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麻雀的叫聲怎麼形容詞

麻雀的叫聲怎麼形容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8 05:31:28
這篇題為《城裡的麻雀》,是平民書書2011年深冬季節的一篇随感。麻雀在大遷徙中表現出來的适者生存智慧給人許多啟迪和反思......當年在遵義日報首刊,其後被遵義大視界、金黔在線網等網站相繼轉發。

寫這篇文字的季節就是這個冬天,起因源于幾聲鳥鳴。

打算趁星期天舒舒服服地睡一回懶覺,不想早晨剛過七點竟然醒了,并且醒得很“清醒”,平時貪睡的我一時找不出原因來。

“叽叽——喳喳——”窗外傳來一陣鳥叫的聲音,這聲音很耳熟,因為一年四季幾乎都能在大清早聽見這些鳥叫。大概我的窗外有一個鳥巢,鳥巢住着許多的鳥兒,因為此時鳥兒的叫聲絕對不是個體行為,相當具有規模性,所以應該是“群體事件”。

平常各忙各的,鳥兒為了生存在忙碌,我為了生存也在忙碌着,鳥兒不認識我,我也不曉得巢築在何處?屬于哪支鳥系?

推開窗戶,一道寒氣迎面撲來,正想關窗,忽然看見窗前那棵高大的梧桐樹的枝丫上,活動着一群小鳥。梧桐樹有三四層樓房的高度,早已經沒有了葉子。住在三樓上的我,清楚的看得見這些鳥兒正在表演:時而撲騰,時而飛翔,時而跳躍,時而集體騰空而起,在樹丫和附近的屋頂中間來回穿梭,這應該是鳥兒世界的“閑庭漫步”,或者是他們的多聲部晨曲、廣場舞、華爾茲,或者探戈舞什麼的了吧。

當鳥兒們全部集中在梧桐樹上活動的時候,密密麻麻的狀況就像樹的葉兒,隻不過梧桐樹的葉兒應該是綠色的,而此時的葉兒卻是栗色與黑色相間 。

今天才曉得,原來與我朝夕相處、隔窗栖息鳥兒是這般模樣:體長10餘厘米, 圓錐狀的短嘴呈 黑色,頭、頸 、 背部是濃淡相宜的 栗 色 ,飾以黑色條紋 , 左右 臉頰各有一塊黑色大斑,肩羽有兩條白色的帶紋 , 尾呈小叉狀,淺褐色…… 猛然想起來了,這不就是我兒時司空見慣的、活躍在田園村莊的麻雀嗎?

麻雀都跑到城裡來了?難怪,現在回到鄉下,見不到麻雀了。父老鄉親們說,以前挺讨厭麻雀的,現在看不見了,有時候還有點想念,不曉得都飛到哪裡去了喲?

鄉下人讨厭麻雀的原因,在于麻雀喜歡吃稻谷或小麥。我還記得,40多年前,每逢收割季節,曬谷場,田間地頭,經常看得見麻雀的身影。一隻兩隻、十隻八隻的麻雀便罷了,要命的是,麻雀從來都是“集團作戰”,成十上百是常見的數目,一旦出動,吃起糧食來浩浩蕩蕩,受驚起飛那是遮天蔽日。農人在田間忙,麻雀便在曬谷場上忙,農人回到曬谷場,麻雀便迅速飛回田野。收割季節,是麻雀最活躍、最幸福的黃金季節,也是它們與農人玩“遊擊戰”的經典的季節。

那年頭,全中國都吃不飽飯,糧食是寶貝,糧食是中國人的命。麻雀的行徑,其實就是在與老百姓争奪口糧,就是在威脅老百姓的命。老百姓當然不同意了,官方也不同意,于是,一場官方與民間聯動的戰争開始了。

在民間,老百姓在田間豎起稻草人,風吹草動,稻草人也動,麻雀以為遇見了農夫,便呼啦啦起飛逃竄。有時候,村村寨寨的人們聯合拉網式出動,沿着田間地頭一路擂鼓進軍、鞭炮齊鳴、殺聲震天,吓得麻雀們無處藏身,心理素質差的鳥兒,飛着飛着一頭栽了下來,吓死了!

