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看到流浪貓給它喂食時;看到可憐的人報以同情時;看到弱者産生保護欲時,我們經常會說一句話: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意思就是說,仁愛之心,每個人都是有的。那麼,我們經常說的這句話是出自誰之口呢?原來,這句話就是出自“亞聖”孟子之口。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孟子的人性論思想吧。
孟子,是戰國時期魯國人,是繼孔子之後以後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我們最熟悉孟子的就是關于“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也被後世稱為“亞聖”,是儒家除孔子以外的第二大家。孟子非常重視教育,并且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一詞合用的就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古訓。孟子認為人生有三件樂事,第一件就是父母親和兄弟姐妹都安然無恙;第二件就是自己問天地而無愧;第三件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還以他的“性善論”而著稱,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孟子思想的延續。孟子認為人之所以區别于禽獸動物,就是因為人性中具有“善端”,并且這種善是可以發揚光大的。
人與動物最大區别,是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人正是有了這四心才有了以後的善行也就是仁義禮智。而恻隐之心就是“仁”的開端,羞惡之心就是“義”的開端,辭讓之心就是“禮”的開端,是非之心就是“智”的開端。孟子又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意思就是說這些善是我們生來就有的,不是外部力量強加給我的。
所以孟子主張的性善論中的這些“善”也就是他的教育内容,把這些“善”發揚光大就是他的教育目的。
既然人都是性善的,所以教育成為“仁”就成了可能,在孟子看來,恻隐之心是最基本的,是人類發展“仁”的基礎。而小人和惡人是屬于自暴自棄,摒棄了這些善,對他們的教育要找回散失的本性。
孟子在性善論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明人倫的教育目的,其實最主要的就是五種人際關系:仁義禮智信,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又有人認為人性本惡。而我覺得人生來是一張白紙,無善無惡,不知道你怎麼看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