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英語學習?作為一名鄉村初中英語教師的兒子,我從三歲開始就跟着我媽學ABC,背誦this is a bus, this is a red bus. That’s a car, that is a blue car……但是,2001年當我以交換博士生的身份來到巴黎政治大學上一個英文暑期項目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是整個項目中英文口語聽力最差的,沒有之一過了一個月之後,班裡的一個菲律賓小哥非常友好地鼓勵我說,Hi,Di,我現在終于能聽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英語進步很大,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學霸的英語學習?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作為一名鄉村初中英語教師的兒子,我從三歲開始就跟着我媽學ABC,背誦this is a bus, this is a red bus. That’s a car, that is a blue car……。但是,2001年當我以交換博士生的身份來到巴黎政治大學上一個英文暑期項目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是整個項目中英文口語聽力最差的,沒有之一。過了一個月之後,班裡的一個菲律賓小哥非常友好地鼓勵我說,Hi,Di,我現在終于能聽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英語進步很大。
我相信絕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人都有我類似的經曆:英語考分挺高,但就是學了個啞巴英語,聽不懂,說不出。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我認為,中國人學英語時常見的錯誤,就是把英語當作一門知識和學問來學習,并用考試來驗收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效果。
但是實際上,英語口語和聽力并不是知識,而是一種技能。遊泳和開車都是技能,技能的學習幾乎不依賴知識積累。你不需要知道流體力學就能學會遊泳,你也不需要知道發動機和變速箱原理就能學會開車。語言這種技能也是如此。小孩到了六七歲就可以說非常流利的語言,但是他可能大字都不認識幾個,而以成人的标準來衡量,他們的智力發育水平其實隻能算輕度弱智。換言之,熟練掌握一門語言的口語和聽力,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力和知識水平。
是時間精力投入不足嗎?顯然也不是。許多中國孩子,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從小需要花費大約四分之一的學習時間來學習英語,但是多數人最終仍然沒能過口語和聽力關,到了大學仍然無法跟外教或者外國留學生用英語對話交流。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的英語教學方法和導向出了問題。
我後來摸索出來的(針對大學生或者成人的)英語口語聽力訓練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是,不要背單詞。二是,不要在乎語法。三是,不要在乎發音。四是利用零碎時間背誦并模仿老外的英文演講。最後,創造機會跟老外當面開怼。
下邊我一條條解釋。
首先,為什麼成年人不要背單詞?凡是考上了大學,并且上過大學基礎英語的人,初步掌握的單詞量至少有三四千,在我看來已經夠了。3500左右的單詞量就可以跟人連比劃帶蒙對付着說話了。更大詞彙量以後靠閱讀和交流來慢慢提升,不急。看英文文章的時候,有些單詞不認識其實沒有關系,我主要靠蒙和猜。千萬不要随便停下來查字典,因為那樣會消耗掉你學英語讀文章的激情和耐心。
成年人的英語學習過程通常是這樣的:因為某次考試或者面試的失利,你受了某種刺激,好不容易鼓起勇氣下定決心要學好英語,于是你拿出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來背單詞。然後呢?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背了前邊的詞就忘了後邊的,背了後邊又忘了前邊。猶如西西弗斯試圖把滾石推上山,老是在做無用功。90%以上的人,最終會放棄,隻留下滿滿的挫折感和深深的自卑與愧疚。
背誦單詞,研究語法,一個個知識點去記憶,那是書面應試英語的學習,但不是實用語言聽說能力的訓練方法。單詞的背誦過程,非常消耗人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問題出在哪裡?小孩子的記憶是印刻式的短時記憶為主,而成年人的記憶更多是以理解式的長時記憶為主。單詞和語法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對于成年人來說,無意義的東西很難記住。而且即便你記住了單詞和語法,也并不能讓你産生獲得感與成就感,因為這些零散無序的知識點并沒有什麼具體的用處,無法産生驅動你進一步學習的心理動能。
其次,為什麼不要在乎語法?語法是那些語言學究為了寫文章寫書好在大學裡混碗飯吃而人為地總結出來的所謂規律,生活中真實的口語中沒有人在乎什麼語法。為什麼這麼說而不是那麼講?隻不過是大家約定俗成而已,沒有啥道理可言。小布什和特朗普這兩位共和黨總統的演講中都常有各種語法錯誤,并不妨礙他們到處演講當選總統。如果你花心思在語法上,那你就不太敢說話了。随時随地自我審查,動辄得咎,誰還輕易張嘴呢?語言這個東西,不敢說,就永遠不會說。
再其次,為什麼不要在乎自己的發音?英語是一門非常國際化的語言,在盎格魯薩克森民族的全球殖民過程中,形成了很多的方言和口音,各地各國的發音方式大不相同,但都是“正宗”的英語。印度人把所有的T發成D,中東歐人把所有的r發成h,但是英美人聽了都覺得很明白很正常。同理,作為一個北方中國人,如果你把所有的z發成“滋”,那也沒有關系,native speaker們都聽得懂。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花時間糾正自己的發音呢?習慣怎麼說就怎麼說,比如我就對自己一口流利的江蘇英語非常自豪。隻要你足夠流利足夠自信,當别人聽不懂你在說啥的時候,他們都會覺得是自己的聽力不夠好,而不是你的口語有問題。
現在真正的重點來了,我主張模仿并背誦别人的英文演講,有什麼好處?
具體怎麼練?
