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嶺村,隸屬于鞍山市岫岩滿族自治縣的一個行政村,位于縣城以北9公裡處,毗鄰S203(張莊線)省道。村後有數條山嶺橫亘,遠遠瞭望,即無崇山峻嶺的偉岸,亦無千山一碧的生機。尤其早春時節,殘雪散落荒野,彌漫着衰草寒煙的意韻。
然而,時令進入四月中旬,這個寂靜的小山村,開始了“蒙太奇”般的切換。每天都會出現人如潮水般湧入的壯觀場面,仿佛信徒來到聖地朝拜。
公路上“車水馬龍”;村落裡“比肩疊迹”;山路中“川流不息”;嶺坡上“熙熙攘攘”。
一切皆因,山嶺上野生映山紅開始了綻放。
黃嶺村野生映山紅,分布在相鄰的三座山嶺陰坡面上,每年的4月中旬開始綻放,下旬進入盛花期。花開時節,漫山紅遍、綿延十裡,蔚為壯觀。
這時,村裡每天都會迎來數以千計的遊客,到了雙休日,一天之内就有近萬人前來。有來自省内13市的個人、團體;旅遊達人、網紅主播以及京津冀、黑吉蒙,甚至江蘇等省的遊人。就為一睹遍布山野、噴薄怒放的映山紅。
映山紅,學名杜鵑,杜鵑花科,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國中南及西南地區,在東北地區少有大面積呈現,這也是能夠吸引衆人眼球的原因之一吧。
另一種原因,是與人的情懷息息相關。還記得那首《映山紅》歌曲吧:“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
這首經典紅色影片“閃閃的紅星”裡的歌曲,傳唱了幾代人,至今經久不衰。尤其影片結尾處,那漫山遍野盛開的映山紅,不僅映紅了每一位英姿飒爽的紅軍戰士,更映紅了幾代人兒時最美好的希望和夢想,于記憶深處,銘心镂骨!
所以,今天在我們解讀映山紅“永遠屬于你”的花語時,更是把她寓意着對祖國的祝福,表達頌揚祖國繁榮昌盛,祝願人民富庶美好、安康幸福的願景。
映山紅是一種吉祥、美好的花卉。千百年來,人們以情感為藍本,賦予她衆多的故事和傳說,如民間流傳的情愛版本,說:周朝末年,蜀王杜宇愛上了宰相開明之妻,兩人定情相通。後來開明窺明不軌的“王道”和“婦道”,遂以“王德”逼迫杜宇禅位于己,爾後将失守婦道的妻殺之。杜宇失去江山和美人,憂憤而亡,其魂化為杜鵑鳥,常于暮春在山間叢林飛往,泣血哭啼。有花受其精血,遂成杜鵑花。後人成彥雄(唐朝詩人)詠詩诘問:“杜鵑花與鳥,怒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另有一個家國版本,說:杜宇在蜀國稱帝為王,号“望帝”,他命大臣鼈冷(号“開明”)到巫山治水。鼈冷治水功成,望帝便“自以徳薄”,禅位于鼈冷。而杜宇卻“遂自亡去,化為子規(杜鵑鳥,下同)”。晉·左太沖在<<蜀都賦>>中曾雲:“鳥生杜宇之魂”,也間接地證實了這一點。唐朝詩人李商隐也是直接傳說點道:“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不管哪個版本的傳說,都沒有離開凄豔絕倫的杜宇魂,這使得杜鵑花聲名大振,被唐代文人墨客視為珍品。白居易在詩中說:“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李白則花鳥俱詩:“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而對今天如織的遊人來說,徜徉在十裡花海中,有好奇之心、不乏情懷使然。穿梭花海之中,感受缱绻的馥郁,醉心飄然世外的無羁時光,閉目輕嗅彌漫山野上清新淡雅的花香。在美好的環境裡,擯棄紅塵紛擾的喧嚣,在風姿絕豔、燦若雲錦的舞台上,感受身心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陶醉、潔淨和安逸。
黃嶺四月聞春雨,料峭十裡山映紅。一冬蕭條的北方,被映山紅點燃,任誰能不為之瘋狂!瘋狂過後,又有誰會認為黃嶺村是個名副其實的景區呢,那裡不過是四月天裡的一片映山紅花海。
燦爛輝煌的瞬間,給予了黃嶺村人無限的商機。但是十餘天繁華似錦的賞花盛宴過後,一切還會歸于沉寂。面對大自然賜予的這塊天然“玉石”,不知道“玉都”的“能工巧匠們”将如何來深度雕琢;對黃嶺村的資源整合、市場定位又會做怎樣的深度思考呢。
PS1:杜鵑鳥即是布谷鳥。别名頗多,古書中記載的子規、伯勞、謝豹、杜宇都指的是這種鳥。
PS2:賞花要注意錯開擁堵時間段,做好寸步難行的準備哦。
PS3:路線
自駕遊線路:岫岩高速公路出口出發,沿張莊公路(S203)往東行駛約9公裡處,到達興隆南溝組即是。
公交線路:鞍山客運總站乘車到岫岩,然後乘坐客運站至黃嶺線,至南溝汽車站下車,南行1.5公裡即是。
聲明:文中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我會及時處理。
岫岩黃嶺村千畝映山紅花海視頻鍊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