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心理學上講對一個人的好感

心理學上講對一個人的好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4 03:46:55

心理學上講對一個人的好感(心理學異性相處)1

徐志摩寫下這樣一句話: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尋找我靈魂的唯一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你是否遇到過“靈魂伴侶”?

當我們在提及靈魂伴侶的時候,必定會提到的一個特點是“心有靈犀”。

什麼是心有靈犀?

可以簡單理解為:相似性足夠高,默契度足夠高,兩個人處于相同的精神頻率中。

隻有滿足了這些條件,你跟對方相處的過程中,才會出現“心有靈犀”的感受。

心理學上講對一個人的好感(心理學異性相處)2

-01

心有靈犀的兩個人,相似度很高

什麼是相似性?

可以理解為:

兩個人的家庭背景,興趣愛好,三觀,行為習慣等,都有多相似之處。

即使兩個人是陌生人的狀态,但隻需要一個認識的契機,那麼兩個人就會發現,在對方身上有太多相似的事情了。

喜歡聽同類型的音樂,看同類型的電影,看相似的書;吃飯的口味相似,喜歡的水果一樣,喜歡的運動和興趣愛好也都很相似。

就連兩個人的家庭結構,成長環境,也都十分相似。

在這個瞬間,就會有種錯覺:

“對方或許就是這個世界上的另外一個我”。

倘若是同性,那麼會成為關系十分牢固的朋友;

如果是異性,那麼有很大的機會發展成情侶關系。

心理學上講對一個人的好感(心理學異性相處)3

兩個相似度很高的異性,更容易出現一見鐘情的狀态。

這是因為,兩個人初次見面時,對方留給自己的好感度更高。

因為人們潛意識裡,更喜歡那些與我們相似的人。

熟悉的事物,相似的人,總是會帶給我們安全感。

-02

“心有靈犀”,是默契度高的表現

什麼是默契度高?

用心理學來解釋,就是兩個人之間,有着強烈的心理可視性。

什麼是心理可視性?

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其實是因為對方身上有我們的影子。

也就是說,通過與對方相處,跟對方交流,讓你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

如果說,相似性更多是強調兩個人的生活習慣與性格。

那麼,默契度(心理可視性)就是強調兩個人的情感與精神。

情感能夠共鳴。

什麼是情感共鳴?

你愛他,他也愛你;你能感受到他對你的愛和付出,而他也同樣感受到了你在他身上的投入。

你們的愛,是理解,是包容,更是相互付出,心存感激。

“雙向奔赴的愛情”,并且能夠做到換位思考,這樣的愛就是情感共鳴的愛。

心理學上講對一個人的好感(心理學異性相處)4

那麼,什麼是“精神共鳴”呢?

那就是,隻要跟對方在一起,你就不會感覺到孤獨。

因為對方能夠讀懂你的情緒,讀懂你的心思,讀懂你的眼神。

很多時候,你們兩個人坐在一起,一句話也不說,隻需要對方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你就能知道對方下一秒要做什麼。

這樣的精神共鳴,就說明兩個人之間默契度十足。

所謂心有靈犀,不就是如此嗎?

就像賈寶玉跟林黛玉初次見面時的心理活動:“好生奇怪,這個妹妹好像在哪兒見過”。

明明是初次見面,卻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雖然在一起很久,可對方依舊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動和理解。

這樣的愛,就是心有靈犀的愛。

心理學上講對一個人的好感(心理學異性相處)5

-03

心有靈犀,也是“久處不厭”的産物

如果說,兩個人在相處初期,就經常産生“心有靈犀”的感覺,那就說明兩個人之間很大可能會發展成情侶。

而兩個人在一起時間久了,總是出現心有靈犀的感覺,就說明兩個人在一起時間足夠久,足夠了解對方。

盡管在一起很久,依舊沒感覺到厭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久處不厭”。

什麼是久處不厭?

即使每天跟對方生活在一起,即使經常吵架拌嘴,可靜下來依舊覺得最愛對方。

這種愛,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深刻;就像老酒,越老越醇厚。

也許沒有了年輕時的浪漫和激情,但随着歲月沉澱下來的愛與默契,才更讓人感動。

就像半夜睡覺的時候,通過對方的呼吸節奏和打呼噜的聲音,你就能察覺到對方的身體狀況。

隻有在一起時間久了,你們才會出現這樣的默契。

心有靈犀,就是你想念對方的時候,對方也在想念着你。

心理學上講對一個人的好感(心理學異性相處)6

今日話題:

你們之間有沒有“心有靈犀”的感覺?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