比如說,從網上找一些跟你的工作、專業和興趣有關的演講,下載其音頻文件和文字記錄稿(transcripts)。我的專業涉及國際政治經濟和中美關系,所以我會從卡耐基基金會,CSIS,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美國傳統基金會,美國企業研究所等智庫的網站上尋找他們的學術研讨活動(events)的視頻或者音頻,必須帶上文字記錄稿(transcripts),挑選其中精彩的發言放在手機裡進行模仿學習。
第一天熟悉材料的階段,需要找整塊的時間,專心搞。一邊聽人家的演講,一邊看文字記錄稿,對于那些不認識的詞,先根據上下文猜。隻有在實在猜不出來而且嚴重影響你對其演講主旨的理解的時候,才允許查字典。但是你得提醒自己,一個生詞,這輩子隻能查一次。弄明白人家演講的每一句話的意思之後,接下來幾天你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反複聽,而且一邊聽一邊跟着說,落後他兩三秒左右。我後來才知道,我摸索的這種方法其實在翻譯人員的專業訓練上叫做“shadowing”:如影随形地跟着老外的演講,一邊聽一邊說,時間長了就能練出一心二用,最終就能練成同聲傳譯的水平。我後來在一些場合客串過翻譯,發現自己交傳還算湊合,但是同傳還是有點吃力了,即便在經常用英語的巅峰狀态,能翻出的内容遠低于專業人士。
跟随人家的演講,當你把他的腔調模仿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進入下一步。為了提示自己整個演講的順序,你可以把每一句話提煉出一個單詞,按順序寫在紙上。因此你可以用一張紙将半小時甚至一小時的演講全部記下來,然後看着這張紙你就可以将整個演講全部背誦出來。背熟之後錄下來,自己對照着原版聽,看看腔調和速度跟人家哪裡有差别。這一個階段,每天拿來練習英語的時間就非常靈活了,就可以用我說的“三上”時間練習口語了。
一個月的時間背出一段30分鐘的演講,反複操練,達到極其流利、滾瓜爛熟的地步,不難吧?
再化第二個月,背出第二個30分鐘的演講,捎帶着把上個月的内容每周複習兩三次,也不難吧?
以此類推,一年下來,理論上你就可以連續6個小時不停嘴地用你地道的中國口音流利地說出正宗的英語演講。當你的大腦裡存放着6小時基本不重樣的演講段落,那麼你在跟老外對話的時候,可以很輕松地找到足夠多的語彙和句群來組合成你自己的意思。
我自己狂練英語口語的時候,找的是喬治·索羅斯2004年批判喬治·布什的演講段落,以及美國原财政部司長Albert·Keidel關于中美經濟關系的辯論,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老所長Fred Bergstein關于美國對外貿易的利弊的演講等等。這些内容跟我的專業有關,是我的興趣所在,背下來我能經常用到,而且語言和思路都非常精彩。現在移動互聯網比十幾年前更加發達,我發現微信訂閱号裡可以經常看到英文的脫口秀,如果你不喜歡智庫的那些話題,那麼學學脫口秀也是可以的。當然,背那些葷段子可能會讓你整個人的氣質變得粗魯或者猥瑣搞笑,要适可而止。
如果說要學得更完美一點,那就是讓自己的嘴巴和臉部動得更誇張一點,語調甩得幅度更大一點。跟歐美人相比,東亞人說話的特點是面部動作嘴部動作比較小,整體上講在公共場合話更少。我的具體訓練方法,是用核桃把自己的口腔撐滿,然後背誦并錄音,要求盡可能讓人聽清你在說什麼。這個辦法可以迫使自己臉部的肌肉在說話時運動幅度大一些。
以上方法讓我從啞巴英語變身成了非英語專業的人中英語口語相當強的那少數人之一。我的研究方向從歐洲轉向美國之後,第一次到美國參加二軌交流,美國同行都問我在美國生活過多年。
那麼,背出6個小時的演講,就大功告成了嗎?沒有,還差一個最後的淬火環節!那就是找老外開怼。跟人開怼,是突破口語的心理障礙的一個重要方法。
2006-2007,我的大兒子曾經随我在比利時生活一年半。上不起英文的國際學校,我把他送到了社區的一個法語幼兒園中,而我和夫人都不會法語。頭一個月,他在幼兒園裡每天都哭。之後的兩個月,他是個沉默而邊緣的孩子。什麼時候他會說法語?有一天我去幼兒園接他,看到他在跟一個小朋友吵架,情緒非常激動。一激動,他就飙出來一堆法語,從此他就會說法語了。再過了三個月,鄰居們跟我說,你家孩子聽起來跟本地小孩說話一模一樣。再過了幾個月,他用他的東方魅力成了幼兒園裡的小明星,好幾個小姑娘回家告訴媽媽說将來要嫁到中國嫁給小翟。我們去法國旅遊,都是兒子負責問路和點菜。可惜的是,他回國後僅僅三個月,就把法語忘光了。
怎麼把自己背誦的東西真的變成自己的?那就要找老外練。找人英語聊天就是找到運用場景。我是在國外講課中用,跟同行辯論中用。在國内的年輕人如果沒有條件,那就要想辦法創造條件,比如通過互聯網找老外探讨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我不建議去那些英語角找中國人聊英語,兩個chingelish聊,越練越不對味。如果歐美工具人太貴的話,從網上雇些印度人、菲律賓人、非洲人練口語也是可以的,也算是響應一帶一路号召,身體力行地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就業和外彙收入了。想象一下如下場景,等你練成之後,碰到個老外,你一張嘴就是一口咖喱味英語混雜着非洲腔,仔細聽還有點唐山口音,老外一定覺得你跑遍了世界各地,跟你一比他自己隻是個德克薩斯的鄉巴佬,那得多酷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十一中秋節,我們在民和七裡寺花海等你哦!
,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