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脾氣,但有些人的脾氣大的厲害,令人恐懼,很緊張、害怕,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危險。
尤其對害怕批評和指責的人來說,遇到脾氣大的人很可能會産生攻擊性,人都有攻擊性。
脾氣高産于一類人群和某些情況,下面具體闡述下。
一、高強度勞動者,高頻率勞動者,總得來說是高壓人群,易發脾氣
高強度勞動者,比如體力勞動,或醫生、警察,高頻率勞動者,比如中級、高級管理者,總之,事情多而急的情況下,這類人群脾氣必定急,這是受外力影響的激素分泌産生的脾氣。
二、缺乏安全感、恐懼、緊張、焦慮的人,脾氣大
孕産婦脾氣大,因為懷孕和正常生活比,是人生極少經曆的情況,陌生的身體機能,容易誘發脾氣。
受傳統觀念影響,女人對男人出軌,以及男人對女人出軌,産生不安全感,失去配偶的風險時,脾氣大。
通過認知提高,可以有效降低脾氣,提高格局,運籌帷幄
脾氣是種情緒,當事情不可控時,脾氣就來了,人們的焦慮也是源于對很多事情的不能掌控,而無常和不可掌控是生活的常态,把握大的方面,和長久的利益,就不會被眼前的矛盾左右了自己和命運。
脾氣是一種形式的攻擊性,如果完全壓抑攻擊性會導緻對自身的攻擊,而産生功能失調、統感失調等産生心理問題,所以适當的發洩脾氣和轉移和有效的轉移注意力是對的,也就是人要學會發脾氣,學會生氣,不然會産生心理疾病。
每個人性格不同,脾氣不是用來比較和壓制的,是用來疏導的
經常很多親密關系的人,鄙視和壓制對方情緒,嘲笑别人的情緒,就像嫌棄别人醜,是不尊重,甚至被理解為三觀不合,那麼脾氣和三觀有什麼關系?
兩個方面,一種是行為習慣的脾氣,一種是認知觀念的脾氣。
三觀是有認知的上限和下限,脾氣也是通過認知而表現出來的,說白了都跟認知有一定關系,但脾氣是形式,三觀是統稱的面。
所以在别急着定義三觀,先把需求和認知拿出來溝通一下,再讨論三觀。
比如:孩子沒有完成作業,被老師批評 有的家長采用打罵教訓孩子的方式讓孩子漲記性,有的疏導鼓勵孩子,同時起到批評教育的作用。
打罵方式或疏導鼓勵都可能是沿襲了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但打罵更傾向于認知狹隘,也就是發洩了自己,教育的目的沒有達到。
教育的目的不是簡單的長記性,而是讓孩子懂得沒完成作業的危害,已經如何自律,而打罵并沒有讓孩子懂這些,隻是讓孩子知道别惹父母,如果不能正确的認知自己所犯的錯誤,會導緻下次還飯,以及犯錯的隐蔽性,也就是隐瞞和撒謊。
比如:男人要不要陪老婆,什麼時間陪,男人和女人的需求和區别是什麼,如何統一協調。
比如:男主外、女主内等等,都可以拿出來讨論,看看是認知層面的問題,還是行為習慣的問題,再談三觀。
結語
如果能理智的看待自己的錯誤,并柔和的對待自己,慢慢也就會柔和的對待他人以及孩子。
他人和孩子如同一面鏡子,尤其是親密關系的人,映照出自己的樣子,僞裝不來,疏導脾氣從善待自己且相信周圍人也會善待自己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