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悅
精心裝扮的玉兒,端着一壺酒,走進了皇太極軟禁洪承疇的房間。
房間外面,皇太極、多爾衮與範先生,緊張地窺聽着屋内的動靜。
看着眼前這個甯死不降,已經絕食三天的男人,玉兒深吸了一口氣,随即露出一臉溫柔的笑容問道:
“你就是大明朝的洪經略嗎?”
她的任務,是對洪承疇誘之以色,動之以情,說之以理,進而達到勸降的目的。
她不想來,被自己的丈夫逼迫着成為這場“美人計”的工具,心中除了屈辱,别無他感。可是,她沒有選擇,皇太極扼住了她的命脈,為了兒子福臨,她隻能咬着牙答應。
多年前看《孝莊秘史》中的這一段劇情時,便被氣得牙癢癢,一直咒罵皇太極太過無情,太過自私,怎麼忍心逼着玉兒去使美人計。
不過,從按照劇情來說,玉兒确實是最佳人選,而皇太極逼迫玉兒也是為了大清的未來,所以即便不願看到這一幕,但多多少少也能理解皇太極的這個下下策。
直到多年之後重溫《孝莊秘史》才發現,皇太極所謂的無奈之舉,所謂的非玉兒不可, 不過是他深思熟慮的算計,更是他一箭三雕的謀劃。
美人計海蘭珠的去世,讓皇太極一度傷心欲絕。
直到多爾衮率領的八旗精銳,取得了松錦之戰的勝利,并且活捉了明朝将領祖大壽與洪承疇之後,皇太極似乎才恢複了往日的雄心壯志。
拿下了錦州,意味着大清入主中原指日可待。
在所有人都認為,應該殺了祖大壽與洪承疇以揚大清國威的時候,皇太極特意下令留住兩人的性命,押解回盛京(沈陽)。
這個決定,多爾衮、豪格等八旗親貴都難以理解。皇太極則解釋道:
“目前,我大清國最需要的是人才。無論是謀士、能臣、戰将,無論是滿人、漢人或是蒙人,隻要是肯為我大清國效力的人才,朕都一定是視若珍寶。”
對于野心勃勃的皇太極來說,殺了祖大壽與洪承疇太容易,也太可惜。如今大清正需要人才,尤其是将才,與其殺了他們,不如勸其投靠大清,為自己取代明朝的宏偉計劃出一份力。
由于祖大壽是第二次被降,看到皇太極依舊對自己以禮相待,誠懇至極,他的勸降工作十分順利。
最讓皇太極頭疼的是一同被俘的洪承疇。
洪承疇自幼飽讀聖賢書,殺身成仁的思想根深蒂固,他甯死也不願背叛大明。
為了收服洪承疇,皇太極可謂是費盡了心思,可無論是威逼,還是利誘,都沒能動搖洪承疇以死明志的決心。
自負的皇太極當然不願就此罷休,他命令身邊的謀士範先生一定要找出洪承疇的弱點,然後對症下藥,在他看來,凡人必有弱點。
沒了主意的範先生找到了多爾衮,而多爾衮則通過洪承疇的家仆口中得知了他的弱點:
“我家大人喜歡,喜歡女人,還是漂亮的女人。”
得知這一信息的皇太極十分高興,在他看來,找個漂亮的女人太容易不過了。
範先生則認為并沒有那麼簡單:
“皇上,臣倒覺得這事兒并不容易辦啊。美人計是對症下藥的好計,不過,這計中的美人可就難尋了。”
面對皇太極的疑問:
“怎麼會呢,這宮裡的婢女多的是,要挑出色的,十個八個也不難啊。”
範先生補充道:
“說是美人計,其實這關鍵不在色,在氣度上。你想那洪承疇雖然好色,那明朝的美人還算少嗎,可以說是閱盡春色。所以咱們選出的美人,首先要氣度非凡,分寸得當,不媚不俗,并且能言善道,審時度勢,施之以情,曉之以理,比那自命不凡的洪承疇,還更高一籌,才能令他心服口服,踩梯子下房。”
聽着範先生的分析,皇太極陷入了深思。
美人計是目前勸降洪承疇唯一的突破口,隻不過,按照範先生的要求,那種集美貌、氣度、智慧、口才于一身的女人,确實不好找。
