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的變遷
成宇
今天我們聊一聊“福”字的字形演變及它的字義。有人說“福”就是“一口田,衣祿全”,意思就是有吃有穿就是福。如果把它作為個人對“福”的認識并無不可,但作為對“福”的文字解讀,卻值得商榷。解讀文字不能簡單地以其現在的字形作為依據,而應該從它的初文極其字形演變來分析。首先看一下“福”的字形演變。
在甲骨文中,“福”左上角是示蔔旁,代表祭祀;右上角是甲骨文的“又”字,代表巫師祭祀的動作;中間是“酉”,代表酒壇;最下面是托舉“酒”的兩隻手;從字形分析來看,其本義是用美酒祭神以祈求安康。篆書中把“酉”寫成“福”字的右半部分, “福”則由會意字變成了形聲字。
祭祀祈求安康,是“福”的本義,是動詞。在此基礎上,又衍生出“賜福、保佑”的詞義,《左傳·莊公十年》中說:“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還有形容詞“幸運的、理想的”意思,如“福地”“福相”;而我們最常用到是它的名詞詞義,那就是“幸福”。
什麼是“幸福”?範偉那句台詞“我餓了, 别人手裡拿個包子, 他比我幸福”,也許這是對“福”最為直觀的解釋。古代典籍中也有各種解讀,《尚書·洪範》說:“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甯,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韓非子·解老》說:“全壽富貴之謂福。”這些解釋是對“福”的内涵的解讀,而《荀子·天論》中的“順其類者謂之福”,則是對緻福方式解釋,那就是順應天地自然的規律,使人類獲得安康。
說到“福”字,不得不提到康熙皇帝。康熙酷愛書法,他為祖母孝莊皇太後禦筆題寫的“福”字被稱為“天下第一福”,至今保留在——恭王府秘雲洞内。相傳孝莊皇太後壽誕前夕,忽得重病,禦醫束手。康熙于是齋戒沐浴書寫“福”字為祖母祈福。孝莊得到這個“福”字,居然病愈,于是民間盛傳此“福”為“天賜鴻福”。這個“福”字有什麼奇特之處呢?原來康熙皇帝在書寫這個“福”字的時候,巧妙利用漢字的形體特點暗含了“多子、多才(财)、多田、多壽、多福”之意。我們先欣賞一下這個“福”字:
從字形中我們不難看出“多子、多财、多田、多福”之意,那“多壽”又從何而來呢?一般書寫“福”字以豐腴飽滿為宜,而康熙皇帝的“福”字,則比較瘦長,而“瘦”的諧音為“壽”,這就是“多壽”。
“福”是我們共同的願望;而這一願望的實現,一方面要靠我們的雙手去創造,另一方面則需要我們牢記荀子“順其類者謂之福”的古訓。
關于“福”字的變遷及其内涵今天我們就聊到這裡,“福”字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且看下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