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代清朝十大進士

古代清朝十大進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7 06:41:33

翰林院始設于唐朝,唐朝前期,皇帝安排一些文學才俊在宮城北門口候命,随時出謀劃策、草拟诏書,稱為北門學士、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等,後來專門成立了翰林院安置這些文學才俊。這個機構從成立伊始,就不承擔具體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務虛的,後代加以繼承。

古代清朝十大進士(清代機構之翰林院)1

清朝的皇帝對翰林院是有很清楚的認識的,說翰林院這個機構無裨行政,但必須存在。因為這個部門"培養幹部",古文說是"儲才之所"。比如,皇帝覺得一個新科進士學問不錯、人品上佳,想要栽培他,那把他放在哪呢?如果讓他到地方上當個知縣,瑣碎的工作會消耗大量的精力時間,不利于他的成長。那就把他留在身邊,放到翰林院裡一邊精研學問,一邊觀察政治。這樣有助于他盡快熟悉政治運作,增加閱曆,三五年後再看是否可造之才。還有另外一方面的考慮,天下官職是有限的,每一次新科進士兩三百人,難以盡數安排。于是就挑選其中的優秀者進入翰林院,緩解官員分配安置的壓力。基于這兩點考慮,翰林院一直存在到清末,而且官員人數還不少。儲才之所,把人才儲備在那兒備用。

古代清朝十大進士(清代機構之翰林院)2

翰林院的特點,決定了翰林官員接近皇帝、工作輕松、升遷較快、地位清要,讓其他人羨慕得不得了。唐宋開始,宰輔重臣多出自翰林,皇帝也往往從翰林中選拔欽差,處理要事。翰林學士雖然品級不高,但備受追捧。比如大名鼎鼎的蘇東坡,曾經當過翰林,之後無論官職怎麼變,始終以"翰林學士"的名号行走江湖。明朝明确規定,非進士不能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閣,翰林就成了位極人臣的一個必要台階。想沖擊宰輔高位,得先考中進士,再入翰林,才有資格入内閣。因此,人們又尊稱翰林們為"儲相"

那麼,翰林學士隻是看書做學問,不做其他事情嗎?當然不是,除了看書,翰林還要編書、寫書。皇帝成立很多編書處或者是修書的班子,抽調翰林編輯出版文史圖書、經略彙編,比如《四庫全書》主要就是翰林在編。同時,翰林學士随時準備入值随扈,充當皇帝的侍從。乾隆皇帝一輩子寫了四萬多首詩,估計其中大部分都是翰林學士捉刀代筆的。每逢科舉考試,翰林學士還要充當考官和閱卷官。翰林院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如果自己不搞點額外收入,就隻能靠那一點點俸祿了。窮書生盼三年一次的科舉,窮翰林也盼三年一次的科舉。一考試,翰林們就有機會出任考官,稱為"放差"。原先,隻要是科舉出身的京官都有可能出任考官,或放地方學政,清朝中期後,考官和學政的差使幾乎被翰林壟斷了。放差也分上中下三等,最上等的是學差,也就是去地方擔任學政,至少一屆能落上萬兩銀子;中等差事是地方鄉試主考官,能落幾千兩銀子。這兩個差事還有機會收納門生,有穩定的門生孝敬收入,但競争激烈,不是想當就能當上的。鄉試那年,差事從五月"放"到七月,先公布最遠的雲貴主考官,最後公布最近的山東鄉試主考。有人每次都是"自從雲貴盼山東,盼到山東又落空"。最次等的放差是順天鄉試會試的房考(監考官),每次僅落兩三百兩銀子。

古代清朝十大進士(清代機構之翰林院)3

此外,翰林院還得承辦經筵日講,就是給皇帝上課。從順治開始,翰林院都要選四名官員充當日講官,每天都給皇帝講解經書,同時在春秋兩季舉行經筵大講,就是公開大課堂,目的是提高皇帝的學問和素養。翰林學士最想做的就是給皇帝授課,擔任經筵日講官。且不說給皇帝授課,有"帝師"的名頭可以炫耀,更重要的是,此舉能夠招皇帝待見。皇帝覺得這個人講得不錯,不用在翰林院待着了,直接安排要職,那這個人不就要扶搖直上了嗎?

翰林院的長官叫作掌院大學士,滿漢各一人,下面還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接下來是修撰、編修、檢讨等官。翰林院的官員變動大,因為它是儲才之所,官員不會常待,快的三五年即升遷調轉。翰林院下設機構有∶國史館,負責編輯出版本朝曆史。聖旨說,将某人、某事"付諸史館"就是要将他日後載入國史的意思。。國史館就是為修史提供權威資料的,起居注館,起居注就是記載皇帝的日常起居言行,其實就是給皇帝修年譜,皇帝什麼時候起床、當天說了什麼話、去了什麼地方、幹了什麼,由起居注館負責記錄。

古代清朝十大進士(清代機構之翰林院)4

還有就是庶常館,庶常館就是新科進士深造的場所。每次殿試後,挑選優秀的新科進士,進入庶常館深造。這些新科進士就是"庶吉士",也稱"庶常"。翰林院委派翰林學士給庶吉士授課,優中選優,正式擔任翰林,淘汰的庶吉士就分流其他崗位。庶吉士一般在庶常館學習三年,期滿以後進行大考,叫作散館。散館考得比較好就直接成為翰林,不好的分到部院或州縣。庶吉士并不是官,隻是一個過渡,按照七品官發放俸祿。魯迅的爺爺就當過庶吉士,散館考得不好,發往江西出任知縣,又因為脾氣不好,跟上司拍着桌子對罵,被上司參了一本,革職罷官。可見,新科進士并不是進了翰林院就能入閣當大學士的,也有像魯迅的爺爺那樣,在中途被淘汰掉。

但總體而言,古代朝野視翰林院和都察院的官職為"清要之職"。清要什麼意思?有的政務比較糾結,又複雜又累,而且幹這些事情的人長期得不到升遷,在中下級别沉淪;有的比較簡單、輕松,還容易得到升遷,不斷往上走。這就好像是一杯水,渾濁的東西沉到下面,清澈的東西浮到上面。都察院和翰林院的官員,幹的就是簡單的政務,而且還能不斷往上走。以新科進士為例,如果一開始就分配到地方擔任知縣,辛辛苦苦二三十年,很可能還是知縣;如果一開始入選翰林院,五六年說不定就是知府,八九年成道台,二三十年後出将入相都有可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