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習慣培養訓練營。我是你的習慣培養教練,蔣紅。
上一講,我們分享了如何培養整理家務的習慣。今天我們來看第二個故事:沒時間學英語?
— 01 —
故事背景
在某零件制造廠會計部門工作的順溜,為了考上美國CPA,所以認為提高英語水平十分重要。
不過,順溜的工作很忙,一星期總有兩三天晚上十一點以後才到家。
而且,他經常與同事一起參加聚會,就算訂好學英語的時間表,也很難堅持。
事實上,順溜半年前就曾經試過每天學習一小時英語。
第一周進行得還算順利,但是到了第二周,工作就開始忙碌了,順溜每天都很晚才回家,完全無法學習。
雖然第三周用功了兩天,但是學習節奏完全被打亂了,到了第四周,計劃隻好宣告失敗了。
在這麼忙碌的狀況下,想學好英文真的很困難。
順溜也認為确實很難。不過,取得美國CPA 資格是他早在三年前就設定好的個人工作目标,連主管都開始關心他什麼時候才要參加考試。
為了将來升遷,也為了提高在公司的考核成績,順溜下定決心一定要培養學習英文的習慣。
— 02 —
習慣建議
檢查完順溜的生活之後發現,由于他的任何安排都是不确定的,所以可以說不穩定期是最關鍵的。
工作上有變動,安排的事務也充滿不确定性。
對于順溜這樣的人,要設定“例外規則”才能應對行動的變動性。
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累積每天的行動。
因此,要靈活運用例外規則,減少不學習的日子。
還有,由于學英文的目的是考美國大學 CPA,所以順溜決定向專家請教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 03 —
習慣計劃
具體操作:
一、度過反抗期(第 1 天~第 7 天)
順溜事先通過網絡搜集了考 CPA 的英文學習信息,并買了相應的教材。
他的目标是利用這份教材認真地學習。最開始的“嬰兒學步”階段,他為自己設定了一天隻讀一頁的計劃。
為了避免太過麻煩的記錄方式,他在教科書上貼了一張為期 30 天的記錄表,每天學習完就填上學習時間與讀過的頁數。
第1天:第一天學完一頁之後,因為“行動引擎”已經啟動,所以他又花 15 分鐘讀了三頁。
雖然 15 分鐘還覺得不夠,但是由于已經決定在反抗期時不過于勉強,所以就停止了。
這樣,順溜第二天内心反而更期盼用功。
順溜認為,在感覺稍嫌不足的狀态下停止,也是持續的訣竅之一。
第2天~第5天:第五天,順溜加班到很晚,晚上十一點才到家。
因為感覺很疲倦,他很想立刻上床睡覺。
不過,不管再怎麼累,就算是讀一分鐘也好,所以他還是打開了教科書。
沒想到竟然學得很順利,最終花了 15 分鐘讀完四頁。
第6天~第7天:就這樣,第七天時順溜已經能夠持續用功 30 分鐘。
接下來順溜終于進入他曾經失敗過的不穩定期了。
二、度過不穩定期(第 8 天~第 21 天)
進入不穩定期的順溜停止“嬰兒學步”的方法,把學習英文的門檻提高到每天學 30 分鐘。
基本的模式是每天回家後花 30 分鐘(計劃晚上十一點到十一點三十分)學習。
另外,有時候需要加班或參加聚會,所以必須拟定例外規則。
假設晚上十一點之後回家,如果是預先知道的安排,就在當天的午餐時間花十分鐘學習;
若是突發狀況,則回到“嬰兒學步”階段,至少要在回家的電車上或在家裡讀一頁書。
“持續開關”方面他選擇了“去除障礙”、“損益計算”、“對大衆宣布”等三項。
這時,他已經通過網絡花一千塊買了培訓資料。
第8天:第八天,他馬上對主管做出承諾:“一年後 TOEIC 要考八百分”“兩年後考上 CPA”。
這麼一來,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一下子全身也都充滿幹勁。
這一天他十點回到家,順利地從十一點開始學習了 30 分鐘。
第9天~第12天:第九天到第十二天順溜的工作進入忙碌期。
由于事先知道這幾天都會晚歸,所以順溜中午就迅速把中餐吃完,在辦公桌前學習了 30 分鐘。
在這段時間當中,順溜深刻地體會到規則的重要性。
以前,他被各種不同的狀況影響,行動的不确定性讓他落入自我厭惡的消極情緒中。
現在隻需簡單地事先設定規則,就能夠毫不勉強地持續行動。
第13天~第21天:第二十一天,順溜順利地完成了他的學習目标。
三、度過倦怠期(第 22 天~第 30 天)
終于來到最後的倦怠期,順溜對單調的教科書内容逐漸失去了興趣。
因此,他決定每周閱讀兩次莎士比亞的《麥克白》原文。
另外,他也決定一周請英文老師為他進行一次個人指導。
第22天:第二十二天,他開始閱讀從網絡書店訂購的《麥克白》原文版,開心地享受了兩小時閱讀時光。
順溜一周中有四天讀教科書,有兩天閱讀《麥克白》原文,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他确實感受到變化的效果。
第23天~第25天:第二十五天開始順溜安排了英語老師的指導課程。
他在課堂上請教老師如何面對學習的煩惱與障礙,也得到了老師的建議。
由于課程一周安排一次,所以自然地就能夠持續學習了。
第26天~第30天:就這樣,順溜順利地度過了三十天,現在他也考慮要挑戰第二階段的英文學習——聽力。
他已經巧妙地運用培養閱讀習慣的訣竅拟定好計劃了。
— 04 —
後記
總體而言,為了順利突破“習慣引力”的限制,所有的習慣都需要做周密的計劃,做計劃是為了消除模糊,提高行動的可行性。
因為大腦并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
如果沒有詳盡的計劃,大腦就會誤認為改變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而之前改變失敗的陰影總是籠罩在心頭,更讓我們難以邁開行動的步伐。
即便是我們憑借強大的意志力,邁開行動的步伐,也會因為步子太大,而堅持不到習慣養成的那一天就放棄了!
了解了習慣培養的三個階段和相應對策,你會發現,其實一開始的行動非常簡單,
可以說,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程度,每一個人都可以輕松完成。
就像之前我們所知道的那樣,習慣本質上來說是源于美好的感受。
隻有每一步都成功,才能産生美好的感受。
如果一開始都是失敗和挫折, 是不可能産生美好的感受的。
所以,我們在習慣設計的時候,本質上就是做情緒的設計。
讓每一步的行動,都能産生快樂的情緒。
很顯然,嬰兒起步的微習慣,是最好的策略! 你不需要花費很大力氣和意志力,就能改變!
實際上,真正的改變,往往很快樂!!!
今日所獲
最後,我們來小結一下。
今天我們通過一個學習英語的習慣培養案例,看到了即便一個人很忙,晚上工作到很晚回家,也是能養成學習英語的習慣。關鍵是我們要針對自己的情況,制定靈活的規則來應對變化,消除模糊,你就能看到計劃執行的可能性。
下一講,我們來看看月光族怎麼養成節儉儲蓄的習慣。
思考讨論
你是不是也有忙到沒時間學習的感覺,聽完這一講有什麼啟發? 歡迎留言與我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