鑒于麻雀的危害性,據說從上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官方将麻雀的罪名上升到了政治的層面,被列為“四害”之列,與當時的老鼠、蒼蠅、蚊子齊名,被頂級紅頭文件定為絞殺目标。麻雀在紅頭文件中出現,被公認為史無前例的政治事件。

光陰荏苒,往事如煙。如今的中國,人口雖然在增加,但是,變革中的經濟、社會、民生已大為改善,吃飽肚子不再是國家最大的威脅了 。

麻雀的叫聲怎麼形容詞(城裡的麻雀)1

百姓的民生改善了,那麼,麻雀們的“雀生”如何呢?

突然想起了幾件麻雀的事情。

第一件事:去年夏天,我請幾位老家的朋友在丁字口對面的大興路某飯館小聚。室内比較悶熱,店家便将餐桌擺在人行道上。在等菜飯的過程中,大家發現桌子附近有幾隻小鳥在覓食,蹦蹦跳跳,旁若無人,好不自由。若有人走過來,鳥兒們頂多跳動避讓一下,繼續找吃的。其中有一隻還帶着殘疾,少了一隻腳,但是并不礙事,依然跳跳蹦蹦,快樂覓食。一位女鎮長眼尖,指着那幾隻小鳥說,這不是麻雀嗎?城裡都有麻雀?于是大家議論起來:現在鄉下難得看見麻雀啰……據店老闆說,這幾隻麻雀在這裡已經好幾年了,最初隻有幾隻,現在發展成為幾個群體,都活動在大興路上的飯館門前。

第二件事情:今年初春的一個黃昏,我匆匆忙忙行走在廣州路上,經過一座橋,見前面跳躍着一對小鳥,看樣子是一對“夫妻鳥”,聽見腳步聲,“夫妻鳥”快速避讓到欄杆那面,待我走過,鳥兒又恢複了原态。仔細一瞧,那是一對麻雀。

第三件事情:今年秋天,我到某縣城出差,早晨路過文化廣場,寬闊一邊是晨練和跳舞的人們在活動,而曲徑通幽之處,不時看得見麻雀悠閑自在的模樣,數目不多,三隻五隻的。

我曾經向朋友或同事提起麻雀的現象,對方說:這有啥稀奇,現在城裡到處都能看見麻雀,河邊、廣場、公園到處都是。又問:是不是一群有好幾十隻?答:好像沒有那麼多。再問:看見過鄉間的麻雀嗎?答:不清楚。

如今鄉下見不着傳統的麻雀,而城裡的麻雀也沒有傳統的“集團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又是一個秋日,在鄉間采訪,偶然談起麻雀的事情,一位老農的話讓我茅舍頓開:哪裡還有麻雀?到處都在用農藥,到處都有垃圾,喝了一輩子的井水都變了味,還有人專門捕捉麻雀賣給城裡的燒烤店,麻雀不跑才怪呢……

窗外麻雀叽喳聲,令我想起了許多城裡麻雀的現象,又将我牽引到幾十年前的鄉間記憶裡,喜憂各有份額。

喜的是,麻雀也會運用“進化論”和“适者生存”原理,知道鄉下呆不下去了,轉身去城裡,知道大隊伍招惹眼睛,于是改成小分隊,各自為陣。

憂心的是,現在而今眼目下,大家都曉得有一個熱詞叫和諧,其中包含着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的内容。恐怕不止筆者一人有這種雜想——農作物豐富了,土地變質了;樓房長高了,土地變窄了;經濟發達了,河水變色了,人們的生活多元了,鳥兒的脆鳴聲似乎少了一點……

麻雀的叫聲怎麼形容詞(城裡的麻雀)2

如果有一天,麻雀在城市裡都呆不下去了,它們将會去到哪裡呢?

權當這個冬天的一篇日志。

(更多内容,請關注他山視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