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并肩頭挨頭?對頭,在普通語境裡多指冤家、仇人對頭的起源,或許是這樣:動物争纏打鬥時,常是頭對頭、角頂角,直到一方抵擋不住敗下陣來,見了輸赢才罷休;人們見到熟悉的動物比如牛羊等“有仇”時這樣角力,便創造出“對頭”一詞,來指代冤家、仇人金聖歎《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浒傳》第七回《林教頭刺配滄州道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陸謙道:‘你二位也知林沖和太尉是對頭今奉着太尉鈞旨,教将這十兩金子送與二位望你兩個領諾不必遠去,隻就前面僻靜去處,把林沖結果了,就彼處讨紙回狀,回來便了……’”施耐庵筆下的對頭,就是冤家、仇人的意思,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肩并肩頭挨頭?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對頭,在普通語境裡多指冤家、仇人。對頭的起源,或許是這樣:動物争纏打鬥時,常是頭對頭、角頂角,直到一方抵擋不住敗下陣來,見了輸赢才罷休;人們見到熟悉的動物比如牛羊等“有仇”時這樣角力,便創造出“對頭”一詞,來指代冤家、仇人。金聖歎《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浒傳》第七回《林教頭刺配滄州道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陸謙道:‘你二位也知林沖和太尉是對頭。今奉着太尉鈞旨,教将這十兩金子送與二位。望你兩個領諾。不必遠去,隻就前面僻靜去處,把林沖結果了,就彼處讨紙回狀,回來便了。……’”施耐庵筆下的對頭,就是冤家、仇人的意思。
在四川方言裡,對頭卻與冤家、仇人無涉,甚至反其意而用之,表示認同、肯定、正确等。沙汀《淘金記》七中:“‘我猜,他對我一定恨得很厲害吧?’人種說,浮上一個惡意的微笑,‘不過,我才不管他那一套!我這個人麼,對頭了,就要我把褲子脫下來你穿也行,——罵,把我罵得倒嗎?有時犟起來了,連我媽我也管不了那麼多。——你?甚麼東西啊!……”《淘金記》十六中:“‘隻要說得對頭,該我賠,我賠就是了!’”沙汀筆下的“對頭了”,是彼此認同;“對頭”,是正确在理。
還有一個方言詞:dòu頭(或可寫作“鬥頭”),意思與對頭一緻,多用于回答别人的疑問。朋友相聚回憶起青春歲月,有人說:那時真是年輕不懂事。旁邊的必有同感:對頭,對頭。又有人說:還嫌老師管嚴了。其餘的肯定要随聲附和:鬥頭,鬥頭。對頭也好,鬥頭也好,都是認為前面的話語正解,表示一種肯定,一種認同。有時,還會把鬥頭說成鬥是。鬥是并不是“就是”的音變,而是鬥頭的另一種說法。
對頭、鬥頭在方言裡表示認同、肯定、正确等,或源于上古時期的跪拜禮。上古無椅無凳,人們席地而坐時雙膝跪地,臀部靠在腳後跟上。古人相見不易,見面必要行禮,其中最為正規隆重的是跪拜禮:臀部提起坐直身體,再俯身向下雙手支撐,頭相向額頭觸地。隻有彼此親近的人,才會行此跪拜大禮,而行禮時雙方的頭又彼此相對,由此創造出“對頭”一詞,表示因親近而生的認同、正确、肯定等。頭相對,彼此磕,似乎是兩頭相鬥,戲言對頭為鬥頭,亦在情理之中。
雖是猜測,但從北、背二字似乎亦可反證:北,背,皆有相反意,指頭不相對,身體相背。既然頭不對是“反”,那麼“對頭”則是“同”;由同而至認同、正确、肯定等,屬詞彙意義的正常引申。(龐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