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首都,很多人第一直覺便是東京,但其實不然。雖然我們基本認同東京是日本的首都,但在日本的憲法裡,并沒有明确東京的首都地位。也就是說,東京是事實上的日本首都,并不是國家法定的首都。
東京是亞洲乃至世界級的特大城市。它所處的東京都一級行政區,經濟總量在全球數一數二。毫無疑問,東京是全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城市。
日本東京議事堂,國會所在地。國會、中央政府以及皇居等政治象征意義的處所均位于東京,因此東京也就成為了日本實際意義上的首都
在日本現行法律中,均沒有直接界定首都的位置。但從近代部分诏書和廢除的法律中,都有提及到将東京或者東京都作為日本首都。所以說,将東京作為日本事實上的首都,不是完全沒有依據的。
在日本1950年頒布的《東京都建築法》中(現已廢除),曾明确規定東京作為日本首都建築的計劃
日本法律為何遲遲沒有确定首都的法定地位?而東京在成為日本事實首都的曆程中,發生過怎樣的曲折、故事或争議?東京都作為日本乃至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特大都市,又有着什麼樣令人誇贊的經驗和特色呢?
1
首都之争不休
關于日本首都的曆史,可以貼切地總結為是一部跌宕的變遷史。據史料記載,從公元690年開始建設的藤原京(位于今奈良市橿原市),被普遍認為是日本最早且規模較大的都城。當時國家的權力,大部分時間掌握在權臣蘇我家族手中。
公元7世紀左右的日本,紅色區域“大和”部分
由于區域狹小、發展空間受限等原因,在藤原京建成不久後的公元710年,日本皇室又将都城遷到了奈良市市區内。定都于此,緣于道教“藏風得水”的觀念對皇室的影響。這段時期的日本都城,也被稱為是平城京。
在之後的70多年間,平城京一直作為日本都城存在。“奈良時代”的稱謂,由此而來。全城共計人口十萬,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了。
平城京街道圖,條坊制特色仿造于大唐長安城
奈良時代也被看作是日本較為早期的繁盛時代。中央官制、稅制、土地政策以及地方行政組織等蓬勃發展及完善,幫助當時的日本在經濟和文化上取得不小的成就;外交上,與大唐、朝鮮半島交流密切,互派使者或僧侶的活動屢見不鮮……這些都共同推動了奈良時代的誕生。
“和同開珎”銀錢,始創于奈良時代,是日本最早鑄造的官方貨币
雖然說自從遷都到奈良之後,日本經濟社會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繁榮的背後,也有不少暗流勢力在悄然湧動。
自大化改新之後,佛教在日本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成為日本國教。寺社勢力的壯大,甚至對朝政産生了巨大的威脅。時任日本天皇桓武,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為了削弱權勢貴族和僧侶的力量,他狠心做下了又一次遷都的決定。
公元794年,桓武天皇做出了将首都從奈良遷往京都的決定,這就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平安京都城。它在日本的行政史上,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到後來遷都至東京為止,平安京的存在時間,超過一千餘年。
平安京的複原模型圖
平安時代的日本,加強了皇權對全國的統一領導,更加鞏固了政權的穩定性;經濟上,繼續保持着原先的良好勢頭;當時的文學成就,更被稱為是日本古代文學的巅峰時期……整個社會生活和氛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熱烈。
在如今的京都市(原平安京)中漫步,你還能尋覓到很多舊時代都城建築的影子,這也是京都旅遊業廣泛享有盛譽的資本
而後形勢的走向,卻并不如日本皇室所期待的那樣。經曆了應仁之亂,以各大将軍為領銜的幕府勢力,對軍隊形成了絕對的控制權。久而久之,天皇的勢力被将軍架空,日本也開始進入了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
日本戰國時期的勢力分布圖
那時候的日本,大體可劃分為關東關西兩塊區域。千百年來,執政者都居于關西地區,使得其成為了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反觀關東地區,疏于治理、人煙寥寥,一直是落後的代名詞。
關東、關西的相對位置圖
豐臣秀吉是當時戰國時代的代表人物,而另一位被人們所熟悉的德川家康,則是他的下屬。在他們的齊心協力下,日本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而在統一之後,為了自己的地位不被德川家康所威脅,豐臣秀吉将其冊封到了更加僻遠的關東地區。雖然說德川家康表面上點頭允諾,但心裡其實頗為不滿。
德川家康的到來,為關東地區尤其是江戶(今東京),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他首先對交通條件進行改善,通往京都、福島、長野等地道路被修通;其次是放開海上貿易,充分利用關東臨海的優勢……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動,關東地區特别是江戶,開始走向崛起,日益擺脫了人們對于它貧困落後的刻闆印象。德川家康的卧薪嘗膽,終于嘗到了甜頭。
