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尖技術不應成為數字鴻溝,而應該為老年人的生活搭建起智能時代的數字橋梁。今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剛剛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本月已在北京市取得了一定進展。
記者12月15日從北京電信獲悉,利用實名制與大數據識别等技術,老年市民撥打客服時已可跨過機器人應答環節,迅速接入“尊長專席”人工客服,獲得專屬的暖心技術服務。據介紹,該服務目前針對65歲以上市民,預計到本月底将擴大到60歲以上市民。
“姑娘,别嫌棄我說話慢啊,我七十了,可能說得不太清楚,可是你看這寬帶的問題能在電話裡就解決嗎?”“阿姨年紀大了,機器人說話我該怎麼操作呀……”随着智能時代的到來,很多老年人在享受智能生活的同時,也有着諸多的困擾。
為此國辦的《實施方案》明确提出,要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産品和服務應用,包括擴大适老化智能終端産品供給,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電信服務。到2020年底前,各方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台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難題該怎麼破,國家的政策又該如何落地生根?北京電信已經展開了探索。
近日,年過七旬的劉阿姨撥通了北京電信10000号客服電話救助。由于家中WiFi設備出現問題,導緻劉阿姨孫女的作業交不上。 面對這樣的服務場景,10000号客服系統根據老人所描述的問題,迅速匹配到專屬“尊長專席”。
“小夥子,阿姨按你說的已經聯好網了,我孫女的作業也交上啦,真是謝謝你啊。”在“尊長專席”客服人員呂亞澤一步一步耐心引導後,劉阿姨家裡的WiFi問題終于解決,她對此頗為滿意。
在這背後,依托的是北京電信的大數據技術。其智慧化系統會基于語音語義識别技術,集中分析老年人咨詢量較大的業務問題。與此同時,基于手機号卡實名制等政策,當老年人撥打10000号客服電話時,系統就會智能匹配專屬客服,并專業化答疑解惑,讓老年客戶獲得更好的服務體驗和感知。
眼下,北京電信已甄選出首批數十位專屬客服組成了第一批“尊長專席”團隊,向老年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有愛”服務。
微信該怎麼充值,掌上營業廳APP怎麼下載,輸入法怎麼切換……看似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平凡小事,實則事關廣大老年人的切身利益。為此北京電信利用信息化優勢,将“功課”做在“課下”,還在“中國電信北京客服”微信公衆号開通“視頻客服”,提供遠程櫃台服務,足不出戶即可辦理業務。
而在線下的實體電信營業廳,北京電信也專門為中老年客戶增設了“手機輔導員”延伸服務,專門提供手機WiFi連接、手機網上挂号、健康碼注冊等各種免費幫助。
“不管通過哪個渠道,北京電信永遠都會有一個窗口專門留給老年人,用電信人的專業和愛心守護尊老敬老的美德。”北京電信總經理肖金學表示。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趙鵬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吳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