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認識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讨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注重分析和總結黨在百年奮鬥曆程中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的研究和把握,是貫穿全會決議的一個重要内容,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全面領會”的重要論述,對于我們正确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以重點突破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整體躍升,朝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标不斷前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如何正确認識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讨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注重分析和總結黨在百年奮鬥曆程中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的研究和把握,是貫穿全會決議的一個重要内容,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全面領會。”的重要論述,對于我們正确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以重點突破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整體躍升,朝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标不斷前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由諸多矛盾構成的複雜有機體系,其中必有一種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導性、決定性作用,規定或影響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這個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完成中心任務,是主體圍繞解決主要矛盾所進行的一系列有計劃、有目标的活動過程。善于準确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科學确定和集中力量完成中心任務,是中國共産黨人科學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
在百年奮鬥中,我們黨始終注重準确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深刻認識到,近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衆的矛盾。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随着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我國社會制度、經濟結構和階級關系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黨的八大根據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的形勢,提出國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明确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明确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正是由于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準确判定、深刻把握,同時緊緊圍繞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推動了黨和人民事業順利發展。
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成功推進黨和國家事業,必須正确把握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面對複雜形勢、複雜矛盾、繁重任務,沒有主次,不加區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面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關系全局的曆史性變化,指出:“為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緊緊圍繞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着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09日 07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