沉思片刻,皇太極想到了玉兒:
“眼前倒是有這麼個人”
在皇太極的心中,玉兒是“美人計”的不二人選。她足夠聰明,懂得察言觀色,更懂得男人的心思,由玉兒出馬,事情應該可以順利解決。
逼迫自從想到了玉兒是合适的人選,皇太極便一直想着如何說服玉兒。
隻不過他深知,即便他是皇上,這個要求也沒法義正言辭地說出口,用哲哲的話說:
“這件事既不近情,又站不住理。”
可是,皇太極似乎鐵了心要讓玉兒去。
作為玉兒親姑姑,皇太極的結發妻子,哲哲無法理解皇太極的用意,在她看來,這件事太過荒唐,哪有把自己的女人,推到别人懷抱的道理。
可是,看着皇太極擔憂焦慮的神态,哲哲作為皇後的責任感油然而生,她還是選擇了去規勸玉兒。
至于結果,可想而知。
碰了軟釘子的哲哲,建議皇太極另想他法,可是皇太極堅持要說服玉兒,為了逼玉兒就範,他想到了一個“非常”的法子。
皇太極先是向玉兒提出,要立福臨為皇太子。
在玉兒表示論長、論貴、論賢,福臨都沒有資格成為皇太子之後,皇太極說道:
“論什麼都沒用,就憑你是福臨的母親,他就有資格。”
對于皇太極突如其來的恩賜,玉兒并沒有被沖昏頭腦,她對皇太極說:
“多謝皇上擡愛,可是我這個母親,還沒有好到足以壓覆衆議,為了避免争執,還是請皇上三思。”
他知道,玉兒不會輕易地接受自己的恩賜,也猜到了玉兒會以這樣的理由拒絕。他假意認可了玉兒的話,虛僞地說出了自己的真實目的:
“不如這樣,咱們一塊想個什麼法子,壓覆衆議。就比方說,福臨的母親,也就是你,對咱大清國立有奇功。”
立有奇功?
什麼奇功?無非就是勸降洪承疇。
事實上,聰慧如玉兒,不可能不知道皇太極此行的目的。福臨,這個皇太極從沒有關心過的兒子,甚至連正眼都沒有看過的兒子,怎會無緣無故成為皇太子的人選。
玉兒明白,這是皇太極在跟她談條件,目的就是以勸降洪承疇來換取福臨的太子之位:
“講穿了,皇上是在跟我開價碼,做買賣。皇上,我根本就不願意想什麼法子去壓覆衆議,所以福臨他沒有資格做皇太子。請皇上收回成命吧。”
玉兒真的對太子之位沒有動心嗎?
也不是。
隻不過她深知,太子之位就像龍潭虎穴,多少人紅着眼盯着,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她的福臨都沒有資格成為皇太子。論長,有軍功顯赫的豪格,論貴,有阿巴亥部的貴妃之子博果兒。
即便她真的接受了皇太極的條件,為他勸降洪承疇,對她與福臨來說也不會是一件好事,依舊難平衆議。如果皇太極硬是在此時将福臨立為太子,那麼帶給福臨的很可能不是無尚的榮耀,而是性命之憂。
她親身經曆過當年皇太極奪權時的狠辣殘忍,她不想自己的福臨成為下一個多爾衮,多爾衮的額娘以命保全了多爾衮,那麼她的福臨又該怎麼辦呢。
玉兒的拒絕與請求,并沒有讓皇太極動搖:
“好,我也明白地告訴你,不管你同不同意,福臨我立他是立定了,明天你等着看明發上谕吧。”
她知道,這就是皇太極的手段,根本沒有給她拒絕的機會,唯一的餘地就是她答應他的要求。
直到這一刻,玉兒終于認命了。
她對皇太極說:
“好,我願意去勸降洪承疇。我隻有一個條件,我什麼都不想要,隻求皇上收回成命,不要立福臨為皇太子。”
至此,皇太極得償所願地離開了永福宮。
看到這裡,終于明白了一個真相,皇太極從來沒有愛過玉兒。
他不會不知道,美人計對玉兒來說意味着什麼,一個已嫁為人婦的女人,向另一個男人獻媚,這不僅僅是原則問題,更是對玉兒人格的侮辱。
況且,一旦美人計發生意外(弄假成真),玉兒将會面臨什麼?
