問卷調查”完全可以作為過程性關鍵詞予以呈現。
▍詞性明确且實指
從詞性上講,關鍵詞應該屬于名詞詞性,動詞、形容詞均不适合作為關鍵詞。通常情況下,在結果性關鍵詞的提取中,上述問題表現得會更突出一些,例如:
上圖中關鍵詞“影響”即前文所述,含義過于寬泛,無具體實指,且具動詞詞性,不适合做關鍵詞(結果性)。因為它缺乏明确性,一方面喪失了關鍵詞對讀者的“指引”功能,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論文被檢索、查閱。由此說,關鍵詞應是具體實指的詞語,而非抽象、寬泛、虛指的詞語。
除此“影響”之外,“劉知幾”“《史通》”“劉勰”“《文心雕龍》”同屬于主題性關鍵詞,缺少過程性關鍵詞。此處多說一句,過程性關鍵詞的提取并不難,任何類型的論文必有其研究理論(或方法、模型),可以将它直接提取出來作為過程性關鍵詞,也恰恰如此,往往多作者容易将其遺漏。
其實,真正較難的是結果性關鍵詞的提取。這是由結果性關鍵詞的性質決定的,結果性關鍵詞是對論文最終結論的凝練,可将其視為“觀點詞”(一定程度上能體現創新性),而将論文最終結論濃縮成一個具有名詞詞性且實指的詞語,是存有一定難度的。
如下圖所示:
“社會曆史空間”“日常生活空間”“心理精神空間”應同歸于“空間類型”的三個具象的下行概念,它們與“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又都同屬于主題性關鍵詞(有4個)。“空間叙事”則屬于過程性關鍵詞,而結果性關鍵詞缺失。
再以下圖為例:
通過論文标題和摘要,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學習機制”為主題性關鍵詞,“适應性專長”是過程性關鍵詞,“複雜情境”則屬于結果性關鍵詞。我們來看作者是如何提取結果性關鍵詞的。誠如上文所述,結果性關鍵詞是論文結論的進一步概括總結,且不可使用動詞,所以“因地制宜”不能直接用來作為關鍵詞,再回到本文的摘要中,“教師靈活彈性地應對多變情境……”,作者将結果性關鍵詞凝練(轉換)成了“複雜情境”(多變情境也可以)。
▍類型完整而有序
(最)理想狀态下,主題性關鍵詞、過程性關鍵詞、結果性關鍵詞要三位一體,一應俱全。如下圖所示:
此篇論文的關鍵詞(三類),類型完整,層次清晰。在精煉簡潔之餘,帶給讀者的直接感觸就是清新爽朗。
綜上,結合具體實例,在分析關鍵詞存在的常見問題之後,我們又進行了重新認識,将其分為三種類型。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地了解了關鍵詞的提取方式及注意事項(要求)。經過上述梳理,作為論文的探照燈,關鍵詞也經曆了一次保養維修,希望不論是“閃光”效果,還是“指引”作用,都能更勝于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