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次元日研社。
這篇文章是小研的處女作呢,想想也有點小激動!
閑話不多說,趕緊進入正題吧!
“萌”、“治愈系”、“壁咚”、“周邊”等等這些詞,大家也許在平常交流時已經使用得非常自然了,有沒有想過其實它們的詞源是來自日本呢。
大家都經常看日本動漫,小研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對日本及日語有一定了解。一句日語裡面撇開大家也許暫時看不懂的平、片假名,一定會出現一些漢字。因此大家就算看不懂日語,僅憑句中認識的幾個漢字(還有咱們中國人大腦裡與生俱來的簡繁自動轉換功能呢,嘻嘻)也能猜出來他的意思。
這是一句問候語,大家猜猜是什麼時節的問候語呢。
上圖是「暑中見舞い」夏天問候的一句問候語,大家可以從圖裡的冰沙,「暑中」詞語等細節裡猜出來。至于暑中問候等等日本的各種節日節分的文化小知識等到以後有時間了小研再跟大家聊聊吧~
由于大家在看動畫、推GALGAME生肉(這是什麼呀小研不知道呢)的時候因為看不懂日語但是像上面一樣看得懂日式漢字,或者本來就懂日語但是懶得切換輸入法,就有意無意地把日語的詞彙在和别人交流的時候就帶過來了。
實際上根據劉正埮、高名凱所著《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中提到的,在現代漢語1268條外來詞中,來自日本詞有459條。還包括現在ACG圈子裡用的很多黑話被慢慢帶到大衆圈子裡。日語對漢語的逆輸出也越來越明顯。
圖來自日本駐華大使館微博
像這張圖裡的“萌”、“治愈系”、“壁咚”、“周邊”等等,是不是在和同好們讨論的時候經常使用的詞呢,你也許在平常交流時已經使用得非常自然了,有沒有想過其實它們詞源是來自日本呢。
宅用語方面還有比如說什麼空耳呀,殘念呀,人氣呀,神展開呀,聲優呀,顔藝呀,料理呀,無口呀,元氣呀,幼馴染呀…不知道這些詞,你别跟小研說你用過彈幕看過動漫呢(殘念~
豬油骨,拿來鹵~鍋拿來,速食面~~~
還有像很多政治上的詞彙“組織”、“紀律”、“黨”、哪怕是“政治”這個詞本身都是來源于日語,小研知道了之後也是大吃一驚呢。還有教育學術方面的詞語,比如“曆史”、“哲學”、“形而上學”、“通貨膨脹”、“經濟”等等專業名詞也都是來源日本。
包括最近很火熱的《民法典(草案)》中涉及的一些詞,像“人格”、“代理”、“民法”、“債務”、“債權”等等法律用語,很多也是語出日本的。
甚至有些詞沒有經過翻譯,直接被用到中文語境中,比如榻榻米、手帳這種詞語,一般現在的文藝小青年都喜歡改用手帳來稱呼記事本。
手帳
還有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的詞,像“廣告”、“環境”、“關系”、“雜志”、“質量”、“舞台”、“電信”.......以及小研開篇用的“處女作”一詞也都是來源日語。
诶呀,怎麼有這麼多詞是來自日語的呀,是不是我們說話等于已經在日語了啊?絕對不是的,世界文化一直都是在相互交流與融合的過程中。就上述提到的詞,有一些詞其實古漢語中本就存在,隻不過日本人給他們賦予了新含義或者引申義,比如“經濟”一詞在古代代表着“經邦”、“經國”和“濟世”、“濟民”;而日本人在翻譯西方著作的時候就引入了“經濟”一詞,賦予其“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的含義。有人願意給漢字賦予新活力,使其不斷進步,高興還來不及呢!
何況中日同屬東亞文化圈,互有借鑒是很正常的事情。何況日語自己本身還有一大堆用片假名書寫的外來語,小研學習這方面詞語的時候也是很大變(日語詞,不是那個意思啦)的呢!
東亞(漢字)文化圈
今天就和大家聊這麼多,這裡是次元日研社,想了解更多有關動漫或者日語和日本文化的小知識,歡迎給小研點個關注哦(賣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