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尖産業紮堆的北京經開區,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10年間降了42.2%,僅為北京能耗強度的一半;水耗僅為北京市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用水效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25平方公裡土地上僅鳥類就有306種,更吸引1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到此栖居,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繪出亦莊新城的綠色發展底色。
10年來,北京經開區推動産城有機融合、互為促進,提升人文環境、生态環境和居住環境建設質量,繼續當好“沒有城市病”的标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産城融合的綜合新城、宜業宜居的綠色城區。
碧水藍天之城:吸引1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與經開區7萬多家企業做“鄰居”的,是青頭潛鴨、大鸨、白鶴、獵隼、東方白鹳等一批國家級保護動物。
去年5月,北京經開區啟動國内首個國家級經開區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行動。目前調查已達到全覆蓋,其中生态系統和物種調查工作已基本完成。
鳥類對生态環境變化反應格外敏感,是城市生态環境質量的指示物種。據調查,截至今年5月,亦莊新城範圍内共記錄鳥類306種,為全市鳥類種類總數的61%,成為北京經開區生态環境不斷向好的完美注腳。
同時,調查還記錄到獸類18種、爬行類動物12種,共吸引了1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此“落戶”;共記錄植物357種,占北京種子植物121科616屬1572種的75%,包含國家級一級保護植物兩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3種、北京二級保護植物5種。
這折射出亦莊這座産業新城的綠色發展底色。
涼水河經開區段每年都可以欣賞到大批鳥類水中嬉戲的景象。但此前,這條河還是一條“臭水河”。經過10多年來的持續治理,到2020年涼水河經開區段通過了水利部的驗收,成為全國首批示範河湖之一,在北京乃至華北地區首次榮獲該稱号。
天也藍了。10年來,北京經開區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深化“一微克行動”,打好打赢藍天保衛戰,從移動源、固定源兩方面下手,聚焦各類污染物排放,全面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熱點網格環境監管,開展“一廠一策”精細化治理,強化污染源監管,打通“最後一公裡”,确保各項減排措施落實到位、取得實效。截至2021年底,經開區PM2.5年均濃度創有監測以來最優水平。
今年4月,北京經開區憑借建立的一系列“無廢模式”,成為了全國唯一一個入選國家“十四五”時期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國家級經開區。這背後是一批綠色工廠助力,初步形成了核心産業綠色升級帶動全産業鍊減廢提質、服務工業固體廢物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管理、生活垃圾分類産城一體化、市場體系建設助力節能環保産業培育等經驗模式。按照計劃,“十四五”時期,北京經開區的綠色工廠将累計達到150家,綠色供應鍊管理企業累計達到30家。
節能高效:能耗僅為全市二分之一
中芯國際、康甯、北方華創、京東方……北京經開區聚集着幾十家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領域的“龍頭”企業,如何支撐這些企業能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來?
10年前,京東方8.5代線作為當時全市最大規模單體電子項目即将落戶北京經開區之際,經開區配建了日産水量4萬噸的再生水廠,實現了再生水供應,順利引進該項目落地投産。
随着區域産業規模不斷擴容,落戶項目不斷增多,北京經開區配套建設的污水處理廠達到3座、再生水廠達到2座,實現全區雨水分流率、污水收集率、污水處理率、中水回用率等均為100%。據測算,北京經開區每年高品質再生水利用量,達到工業用水總量的55%以上。
這也直接讓經開區實現在産業加速落地、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實現水耗大幅降低。截至2021年,北京經開區單位地區生産總值水耗已連續7年保持在4立方米以内,僅為北京市平均水平的1/3,用水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不隻是水耗。同一時期,北京經開區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也實現了大幅下降。據統計,經開區2012年全年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為0.178噸标準煤,2021年下降至0.1028噸标準煤,10年下降42.2%,是北京市能耗強度的二分之一,是全國能耗強度的四分之一。
産城融合:樹立“沒有城市病”的标杆
北京經開區景園街8号地塊,一座“摩天工廠”拔地而起。這裡原本是一家冶金設備生産基地,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遷出。經開區“騰籠換鳥”探索向天空要空間,建設首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業上樓項目。該地塊建築面積将由原來的1.45萬平方米增加到9.3萬平方米,按照一般的工業用地平均容積率計算,相當于“憑空”多出5.2公頃土地。
飛速發展的經開區也進入城市更新、盤活土地存量的新階段。截至2021年,已累計推進58個城市更新項目,涵蓋了國企老廠轉型升級、現有園區提升改造、平台公司回購後提容增效等多種盤活方式,提供448萬平方米高質量産業發展空間。此外,經開區形成以産業規劃為指導、以主導産業發展與産業鍊招商為核心、形成了“50年出讓 20年彈性出讓 先租後讓、達産出讓 标準廠房建設 城市更新”五級供地模式。
“與全國200多家國家級經開區區域面積相比,北京經開區是個‘小塊頭’,之所以能跻身全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評價排名前列,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平均每公頃土地創造較高工業總産值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經開區每公頃土地工業總産值已經從2012年的1.85億元持續提升到2021年的2.5億元。
在由“區”向“城”轉型的過程中,宜業宜居成為北京經開區面臨的關鍵考題。“10年來,北京經開區提升人文環境、生态環境和居住環境建設質量,完善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打造世界一流産城融合的綜合新城、宜業宜居的綠色城區。”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說。
為了讓來經開區投資興業的人才找到歸屬感,經開區積極構建以區級平台為主、市屬國企參與的住房供應體系,多渠道、個性化解決重大産業項目人才住房需求。數據顯示,62%的産業人口居住問題,在經開區内得到解決。
森林繞城、綠道連城、碧水穿城、濕地潤城、公園遍城、農田留城、景觀靓城、文化興城……亦莊新城也是“公園新城”,僅“十三五”時期就建成5個大型生态公園,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超過96%,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海綿城市建設達标面積超出全市平均水平的70%。
建在科技創新第一線的“科技館之城”,每兩平方公裡就有一個“創新家園”,分區分級的服務配套設施……經開區也正以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與進一步推動高精尖産業的高效發展為出發點,規劃建設具有經開區特點的生活型公共服務設施,打造令人向往的品質生活新高地。
“北京經開區将堅持以人為本,推動産城有機融合、互為促進,強化科技賦能城市高效運營管理,繼續當好‘沒有城市病’的标杆,建設富有科技魅力的産業新城。”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