德川家康,改變了長期以來關西對關東完勝的局面
1592年,随着國家勢力的日漸強大,豐臣秀吉率軍出征朝鮮。這一次的讨伐,以議和收場。在此之後,豐臣秀吉在群臣中不複往日風采,最終落得個郁郁而終的下場。豐臣秀吉時代的落幕,是德川家康時代的開始。在德川幕府獲得國家實權之後,日本的政治經濟重心開始向江戶轉移。這标志着關東地區地位的完全确立。
德川幕府時期的江戶城,一改往日落後景象
幕府固然勢力強大,但始終還是無法取代皇室成為國家的政治正統。19世紀中期以後,德川幕府在其他藩屬的挑戰之下,往日的風光不複存在。
在衆多藩屬之中,以與江戶距離甚遠的薩摩藩和長州藩締結的薩長同盟威脅最為顯著。地理位置上的隔閡,讓他們和德川幕府的關系一直較為糟糕,且受到西方強烈的煽動。
“倒幕運動”中的四個強藩,他們與江戶德川家的關系與日惡化
1867年,以薩長兩軍為主幹的讨幕軍在戊辰戰争中擊敗幕府軍。迫于壓力,德川家最終隻能做出讓步,将大政重新歸還給天皇。這也為日後的明治維新奠定了基礎。
大政奉還現場
國家實權的再次轉移,引發了人們對于首都選址的熱烈讨論。皇室貴族認為,将首都重新遷回京都,才能體現天皇的至尊地位;而原先駐守在江戶的大臣和民衆則認為,如今的江戶各項設施條件在日本首屈一指,而且遷都的成本太高,戰争結束不久不宜勞民傷财。
自藤原京時代起,曆代皇居所在地。除了東京以外,其餘均是在關西地區
公元1870年,明治政府以東北地區尚未平定和農業欠收減少開支為理由,推遲向京都遷移的計劃,繼續将江戶作為政治中心,并更名為東京。自此之後,京都隻是名義上的首都。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時的江戶已經遠超京都、大阪等城市,成為日本第一大城市
這次曆史事件,在日本教科書上被稱作是“東京奠都”而不是“東京選都”。圍繞定都,關西地區認為東京能成為政治中心,完全是基于施政方便的考慮;而關東地區認為,所謂的合法地位隻是一紙空文,東京的地位早就毋庸置疑。關于首都的争論,也成為關東關西長期以來“恩怨”的一部分。
2
東京,坐穩首都之實
東京就這樣确立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但在立法上,并沒有明确給到東京應有的地位。東京首都之實即已存在,且對外形象亦是如此;而為了安撫舊府京都乃至整個關西地區居民的情緒,法律的出台也是遲遲未定。
關西地區的大阪,同樣也是一個具有重要政治意味的城市。大化改新之後,大阪曾經短暫作為日本的首都而存在
東京作為日本事實上的首都,雖然未被賦予法定之名,但在很多項相關條文的頒布中,都向外界傳遞出了這一明确的信息。
二戰後不久的1950年,處于重建時期的日本,頒布了《首都建設法》,其中第一條便明确闡述了“東京是一個和平國家的首都”;而在該法廢除之後,緊接着實施的《首都圈整備法》,同樣也強調了“構築一個以東京為中心的,能夠促進日本政治經濟等方面發展的大都市區”。東京都大都市圈,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它的羽翼漸豐,也更加穩固了東京作為事實首都的地位。
東京都市圈,是亞洲乃至全球無可比拟的特大城市群
由于在立法上沒有條文依據,因此近些年來,根據實際情況,日本政府在政治機構普遍分布于關東的大前提下,開始了“西進”的計劃。最典型的便是文化廳預計于2021年移步到京都進行辦公。這是150年以來,首次有中央機關遷回京都。這體現了日本政府對關西政治傳統的一種回歸和尊重。
目前已經位于京都的文化廳地域文化創生本部
首都法律地位的懸而未決,給日本在處理行政問題和地區均衡等方面,提供了更多可供施展的空間。即便如此,東京絕對政治中心的地位,依然無法撼動;而東京都一級行政區覆蓋的城市群,更是支撐其地位穩固的重要因素。
3
東京:實力優勢,無可厚非
廣義上的東京都,既包括東京23區,也包括多摩地方、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地區,并不等同于關東平原,面積約為幾個上海市之大。全都人口約3700萬,人口總數居于日本各都道府縣首位。多年以來,東京都GDP産值均居于全球前兩位,和美國紐約不分上下。
2016年全球城市GDP排名,東京一度沖上第一名的寶座
東京23區,是整個東京都的核心區域,亦是司法、立法、行政機關的集中地。它不僅是事實上的行政中心,同時也作為經濟中心而存在。在日本,東京是所有有抱負的年輕人所向往的天堂。繁華的天際線、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以及遍地可尋的機遇等,都是東京帶給這個國家無窮的影響力。
東京都的行政區劃圖
東京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可謂是苦盡甘來。早期東京所處的關東地區,僻遠而落後,一直被關西地區所瞧不起;而在德川幕府掌權之後,東京實現了全方位的崛起,對“老對手”關西地區更是形成了全方位的碾壓。東京的“首都”地位,早已不容任何的質疑。
東京市的部分代表性建築
截至目前,在法律上,東京合法首都的地位,依舊沒有得到确認。但這不會妨礙,外界已經完全認可,東京作為日本中心城市乃至事實首都的現實。東京作為首都,最初是妥協的産物;但在今天看來,無疑是明智之選。
作者:陳相成
來源:公衆号“環球情報員”(微信ID:huanqiuqb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