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基礎理論

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基礎理論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3 21:21:02

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基礎理論(強化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1

鄭州大學美術學院畢業生作品展,吸引了大批學生、藝術設計從業者前來參觀。王威攝/光明圖片

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基礎理論(強化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2

校園的景物蘊含着豐富的文化色彩,圖為西南大學的大學生在校園盛開的藍花楹下拍攝個性畢業照。秦廷富攝/光明圖片

【思想彙】

2022年4月2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指出,要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統稱,在弘揚文化精神、打造話語體系、提供學理支撐、發揮育人功能等方面具有獨特作用。

弘揚文化精神,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中華優秀文化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成長發展的深厚基礎,哲學社會科學又能利用學科優勢充分弘揚中華文化精神,進而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中華民族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勢。哲學社會科學中的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能夠綜合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挖掘和闡發,能夠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适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核心學科。

在新時代弘揚中華文化精神,應當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涵育中華民族共同的情感和理想追求,向世界展現中華文明深厚的底蘊。一是解讀文明燦爛的中國。不斷研究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二是解碼改革發展的中國。深入闡釋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和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挖掘中華文化精神内核,增強文化自信,打造中華文化品牌。三是解析命運與共的世界。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着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和方案,通過融通中外文化,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打造話語體系,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話語體系是一國文化軟實力的集中體現,深刻影響其主流意識形态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話語權的強弱。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對一定曆史發展階段的社會和民族文化傳統的反思和總結,具有鮮明的價值取向和主體意向性,具有意識形态性和科學性雙重屬性,蘊含有關是非曲直的判斷标準,聚焦國家發展和建設、人類社會走向等根本性問題,深刻影響着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塑造。堅持以中國傳統、中國實踐、中國問題作為學術話語建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系統地構建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彰顯中國價值是哲學社會科學的本職和責任。

推進話語體系建設,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共同發力,不斷強化國際傳播能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冷戰結束三十餘年來,西方學者始終主導着全球話語權,提出的“文明的沖突”“曆史的終結”等概念和話題在世界産生了廣泛的影響。近年來,國際輿論鬥争變得越來越複雜,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國際上發聲、掌握國際話語權的任務變得更緊迫、更有現實意義。因此,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建“一帶一路”等中國主張日益産生廣泛國際影響的背景下,哲學社會科學應當向世界講好中國的價值觀和大國擔當,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加快提高中國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國際知曉率和認同度,不斷提升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讓世界由了解“中國是什麼”“中國怎麼樣”,到關注“中國在想什麼”“中國在為世界做什麼”。

提供學理支撐,提升對外傳播水平

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需要全面提升對外傳播水平,這就要求哲學社會科學提供堅實的學理支撐。國家整體形象、社會主流話語和為世界貢獻的中國方案都與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的提煉和表達密不可分。對國外受衆來說,任何“外來性”知識都要與自身的認知系統融合後才可能引發“内生性”的認知革新。哲學社會科學能夠展示思想和理論的力量,綜合運用傳播學、心理學、曆史學、教育學等學科知識和比較、歸納、演繹、因素分析等方法,通過探索采用貼近不同區域、不同國家、不同群體受衆的精準傳播方式,推進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全球性表達、區域性表達、分衆化表達,增強國際傳播的親和力和實效性。

提升對外傳播水平,就要不斷推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和創新,在加強對外推廣的基礎上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需要融通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文化、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優秀資源,既要立足本國實際,又要開門搞研究,堅持哲學社會科學的批判精神,吸收借鑒有益的理論觀點和學術成果,在博采衆長中形成中國學術的大視野、大情懷、大格局、大擔當;需要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提煉解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影響的标識性學術概念,打造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傳播和引領中國倡導的價值與理念;需要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在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升華的基礎上,促進學術研究中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統一,從本體論和認識論的角度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方法。

發揮育人功能,培育國際傳播人才

哲學社會科學承擔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發揮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在培育國際傳播人才、營造人才成長環境、增進人才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哲學社會科學能夠為學生的人文素養奠基,幫助學生自覺主動地形成對自身和世界的正确認知,從容處理自身與自然、社會和世界的關系,養成合理的思想方式、獨立的思維品格,提升溝通交流和理解包容的能力。要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就要盡快提升高層次外向型人才數量和儲備。哲學社會科學需要培養大批具有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則、專業水平良好的優秀人才。隻有培養了解和掌握國際文化差異、國際市場規則和海外營銷策略等方面知識的人才,建強适應新時代國際傳播需要的專門人才隊伍,才能廣泛宣介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為此,高校要實施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戰略,構築學生、學術、學科一體的綜合發展體系,培養有中國情懷、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的,能夠主動參與全球治理的複合型人才。通過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和後備人才培養,系統推進招生選拔、培養理念、培養方案、課程教材、師資隊伍和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為開展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對外教育援助、漢語國際教育,以及共建“一帶一路”等源源不斷地提供對外翻譯、媒體傳播、國際貿易、對外漢語傳播等方面優秀人才。最終,使廣大青年形成正确的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具備深厚的文化自信,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作者:宋強,系東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副研究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