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戒定慧是大乘還是小乘

戒定慧是大乘還是小乘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09:54:27

——當前教育向佛學思想的借鑒與思考

郭連偉

佛教是至善教育。古代寺院是國家重要的學習機構,有很多文人志士在這裡熏修經典,閱讀書籍,傳承并發展了中國特有的文化。對推動中華文明的進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戒定慧是佛學思想骨幹核心,即三學。也就是說要想達到大徹大悟佛慧頓開的境界,戒定慧是必需遵循的途徑。

戒就是指清規戒律,是防止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面的過失(戒律是根除煩惱的措施);定就是内心處于平靜、安定、專一的一種狀态(大文豪蘇東坡曾用“八面威風吹不動”來形容定的境界);慧就是智慧(佛教認為能夠圓滿涅槃的一種境界)

在三學中,戒和定是獲得大智慧的必要手段,他們是次第關系。即,隻有嚴格持戒才能定,有定才能獲得智慧。

當我們了解上述佛學思想後,能否對當前教育有所借鑒和啟迪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人從教三十多年,見證了許多孩子的成長曆程。我認為孩子們學習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獲得智慧的過程,那麼孩子們在尋求智慧途徑中,有必要适當的“持戒、修定”。

孩子們的持戒當然不是寺院裡的清規戒律,而是自律。如在小學階段能否嚴格遵循科學的作息時間,課堂上能否管好自己的這雙手,保持良好的坐姿等等。如中學階段能否友好的與人相處懂得相互尊重。能否克制運用電子設備的時間,以及選擇健康有意義的内容。不要過早的糾纏到異性情感之中等等。

孩子們的俢定就是能夠安心進入學習狀态,動時朝氣蓬勃,學時安安靜靜心無旁骛,隻有進入這樣的狀态才能大大的提高學習效率。

特級教師王金戰老師在《學習沒有那麼難》一書中所述:每個孩子在學習上都有巨大的潛能,開發這樣的潛能就是讓其全力以赴投入到學習之中。這就是長期保持學習定力的一種境界吧。

如果前者“持戒”沒有做好,孩子們就不能安心去學習,就會擾亂良好學習狀态。其表現為坐在凳子上就困倦,拿起書本就厭倦。其實就智商而言,絕大多數孩子都可以成為有用人才,就是因為“持戒修定”功課沒有做好,而一生平庸,實在可惜。

我觀察過很多學業有成的孩子共同特點,在需要學習時能夠果斷放下手中的事物,安靜自主投入到學習之中。

戒定慧是入學的法門,是教育要遵循的規律。把握這一規律學校才能知道我們教什麼怎樣去教,家長管什麼怎樣去管。

教育容不得花拳繡腿,就應該踏踏實實先把“戒定”功課做好,然後才能達到學校家長期待的成績。

我了解一位小學老教師,她在一年級入學頭一兩個月很少講課本知識,而是每天要求學生保持安靜,強調坐姿,長時間靜坐,班級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這位教師并沒有運用,當前教科研浮誇的某些教學手段,隻是讓孩子們的心安靜下來,就已經走在教學成功的路上了。

如果學校違背“戒定慧”次第規律,就會進入老師教的累,學生學的煩這樣惡性循環當中。如果家庭違背這一規律,即使把孩子送到各種補習班也無濟于事。

浮躁的世界,人心難以沉靜,落實“戒定慧”三學任重道遠,當前教育亂象百出,吾将繼續努力,同社會有識之士回歸教育的本真。

吉林省德惠市五台鄉中心小學郭連偉2021.01.23

戒定慧是大乘還是小乘(戒定慧)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