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當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榮膺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喜報傳來,已在公司連續奮戰超過31天的駐廠員工們仿佛被注入“芯”動能。上海此輪疫情發生以來,面對隔離管控舉措和全域靜态管理要求,華虹宏力員工或主動留守,或逆行趕回工廠,以廠為家,閉環運行,開啟駐守工廠的“芯”生活,錨定的就是一個目标——保障芯片“不停産、不斷供”,以最真實的奮鬥來诠釋華虹的“520精神”。
“520”的最初含義為“我愛你”,但在上海芯片界,卻被演繹為“5個工作日 2天周末休息日奮戰一線 留給自己和家人的時間幾乎為0”。對于誕生于我國集成電路産業發展史上著名的“909”工程的華虹集團而言,“520”的内涵經多年提煉實踐,最終形成了“家國情懷、一諾千金、敬業奉獻、使命必達”的精神共識。
1996年,華虹宏力從建設我國内地第一條8英寸集成電路生産線起步,現已成為全球領先的特色工藝純晶圓代工企業。華虹宏力專注于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功率器件、模拟及電源管理和邏輯及射頻等“8英寸 12英寸”特色工藝技術的持續創新,擁有多年成功量産汽車芯片的經驗。目前,公司擁有上海、無錫兩地四廠,即在上海金橋和張江建有3座8英寸晶圓廠,同時在無錫擁有12英寸晶圓廠,公司工藝技術覆蓋了1微米至65/55納米各節點,在北美、歐洲、日本、中國台灣等地均提供銷售與技術支持。芯片是“工業的糧食”,當下,全球芯片供應鍊尤其吃緊,華虹宏力又承擔着芯片制造關鍵一環,因此必須保障連續性生産,才能确保下遊客戶的各類産品都有芯片可用,才能有效緩解電子終端産品市場的“缺芯”難題。
即便是嚴峻疫情,也無法掐滅“芯”火。今年3月初開始,華虹宏力未雨綢缪,提前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成立消殺衛生保障、核酸抗原檢測、生活保障、物資分配等多個專班。華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素心要求,各類原料庫存一旦低于40小時可用,就必須協調調度,千方百計保證生産線不停。華虹宏力的供應鍊部門每天核對原料庫存“安全水位”,積極解決市内調撥、跨省運輸等各類問題,此輪疫情迄今,已協調完成28輛大宗化學品槽車的運輸,運送專用藥液3050桶。同時,公司預判風險,跟催未來3個月生産所需原材料、備件的到貨情況,為保證長期穩定生産打下堅實基礎。倉庫有料之外,還得手中有菜。公司後勤保障部門全力以赴安頓好駐廠員工一日三餐,群團部門則組織招募500多位志願者,在封閉生産期間舉辦駐廠人員集體生日會等“穩人心、暖人心”系列活動,召開了近150場“戰疫情、保生産”駐廠員工溝通會,深入一線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面對無情疫情,華虹宏力展現出驚人向心力和凝聚力,滬錫兩地四個工廠始終保持7x24小時不間斷滿負荷高效運行,3月産量甚至創下曆史新高。
勞動創造幸福。華虹宏力認為,勞動中另一個核心要義,在于堅持自主創新。華虹宏力成立迄今,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860餘件,國際專利授權151件,萬人專利數量位居行業第一,在SCI等重要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上海市及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持續不斷的自主技術積累,令公司突破和掌握了大批特色工藝技術,形成非易失性存儲器等五大特色工藝平台,在全球市場中樹立了特色工藝的領先地位。自2021年10月起,無錫12英寸晶圓廠的月投片量超過6.5萬片,全年産能利用率均維持在100%以上。公司還不斷将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功率器件、模拟及電源管理和邏輯及射頻等技術平台從8英寸拓展到12英寸,全球第一條12英寸功率器件代工生産線就在華虹宏力誕生。
疫情,阻擋不了華虹宏力創新與奮鬥的腳步。據透露,華虹無錫12英寸生産線的産能,年底有望擴充至每月9萬片,同時,公司将繼續做大做強“8英寸 12英寸”生産線,在國際舞台上,把“特色IC POWER”這一生産工藝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題圖來源:供圖
華虹宏力生産車間。
來源:作者:李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