除了死亡,别無選擇。
為了自己的目的,他視玉兒的尊嚴、名譽、安危于不顧,這就是皇太極口中的愛。如果這也算是愛,那麼我希望這種愛不要存在于世間。
真情與假意,往往在一件事上就能體現出來。目的再正當,也掩蓋不了皇太極身為丈夫的卑劣,以及那顆對玉兒沒有半分情義的心。
一箭三雕的謀劃對于勸降洪承疇的事情,皇太極對外的理由是看中洪承疇的才能:
“你不曉得,這洪承疇對我大清來說有多重要。他萬一要是餓死了,你叫我去到哪去找這樣的人才呢。”
這是皇太極說服哲哲的理由。乍看确實沒問題,卻經不起推敲。
洪承疇真的重要到了會影響大清的前途嗎?沒有洪承疇,大清就真的無法戰勝明朝嗎?
事實并非如此。
在《孝莊秘史》後續的劇情中,有一個細節推翻了皇太極的說辭。
玉兒成功地勸降洪承疇後,皇太極并沒有予以其重用,反而為了照顧八旗親貴們的不滿情緒,将洪承疇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皇太極去世,洪承疇都沒有被啟用。
後來,福臨繼位,多爾衮成功地打下了明朝的都城燕京(北京),緻使崇祯自盡。這段時期,洪承疇依舊處于被閑置的狀态。
也就是說,沒有洪承疇,大清依舊打敗了明朝。
這足以證明,皇太極所謂的洪承疇事關入主中原,安定天下,并不屬實。或者說,他有意誇大了洪承疇的價值,以讓勸降一事情,顯得勢在必行,隻有這樣他才有理由逼迫玉兒去勸降。
至于為何如此,縱觀皇太極的一生,以及整件事情發生的前後背景,才明白這很可能是皇太極一箭三雕的謀劃。
第一個目的:招攬人才
洪承疇确實有才能,如果真的能為大清所用,對皇太極與大清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這一點毋容置疑,這也是皇太極最初想要勸降洪承疇的原因。
而且,收服洪承疇對後續勸降招攬其他人才也有着積極的示範作用。
第二個目的:激怒多爾衮
皇太極一直對多爾衮有所忌憚,不僅源于他搶走了多爾衮的汗位,逼死了大福晉,也因為多爾衮确實有勇有謀。
“多爾衮,他真是有勇有謀啊,最可怕的是,他還年輕,他的生命正如日中天,而我,我雖然不想輸給他,但是能嗎?”
