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1-1936)
文學創作的發生過程有其神秘的地方。飄忽的靈感如何捕捉?靈光乍現和神來之筆是如何發生的?難以言說的神授般的篇章如何成形?材料的消化、典籍的使用又是如何做到恰如其分?由是,在寫作中,作家的創造性直覺和瞬間生成的篇章,研究者并不一定能夠通過條分縷析清晰判斷呈現出來。所以,假如有“創作發生學”這麼一門學問,那就是專門研究文學創作過程中所呈現的豐富和複雜的景象,探秘其作品成功背後的各種元素,這對于揭示作家創作的整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閻晶明的《箭正離弦:〈野草〉全景觀》(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正是這樣一部體現出創作發生學在探幽析微方面新成就的魯迅研究新作。近幾年來,他接連出版了《魯迅還在》《魯迅與陳西滢》《須仰視才見》,加上這部《箭正離弦》,共同構成了閻晶明的“魯迅四書”,體現出他既有宏闊的視野,也有探幽析微的本領,能夠将對魯迅的研究引向深入,又增加了趣味性,讓魯迅研究别開生面,提升到一個新的境地。
這一次,閻晶明選取的研究文本對象是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我記得上中學的時候讀《野草》,常常為魯迅的文字内外的欲說還休和欲言又止的東西所阻礙,似乎象征性很強,并不能很懂,僅僅從字面上理解,不清楚《野草》到底寫了些什麼,他要表達的是什麼。《野草》在魯迅的著作中,也是最難懂的一部書。說它難懂,是因為《野草》形式上兼具散文和詩歌的特點,寓意深奧複雜,一向是閱讀理解魯迅的難點。閻晶明的新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魯迅、靠近魯迅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的獨特門徑,做了一件雅俗共賞、觸類旁通的事。
《箭正離弦》的副題是“《野草》全景觀”,這就給我們全面理解《野草》的堂奧,帶來了一次有趣的發現。全書20多萬字,行文綿密,似有很多線索和線頭牽涉其中。仔細閱讀,你會發現閻晶明仿佛是一個思維缜密的高級偵探,又如一個紡織能手,随手就能牽來各種材料線索的線頭,又能夠迅速進行取舍和剪裁,并編織出這本書的經線和緯線,使得閱讀這本書的感覺是豐盈充沛、厚實嚴密、信息量大,是一部研究魯迅文學創作過程的優秀作品。
《箭正離弦》除了一篇自序,兩篇附錄,主題部分由四個章節構成,架構十分清晰。第一章《抖落思想的塵埃》,副題是“《野草》本事考”,分為六小節。這一部分是最見功力的。要知道,通過對魯迅《野草》一篇篇原文,考證出文章背後的“本事”來,需要研究者對魯迅的生平極其熟悉,對魯迅的文字了然于心,對作家創作過程有着極其準确、精微的體察,才能夠進行如此複雜有如高級偵探的考證。好在閻晶明深入魯迅研究數十年,他工作繁忙,稍微有點時間,就在秉燭書寫,探幽揭秘,逐步把這本書寫了出來,讓人讀起來欣快不已。第一章内容主要涉及魯迅寫《野草》時北京的風景與環境,魯迅故鄉紹興的影子,現實世相中的人物原型,《野草》一些篇章中的文史典籍,以及閻晶明自問“為什麼會有本事考”的設問和回答。這些内容是這本書最為精深、有趣的部分,也使得這個章節成為這部書最為結實的部分。
接下來,《箭正離弦》的第二章,題目是“箭正離弦——《野草》的詩性與哲學”。在這一章中,閻晶明将他對《野草》的研究理解,上升到詩性和哲學的層次。如果說第一章對《野草》的本事考是站在大地上,那麼這一章則升到了空中,從更高處觀察《野草》的哲學意蘊和詩性呈現。作者坦承闡釋《野草》是一個進入險境的過程,很容易處于一個艱難的局面,這說明了他如履薄冰的心境和敢于曆險的高超手法。
這一章,閻晶明深度解讀了魯迅當時是如何面對自身使命,“肩住黑暗的閘門”,開始自己孤絕的跋涉,為何用《野草》這種散文詩集的表達形式和“格式”,達到了什麼樣的新境界。這一章共12小節,層層遞進分析,每一小節彼此呼應,将《野草》以“自言自語”開篇的奇妙之處,“夢七篇”的裡裡外外延伸出來的寓意進行抽絲剝繭,要知道夢是最難解讀的,這簡直就是對魯迅的“夢的解析”,令人贊歎。閻晶明還對《野草》中高頻率使用的詞彙進行了整理和詳細解讀,對詞義的能指和所指、内涵和外延,語言和語義、潛語言,都進行了分析,并以兩節的篇幅,深度挖掘了“虛妄”這個帶有濃厚哲學意蘊的詞彙,将其中包含的力量和理想呈現出來,也對魯迅喜歡的“過客”這個詞彙和意象進行了詩性探秘,從中呈現出魯迅對人生景象的相遇、對峙、告别過程的價值追尋。
這一章的第11節,是對魯迅當時所受的外來文化、文學影響的分析和魯迅創造性吸收、轉化的呈現。閻晶明也表示,他對《野草》的闡釋,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闡釋,是一次有趣的發現之旅,這裡面困難和收獲并存,發現和謎團共生,他的闡釋依舊是對魯迅研究的“在路上”。
《箭正離弦》的第三章“阿,這贈品是多麼豐饒呵!——《野草》的發表、出版與傳播”,以7小節的篇幅,從魯迅為什麼要為這本書起名為《野草》,魯迅居住地“老虎尾巴”和《野草》創作發生過程之間的關系,《野草》的發表和當時《語絲》雜志之間的聯系,以及魯迅和弟弟周作人在當時的互動,《野草》的初版和早期版本的變化,以及《野草》翻譯的難點問題等,進行了缜密的呈現,讓我們對這部作品發生和傳播、版本的變化有了更加細微的體察。
這本書的第四章,是閻晶明逐篇對《野草》進行的“語絲”般的解讀。這就像是經曆了一場大地上的奔走、高空中的俯瞰、密林中的探詢,現在,我們來到了沙灘上,可以對《野草》的每一篇來一個輕松、會心的閱讀了。這一章中,《野草》中每一篇的引文末尾,都有閻晶明舉重若輕、神來之筆的闡釋。按說他在寫這一章的時候幾乎要殚精竭慮了,卻顯示出輕松自如和妙筆生花,讓我們能很快就親近魯迅、閱讀魯迅、理解《野草》。于是乎,我們跟随他一起緩步走過《野草》的每一個篇章,猶如在沙灘上走過魯迅踩下的每一個腳窩,那種具體和生動是非常有意思的。
因此,《箭正離弦》這部書,是我們親近魯迅、理解魯迅的“放大鏡”“顯微鏡”和“望遠鏡”,是我們理解魯迅豐富而深邃世界的獨特路徑。閻晶明是一位探險路途中的引路人。這本書,有着“箭正離弦”的驚心動魄和激動人心,有着文詞鋒利和目标準确的精彩呈現,有着對創作發生學的獨特理解和貢獻,是2020年我讀到的最能夠滿足心智又帶有揭秘樂趣的精彩之作。(邱華棟,系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