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說王羲之是最厲害的書法

為什麼說王羲之是最厲害的書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4 20:57:35

在書法領域,蘇轼為宋四大書法家之首,曾寫過一首論書法的詩《次韻子由論書》,第一句就說我即使不擅長書法,但是,當今沒有比我更通曉書法之道的。這東坡居士是“宋四家”之一,他能不擅書法嗎?這分明是過度自謙,這别人看到心裡能舒服嘛,難怪他最心愛的女人、也最了解他的女人朝雲就說他“一肚子不合時宜”。

為什麼說王羲之是最厲害的書法(李世民為什麼極力推崇王羲之書法)1

影視劇照 蘇東坡

蘇•轼《次韻子由論書》
《次韻子由論書》宋•蘇轼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貌妍容有矉,璧美何妨橢。端壯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好之每自譏,不獨子亦頗。書成辄棄去,謬被旁人裹。體勢本闊落,結束入細麼。子詩亦見推,語重未敢荷。爾來又學射,力薄愁官笴。多好竟無成,不精安用夥。何當盡屏去,萬事付懶惰。吾聞古書法,守駿莫如跛。世俗筆苦驕,衆中強嵬騀。鐘張忽已遠,此語與時左。

我們重點分析最後六句,因為接下來這篇書法賞析文章就源自這幾句詩。

......吾聞古書法,守駿莫如跛。 世俗筆苦驕,衆中強嵬騀。鐘張忽已遠,此語與時左。

詩中最後這六句意思是說,古代有些名家之書,往往是“守駿莫如跛”,這裡從書法美的角度來解釋這句話,蘇轼的意思是說“要守住嚴正的筆陣,表現有力的筆勢,不如讓它帶點跛形亦即側勢。“欹’與‘正’是書法美學的範疇。“守駿莫如跛”這一觀點的提出,的确給後人六書法美的欣賞提高了理論支撐。“跛”,應該是跛足、跛形,也就欹斜傾側。這種風格美主要表現于結體,但關鍵還在于用筆,即應具有遒勁的骨力。“守駿”的“駿”,其含義是豐饒的,可理解為與欹斜相對的正直;還可理解為駿健的骨力;又可理解為速度的“駿發”先論政側與正直的關系。

為什麼說王羲之是最厲害的書法(李世民為什麼極力推崇王羲之書法)2

書聖王羲之像

唐太宗李世民為《晉書》所寫的《王羲之傳論》中,贊頌了王書的“勢如斜而反直”,此語或被引作“勢似欹而反正”,李世民是王羲之的忠實鐵粉,他極力推崇王羲之書法,在李世民看來,王右軍書勢是“如斜反直”、“似欹反正”的極則。在王羲之遺存的書法作品中,結體和章法“欹’與‘正’應用及廣,如王羲之行書《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

為什麼說王羲之是最厲害的書法(李世民為什麼極力推崇王羲之書法)3

王羲之《孔侍中帖》

第一個“九”字,隻有兩筆,卻表現出欹側欲飛的神态。橫式露鋒入筆,急轉直下,行筆順勢往左下撇處,妙就妙在王羲之不是甩出去,而是呼應入筆的勢複歸橫狀,收筆急停,末端出現上翹的,從筆勢上看進入下一筆的書寫。然出乎意料的是,第二筆并不是順勢露鋒起筆,而是重新落筆藏鋒起筆,寫到最後不是上挑出勾,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折峰往左下勾出,并且勾是向左上勾出,呼應入筆,下端左低右高,再加上這兩條曲線的巧妙組合,使整個字充滿動勢。就這一個“九”字已讓我們歎為觀止!

為什麼說王羲之是最厲害的書法(李世民為什麼極力推崇王羲之書法)4

再看“報”字,似正而實欹,兩半還是左高右低,已沒有“絲毫不差的相似之點”。第二行第一個“孔”字,左半向右傾斜欲倒之勢,右面的豎彎鈎也似乎在向右倒,但下部的拐彎平實有力,使這一筆畫起了“牆壁”的作用,頂住了左旁向右倒的力量,表現出“似欹反正”的特色。

再如該行最後的“不”字,一般寫不字是最易寫平衡的,而“書聖”不與人同,橫撇和豎用筆粗壯,而右側點輕且小,打破了平衡。看王羲之如何處理,書聖寫這一“點”卻不但有“側”勢,而且點得很下,使整個字就不平正了。原因就在于,這一點的“側”勢,又起了支撐的作用。

為什麼說王羲之是最厲害的書法(李世民為什麼極力推崇王羲之書法)5

王羲之《喪亂帖》

在王羲之諸帖中,《喪亂帖》無論是單字結體,還是整篇章法,多字帶側勢(如“離”、“茶”、“追”、“慕”、“飽”等字向左側,“摧”字向右側),而且每一行都不同程度地向左側,然而結體、章法又顯示出“似欹反正”的效果。王羲之這種結體和章法的美,揭開了中國書法史上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一頁。

為什麼說王羲之是最厲害的書法(李世民為什麼極力推崇王羲之書法)6

王羲之《頻有哀禍帖》

從書學鑒賞、批評史看,“似斜反直”或“似欹反正”的結體、章法态勢,主要是從王羲之書勢中抽象出來的。它的哲理性,在于以極簡練的語言深刻地概括了“斜”與“直”、“欹”與“正”兩極相通的辯證關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