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張衡年輕時的故事

張衡年輕時的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20:48:09

科聖者張衡也。

張衡年輕時的故事(科聖張衡的故事)1

前一段時間關于教科書中将張衡發明地動儀的内容進行了删除,頗引起了大衆的争議,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位被譽為“科聖”的張衡和他的發明。

張衡年輕時的故事(科聖張衡的故事)2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人,東漢時期著名天文學家、文學家。他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科聖”(也有叫“木聖”的)。

張衡祖上是當過官的,而且是清官,人家賺得盆滿缽滿,他的爺爺張堪當了一陣子蜀郡太守,離任事趕了輛破車,攜帶的隻有一卷布被囊而已。

也許當這樣的官想想就怕,所以張衡拒絕了好幾次征召,後來勉強當了幾年官,便早早地辭官歸裡了。

張衡年輕時的故事(科聖張衡的故事)3

張衡擅長機械,特别用心于天文、陰陽、曆算。終于在公元111年,張衡被朝廷公車特征進京,被拜為郎中,再升任太史令。這個職位對他來說真是太合适了,因為這個官就是研究陰陽,精通天文曆法的。正是在任此職位的14年裡,他完成幾乎所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工作。

先說關于曆法的事情。張衡曾上書建議改變現行的曆法,改用他提倡的《九道法》。據說這種曆法是最符合天體客觀運行規律的,因為《九道法》是基于月亮運行速度不均勻的實際情況的,而當時運行的其他曆法就是假設月亮是均勻運行的,所以很明顯《九道法》是最科學的。但是科學往往需要與傳統做鬥争,同樣《九道法》也需要與傳統勢力做抗争,最後還是保守勢力占了上峰,《九道法》被壓了下來。

張衡年輕時的故事(科聖張衡的故事)4

再來說所渾天儀。渾天儀是用來觀測天象的,涵蓋了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黃赤道、南北極、二十四節氣、恒顯圈、恒隐圈等,成一渾象,再用一套轉動機械,以漏壺流水控制渾象,使它與天球同步轉動,以顯示星空的周日視運動。這在當時和後來數千年裡都屬于絕對高精尖的科研産品。

張衡年輕時的故事(科聖張衡的故事)5

下面說說衆說紛纭的地動儀。傳說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中心有個都柱,四面八方各有個小球,一旦探到有地震發生,代表那個方位的小球就會落下,正好落在地動儀下方蛤蟆的嘴裡。史書說,有一次代表西北的小球落下,不幾日就有八百裡加急探馬來報:“甘隴地震”。這裝置比歐洲同款要早上千年。

張衡年輕時的故事(科聖張衡的故事)6

但是可惜這樣裝置并沒有留下實際的模型,雖然當代有人按圖索骥仿制出地動儀,但是實用性,準确性仍然有所偏差,僅憑史書中留下了寥寥數語文字,在不能完全确信的前提下,相關内容被整個從教科書中删除,不知是科學的嚴謹還是曆史的不自信,大家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

張衡年輕時的故事(科聖張衡的故事)7

最後,張衡還是一位文學家,《二京賦》、《思玄賦》和《歸田賦》都是他的代表作。

其中《二京賦》類似班固的《兩都賦》,描繪了洛陽和長安的繁華;

《思玄賦》則以楚辭的筆法抨擊了宦官專政,朝廷黑暗,作文抒志,以尋求作者在精神上的寄托;

《歸田賦》則描繪了田園山林的和諧歡快、神和氣清的景色,反映了作者暢遊山林,悠閑自得的心情,又頗含自戒之意。文句平淡清麗、結構短小靈活,開了骈賦的先河,是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篇章。

張衡年輕時的故事(科聖張衡的故事)8

所以,能稱得上聖的總有他的獨到之處,張衡的地動儀雖然被移出了教科書,但是此人此事終究留在了曆史長河中,留在了中華文明中。

至此古代14聖連載完成,如有興趣可以關注“雲間大彭”公衆号閱讀全系列。

文 | 阿寶嘎曆史

歡迎點擊關注,點贊評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