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節回鄉的雜記

春節回鄉的雜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3 09:18:49

春節回鄉的雜記(回鄉筆記下)1

剪紙燈籠

鄉愁是什麼?是父母喊着兒女乳名的長音,是落霞夕照中高過村莊的炊煙,是生長五谷雜糧的泥土氣息,更是春節耍秧歌的鑼鼓聲,長空悠揚的弦樂韻律,空谷回蕩的秦腔強調和夜色裡舞動的剪紙燈籠。

背井離鄉多年,這些原生态的風土人情、質樸的文化傳承,隻有每年春節回去,被鄉情鄉音和震天的鑼鼓洗禮一番,才會抵達故鄉最初的靈魂之中。否則,很是因為久居城市的見異思遷造成“思而不見”,導緻故鄉“面目全非”,從而異化成“回鄉就愁”,拿乘上高鐵的城市文明和二牛擡杠的鄉村文明作比較,于是發出鄉村落後、村民愚昧、文明凋敝的嗚呼哀哉!所幸,父母缺錢,無力供我上大學,從而也就沒有2015年那位寫了《返鄉筆記》的博士生的學識才華和生花妙筆,因此,也就少了從表面發現創造了農耕文明的、我的父老鄉親們的文明堕落,至少還傳承着傳統的淳樸民風和鄉村文明。從祖父輩們開始的秧歌(社火)還在鬧、牧牛之類的小曲還在唱、曆經半個多世紀的筒子鼓還在年複一年的敲響、載了半個世紀以上的剪紙燈籠還被一代一代的孩子們接過來,在咿呀的唢呐聲中和月色星光下走莊串戶,為鄉親們祈福、慶新春、送吉祥!

前面已寫過一篇《正月初六開始的鄉村年味》,說的就是我的故鄉唱大戲、耍秧歌,一直到正月十五結束,家鄉的年才算過完。其實,從2002年之後,很少看家鄉的秧歌,而家鄉的秧歌并沒有因為我的少看或因我的缺位而停止,是一直傳承的,所以,今年的正月十四,雙岔的秧歌現場又多了我這個老觀衆,其實,我不但是個老觀衆,曾經年少的時候也是秧歌隊的一員,幼時載燈籠,稍大一點時打過和自己差不多高的筒子鼓。

在定西,秧歌有白秧歌(白天耍)和夜秧歌(夜晚耍)之分,家鄉雙岔的秧歌半個多世紀以來都是夜秧歌,由剪紙燈籠、筒子鼓、钹、鑼、長号、唢呐和人舞的獅子組成,一場秧歌多則百十人,少則六七十人,人數最多的數拿燈籠的,其次是打鼓的,再是吹唢呐唱秧歌的。

春節回鄉的雜記(回鄉筆記下)2

吹唢呐

秧歌隊最壯觀的就是燈籠,記得小時候,燈籠有七八十之多,夜晚走開來時,遠處觀之,猶如一條長龍其實,秧歌在鄉親們的内心深處有着兩層意思,一是寄托着鄉親們的一種信仰,這個信仰就是敬奉神靈,祈求上天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村人、村莊及每一戶人家平安吉祥;一是鄉土文化的傳承,暨鄉親們所說的文化娛樂活動,歡慶佳節,延續大家的集體意識,組織大家的凝聚力,體現大家衆事衆人參與的積極性。

對于秧歌的認知,鄉親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信仰和大家自發組織、歡聚嬉鬧的娛樂性。其實,雙岔秧歌之所以曆經長久而傳承下來,其核心還是鄉村的文化性,盡管這種文化在鄉親們的眼裡或許有些模糊,但内心深處還是有着共鳴的。比如打鼓,是有動作要領的,跨步、寸步、翻打、擂鼓,吹唢呐也是要懂樂器曲譜的,而燈籠從紮框到用紙糊以及裝點的剪紙,無一不是精細的手工技術活。所以,秧歌是一種文藝,而這種文藝裡傳承的是鄉村文化,包含了民俗文化、地域文化、農耕文化等等,而集這些文化于一體的就是燈籠。

一個燈籠的制作要經過選竹子、水浸、火烤、紮、剪、糊、貼、放燈等多道工序,燈籠的骨架選用竹子,将竹子用水浸泡後,沿長從中間破成兩半,然後選節點,用火烤而慢慢折成大小兩種正方形的方框,火力要适可而止,否則不是烤斷就是折不過來,大框四個、小框六個,再然後是大框套小框用牢固的線繩紮起來,上下兩個小框留開,周圍的框架結構全用用白紙糊上,白紙上面再貼上喜鵲踏梅、鴨子戲蓮之類的剪紙。接下來找一塊與下框尺寸相對應或稍大一點的小木闆,以供放煤油燈或蠟燭用,四角打四個不破開的竹子通過的孔,一孔穿一個長約一米左右的竹子,木闆以下将四個竹子紮到一起,做成手柄,木闆以上按燈籠框的四角伸出框外,四根竹子從上框的腳上用紮框時的同樣方法向四面折成大約150度左右的角,各自的頂端紮上用紅綠黃白紙張制作的牡丹,紙牡丹下面粘上或紅或綠、尺寸相宜的飄帶,牡丹下方少許處,四根竹子同等尺寸處用線繩系上一個竹子做的圓圈,粘上紅綠黃白相見的約十五公分長的紙穗,最後點亮裡面的油燈或蠟燭,一個五彩缤紛的燈籠便出現在眼前。

之所以描述燈籠的制作過程,是因為無論是燈籠制作本身,還是燈籠上的貼的剪紙,都具有鄉村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價值意義。剪紙本身不僅傳承赓續了民間藝術,蘊含了豐富的曆史文化信息,何況将它貼在燈籠上,在燈光的映照下,耍秧歌的時候在鄉親們的手中舞動起來,又是一種别樣的意境和韻味。剪紙做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表達了廣大民衆的社會認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的社會價值,而附有剪紙的可在鄉親們手中舞動燈的籠,又何嘗不是智慧敏思、抒情達意的象征呢?這貼有剪紙燈籠又何嘗不是一種鄉愁的寄托和赓續?

春節回鄉的雜記(回鄉筆記下)3

筒子鼓

年味已過,那些為歡樂過大年響過的鑼鼓重新歸于安靜,那些貼着剪紙的燈籠、舞動過歡樂的精靈再次被安放,但是,這些承載着鄉親們信仰、娛樂了鄉親們的物什,無一不一代代傳承着鄉村文化,傳承着植根與農耕文明的中華文明。

所以,鄉愁不僅是碧水藍天,還有鄉村文化的赓續。對當前焦慮、浮躁的遊子來說,回到故鄉,不是與昔日同學、與左鄰右舍比豪車、比光顯、比權位,而是讓自己的靈魂抵達故鄉厚重的文化深處,感受故鄉尚存的人文氣息,才是春節回到故鄉的真正意義,此時,應該慶幸霧霾泛濫、爾虞我詐的社會中,還有故鄉這一片原生态的淨土讓你念想,等你回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iphone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