這是皇太極的隐痛。
如今的多爾衮軍功顯赫,威望至極,大有失控之勢,而他的身體卻在日漸衰弱。在松錦戰役之前,皇太極就曾對多爾衮動了殺心,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海蘭珠的挑唆,但他确實感受到了皇權被威脅。
隻不過,皇太極沒能如願除掉多爾衮,但從那時起,他更覺得多爾衮非殺不可了。否則,即便他在位時,多爾衮不會反,可一旦他駕崩,大清很可能就是多爾衮的囊中之物了,而他屬意的任何繼承人,都不可能是多爾衮的對手。
在這種情況下,他堅持讓玉兒去勸降洪承疇,就是為了試探多爾衮的反應。他知道多爾衮對玉兒有情,是難以接受玉兒去施美人計。
如果多爾衮為了玉兒與自己翻臉,那麼他正好有借口趁機除掉多爾衮這個心腹大患。
即便多爾衮沒有翻臉,那麼至少他第一個目的達成了,同時還能打擊多爾衮的氣焰,警示多爾衮,玉兒是他的人,他想怎樣就怎樣,他才是大清的主宰,其他人必須向他臣服。
這也是他非逼着玉兒去勸降洪承疇的原因之一。
第三個目的:向玉兒釋放信号
皇太極直到死也沒有确定儲君的人選。
不是他不想立,而是他一直沒有下定決定立誰。按理說,他的長子豪格身有戰功,是合适的儲君人選,但皇太極在與哲哲讨論皇嗣人選的時候,曾表示豪格的性格不夠沉穩,心機與謀略也比不上多爾衮,加之豪格的生母是個拎不清的女人,地位也不夠尊貴,他實在不放心将大清交給豪格。
至于多爾衮,他就更不想了。兄弟與兒子之間,他自然更願意選擇自己的兒子。
可是他又不得不忌憚多爾衮的威望與實力。一旦多爾衮起了多位的心,他的所有兒子都不會是對手。
對于皇太極來說,他一生都在追求權力,實現一統天下的野心。他曾為了權力而逼殺多爾衮的生母,搶了多爾衮的汗位,但是他也有他的底線,就是不想看到八旗子弟四分五裂。這一點從當初他為了防止兩白旗動蕩,不顧阿敏地勸阻,留下了多爾衮的性命,放棄了斬草除根的機會就能看出來。
如今,大清如日中天,他更不願看到大清為了皇位繼承人的事再起争端。
在這種情況下,唯一可能和平解決繼位問題的,隻有一個人——玉兒。
如果他指定玉兒的福臨繼位,那麼多爾衮為了玉兒,是絕對不會奪權的,而且有多爾衮在,其他皇子,比如掌管兩黃旗的豪格,想要奪位,也是不可能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立福臨為皇太子是皇太極穩定大清局面最好的選擇,即便他不願承認,這也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能在努爾哈赤去世後的奪嫡大戰中脫穎而出,能夠在統治期間将大清推向實力的巅峰,能穩坐高位多年,皇太極的心思、謀略是絕不容小觑的。所以,這一點皇太極不可能想不到。
因此,他逼着玉兒去勸降洪承疇,極有可能是真的有意傳位于福臨,隻要玉兒答應了,所有的功勞都會記在玉兒的身上,以後福臨繼位也會減少一些阻礙。至于玉兒的清譽,以及他的可能要背負的“綠帽子”的污名,都沒有大清的将來重要。
這不僅僅是猜測,在《孝莊秘史》中有這樣一個細節,皇太極身體抱恙的時候,他曾讓玉兒幫他批複奏章,從一點來看,皇太極是做好了傳位福臨的準備的。
當然,此時的皇太極并沒有下定決心,他在試探玉兒的心意,看看她到底有沒有為福臨奪位的心思,隻要有,以玉兒的才智加上多爾衮對玉兒的情義,那麼福臨順利繼位的可能性很大,大清也不至于出現動蕩。
如果沒有,他也會再做其他打算,總之無論如何,他想告訴玉兒,福臨是有機會成為大清未來的主人的,至于結果,全看玉兒怎麼做。
此外還有一點,如果皇太極真的屬意福臨,為什麼沒有直接立儲,反而在玉兒答應勸降之後收回了成命?
這需要結合當時的情況。事實上,無論他屬意誰,都不可能輕易公布,因為豪格的奪位之心昭然于世,多爾衮又虎視眈眈,在這種情況下貿然立儲,很可能引發權力之争,于大清不利。
無論是皇太極,還是玉兒,亦或者是多爾衮,在這場權力的鬥争中,都有太多身不由己的地方。
我厭惡皇太極對玉兒的絕情與虛情假意,但又不得不承認他的深謀遠慮、他的心計謀劃于大清來說是件好事。
人生如戲,每一出戲都明裡暗裡地連好了。作為戲中人,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為戲外的旁觀者,每個人又都在樂此不疲地評價别人的戲。
卿心君悅,一位情感觀察者,Ta說書評人、影評人。用文字溫暖你,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