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得知兄長劉備的消息後,便向曹操告别,怎知曹操不想失去這麼一個曠世奇才,經過一番努力,終于得到了曹操的允諾!于是,他便開啟了“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将”之路。
行至東嶺關,關羽因孔秀索要通關憑證把其殺了;至洛陽,手起刀落,斬了韓福、孟坦;至汜水關,殺了卞喜;之後,又斬了王植、秦琪。過了五關,斬了六将,關羽騎在馬上,向黃河那邊望去,大歎道:“吾非欲沿途殺人,奈事不得已也!曹公知之,必以吾為負恩之人矣!”。
此後,張遼飛馬傳書,追上關羽道:“因聞雲長斬關殺将,恐于路有阻,特差我傳谕各處關隘,任便放行!”此時,關羽恨不得找一個地縫鑽進去——曹公如此大義,而我呢?
從全文來看,過五關斬六将講得就是曹操與關羽的兄弟情深,而非贊揚關羽的“壯舉”。
實際上,關羽實現不了“過五關斬六将”,一關都很難過得去!古代的關隘雖沒有長城那樣堅不可摧,但也如銅牆鐵壁一般牢固,況且裡面還有大量的士兵把守;即便關羽功高蓋世,也插翅難飛。因此,我們要從關羽的世界走出來,看一看這個關隘與将士!
這五關代表了曹操的胸懷、關羽的狹隘。事不過三;關羽讓劉備把一顆男兒的熱血給帶走了,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自己的底線,也一次又一次地割去曹操的血肉。一次不知悔改,尚有可諒之處;二次也有情可原;三次、四次、五次呢?關羽已經把自己送到了深淵,再也沒有回頭之路了;這種錯誤是無法彌補的!反觀曹操,他知曉關羽“回家”心切,也知道這條返鄉之路的艱難,怎奈張遼的馬匹實在難以追上關羽的車隊!關羽這邊過關斬将;曹操那邊隻能一邊安撫衆将士,一邊讓張遼快馬加鞭。五關六将雖然很重要,但君子一諾千金;曹操知道諾言是什麼,隻能忍着心裡的苦痛,繼續追尋着關羽,繼續追尋着道義!
在此,曹操很難面對衆将士及六将的家屬,也沒有辦法去作太多解釋。多數人會認為曹操應該嚴懲關羽以給死去的将士一個安慰;當初不應該放虎歸山,而是當機立斷地除去關羽;或者,曹操在擒獲關羽時,意志堅定一點,也不會發生今天的事情了。但是,曹操那麼做,也不會有今天的曹操了!一個胸懷遠大的人,是不拘小節的,不會因為世俗的言論而改變自己偉大的思想!表面上,看似曹操不拘小節;實際上,他是一個沒有小節與大義的人,隻有一個博大的胸懷!
讀完“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将”後,我總覺得曹操做事情不講事而隻求仁義禮智信,越發地感覺曆史上曹操是非常地偉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