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黨的十八大以來,栖霞區牢記初心擔使命、奮勇争先開新局,全區經濟發展動能不斷增強,轉型發展成績可圈可點,城鄉面貌日新月異,鄉村振興展開多彩畫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
非凡十年,栖霞區實現曆史巨變。一個個基層社會治理的個案“盆景”,正在成為可推廣的善治“風景”。落後的城鄉面貌經過十年涅槃,已繪就出繁華都市與美麗鄉村共融的美好畫卷。為沉浸式展現近十年來栖霞區的發展變遷,栖霞視點推出栖霞區“喜迎二十大 開啟新征程”媒體訪談系列報道,以巡禮式走訪“訪”出居民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時光流轉,歲月更叠。堯化這十年,是從城市郊區髒亂無序到全省宜居示範街區蝶變的十年;是從功能缺失、設施滞後到産城融合、宜業新城轉型的十年。
舊時光裡的姚坊門變身“家門口”宜居宜業的新城,堯化居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十年來片區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十年,堯化片區産業結構由過去以化工、建築為主的單一業态,轉變為集汽車貿易、科技環保、區域總部的大綜合;大型高端酒店白金漢爵、城北商業巨頭金地中心成為新地标;标準化項目入選國家級社會治理創新典型案例,志願服務積分存進“時間銀行”,形成基層治理“共治共建共享”堯化實踐;建成全省首批宜居示範街區,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全市精細化管理的典範……
堯化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永懷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堯化街道上下團結一心、鼓足幹勁、腳踏實地、開拓前行,始終保持昂揚奮發姿态,以務實的作風、奮進的擔當、必勝的信念,高質量建設好宜居宜業堯化新城,奮力在全市建設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市新征程中,譜寫好高質量發展的堯化篇章。
謀劃産城融合 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年來,堯化街道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兩心、四軸、三片區”發展規劃,謀劃産城融合,加快地區經濟穩固提升。地區生産總值從2012年的26億元發展到2021年的152億元。産業結構由過去以化工、建築為大主體的單一業态,發展到現在集汽車貿易、科技環保、區域總部的大綜合,形成産業集聚效應。
堯化把握科技環保領域新業态、新技術發展機遇,吸引産業鍊上下遊企業落地發展,打造行業交流合作平台。“街道組織行業協會和堯化商會洽談交流,促使業内企業發揮自身在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優勢,達成商務合作,實現互惠互利。”南京博知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以環境治理、設備制造為主的科技型企業,該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王永對街道幫助企業抱團發展深有感觸。
目前,堯化建成聚寶山移動産業園、小廟山恒生科技園、太平山保供産業園,金茂國際中心、恒生科技園、堯智彙科技園等科創載體,在叠代升級大潮下,争分奪秒快速“生長”,幫助更多“創新種子”長成“産業大樹”。
謀劃産城融合,需要适配的“硬”物資和“軟”環境。堯化建立街道總部經濟企業、規模企業和重點企業信息庫,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優化地區營商環境。“酒店開業後遇到疫情,街道從政策上給予幫助、從業務上給予對口指導、在防疫上幫助解決諸多困難,給我們創造了非常優質的營商環境。”南京白金漢爵大酒店執行董事長蔣福平介紹。如今,白金漢爵大酒店、金地廣場、金茂國際中心等已經成為堯化的新地标,區域配套不斷提檔升級。
城市精細化建管 賦能美麗宜居
十年來,堯化街道推進城市精細化建管。昔日的姚坊門被視為“城郊接合部”,除了保障房就是一些企業職工大院。如今,随着全省宜居街區試點建設完成,“三道合一”的紅色步道在整個街區擴增至10.2公裡,串聯所有小區、街角公園、生活鄰裡中心等,形成一個“大圈”,結合小區内串聯單元樓、活動場地的“小圈”步道,串起城市慢行空間。
沿着“大圈”,居民步行15分鐘内,即可享受太平山公園、小廟山公園、新城公園、老街記憶公園等優美的公園環境,以及便利的生活、醫療等服務。随着公共服務供給力度不斷加大,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解決看病、養老、鍛煉、文化休閑等生活需求,等于創造了一個宜居的“15分鐘生活圈”。
街道還對14個2000年前後建成的老舊小區和“三供一業”移交的廠居小區進行整治改造,總面積達71.8萬平方米,增強轄區9753戶26209位居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建成月桂園小學、三元幼兒園等3所學校,新增3420個學位。今年底,地鐵七号線将開通運行,居民出行将更加便捷。
在全市率先進行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提高居民參與積極性;數據中心“最強大腦”全程精準化管理;開辟“市場化”路徑讓垃圾分類更專業……一項項敢為人先的舉措,助力打造垃圾分類“堯化樣本”。2019年,堯化建成全市第一個撤桶建站小區,今年又建成全市第一個民居自治管理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現二次引領。
建設标準化體系 讓“盆景”變“風景
十年來,堯化街道創成服務标準化品牌。“堯化圍繞基層黨建、政務服務、民生保障等六個方面,推動10個基層社會治理改革創新項目的系統集成和提檔升級。”該街道改革辦副主任謝靜介紹,街道通過引入标準化原理和方法,将基層改革探索的“盆景”,突破時空局限,成為可複制可推廣的“風景”,讓改革經驗“處處開花”。
堯化街道城鄉二元結構突出、轉型發展極具代表性。2012年起,街道陸續啟動全科政務服務、全要素網格、不見面審批(服務)等基層治理集成改革項目試點,3個标準化系列項目入選國家級社會治理創新典型案例。“2019年,街道升級全域智能指揮中心,将各業務系統與街道信息化平台實現一鍵互通、一站管理,‘智慧大腦’助力基層治理再上台階。”謝靜說。
“時間銀行”志願者張玉虎奔走在養老服務第一線,十多年來,“時間賬戶”裡的“愛心數字”已無法估量。被志願者悉心照料的90歲老人曹秀錦說,她住在這裡30多年,在養老中心吃飯3塊錢一頓,四菜一湯,還有志願者上門洗衣服、量血壓,陪她聊天,生活很幸福。
在标準化體系建設中,堯化創成老黨員工作室和全科政務、居家養老、時間銀行、綜合執法等基層治理創新品牌。7783名來自老黨員工作室、“家住堯化”青年志願聯盟、居民先鋒服務隊等的志願者,在疫情防控、文明典範城市建設和網格化服務中積極響應,挺身而出,形成基層治理“共治共建共享”的堯化實踐。
新城崛起 堯化可期
經過十年的發展建設,堯化已經成為居民廣泛認可的宜居街區、宜業新城。“接下來,堯化街道将繼續秉持黨建引領、人民至上的信念,堅持守正創新、奮發有為的理念,保持‘腳踏實地、埋頭實幹、務求實效’的作風,把堯化建設成發展繁榮、社會文明、平安有序、鄰裡和諧的堯化新城,讓廣大居民有更多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王永懷說。
來源:栖霞視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