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唐詩。唐詩帶給我們的是雄渾博大、氣勢磅礴,但唐詩還有個更為突出的特點,就是自由、開放,百家争鳴。唐詩中詩人盡情展示自己生命的狀态,不管是輝煌還是落魄,入仕還是歸隐,讀唐詩,我們能看到一個個鮮活的靈魂,一個個獨具匠心的生命。雖然時空相隔千年,但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精神仍然與我們同在。總結了十首代表作,排行如下:
1、李白 《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詩仙的好詩實在太多,便選了這首不是特别出名的。全詩灌注了詩人慷慨豪邁的情懷,正如在悲怆的樂曲中奏出了高昂樂觀的音調。詩人身在濁世,對酒當歌,煩惱剪不斷理還亂。但無論何時,詩人追求自身理想的初心始終未變。
2、杜甫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詩聖的詩有些過于沉重,可能跟其悲涼的身世有關。為什麼選擇這首,因為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去年正好去過杜甫草堂,對草堂的一景一物深感親切,讀着此詩,有身臨其境之感。仿佛看到了杜甫在草堂中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的場景。
3、李商隐《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鈎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個人最喜歡李義山。李義山的無題詩,多描寫愛情的不幸,用美好的詞語和意境認真地體現了愛情生活中的離别,阻隔,期待,相思,失望與纏綿,苦悶與執着,朦胧感傷是宣洩的主導情感。“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最美好的兩句,詩人對于人生的體驗,和佛道的感悟凝結在一起,為無題詩增添了朦胧之美,感傷之美和生命之美。沒落的晚唐時世,衰敗的家世,仕途的無奈和打擊,愛情的失意,愛妻的早逝,都加重了詩人的心理負擔。對于他,隻能用憂郁感傷的筆,來書寫心中的不滿,消極,無奈,身世,家世,佛道,各個方面促成了詩人試圖通過情感領域感傷委婉的抒述方式,營造意境,渲染感傷的手法表達摯請摯感。
4、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佛的詩總是這麽清新自然,淡雅脫俗。這首詩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有山、有水、有人、有景,為我們刻畫出一副美妙的雨後山居圖。
5、張九齡《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
《望月懷遠》是張丞相寫的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733年,在朝中任宰相的張九齡遭奸相李林甫诽謗排擠後,于開元二十四年罷相。《望月懷遠》這首詩應就寫于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遭貶荊州長史以後,同《感遇十二首》應該屬于同一時期的作品。張九齡雖被罷相,其翩翩神采仍讓玄宗念念不忘,其後每逢薦引公卿,玄宗必問:“風度得如九齡否?”
6、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其二
離别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四明狂客”非常人也。人狂,詩硬!《回鄉偶書二首》,詩的感情自然、逼真,語言聲韻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樸實無華,毫不雕琢,在不知不覺之中把讀者引入了詩的意境。像這樣源于生活、發于心底的好詩,是十分難得的。
7、白居易 《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約酒小詩,由白文公奉上。其實他的《長恨歌》《琵琶曲》更出色,隻不過詩太長,就不在這裡分享了。《問劉十九》這首白居易的五言絕句,全詩描寫的是詩人在一個風雪飄飛的傍晚,酒興甚佳,邀請朋友小飲禦寒,促膝夜話的情景。詩中蘊含平實的生活氣息,不加任何雕琢,語言真切,信手拈來,遂成妙章。
8、常建《題破山寺後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籁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這是常建的一首題壁詩,也是其代表作。詩人欣賞這禅院與世隔絕的居處,此詩帶我們領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 同時寄托了自己遁世無門的情懷,禮贊了佛門超拔脫俗的神秘境界。
9、杜牧《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小杜”的代表作,朗朗上口。此詩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圖,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全詩構思新穎,布局精巧,于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争勝,令人賞心悅目,是經典之作,為世人所傳誦。
10、王之渙《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作品不多,但皆為經典。這首《涼州詞》,也是後人經常提到的幾首七絕壓卷詩之一。清人王士祯則雲:“必求壓卷,王維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齡之“奉帚平明”、王之渙之“黃河遠上”其庶幾乎!但個人更喜歡這首,放在最後,實為壓軸之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