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曆史。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的重要内容,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特有的表達農業氣象條件的一套完整的時令系統。而古人之所以将春分後的這一節氣稱為“清明”,是由于“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明淨”的緣故。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産有着密切的關系。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清明相比于其他節日顯得有些特殊,因為隻有它兼具節日與節氣的雙重身份。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内均屬清明節。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标志,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先人的一種活動。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将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清明是如何從節氣變為節日的呢?
這和中國古代農曆三月上旬的另兩個祭祀節—上巳和寒食是分不開的 。
“上巳接寒食”,“改火清明後”
鄭轅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 》。
上巳和寒食這兩個節日的時間往往重疊,寒食和清明緊緊相連,寒食禁火三日,至清明才換新火。因此,上巳、寒食、清明三個節日的習俗,界限在唐代已不那麼清楚, 至宋代以後,便自然而然地合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别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隻吃涼的食品。
說到寒食節,有這樣一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介子推的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複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曆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讨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争功讨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隐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恸哭。裝殓時,從樹洞裡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将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發覺老柳樹複活,賜名“清明柳”,并以寒食後一天為清明,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勵自己勤政清明。
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清明節已經超出節氣的意義,具有極為豐富的内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掃墓習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清明節是中國三大鬼節之一。“鬼節”是悼念先人之節,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節日相對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于歸鄉掃墓。
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掃墓,以盡思時之敬。”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這樣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為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規模極盛。
作為鬼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死者的思念之情。
清明節屬于鬼節而通常不被冠以鬼節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親近者的亡魂,重在表達孝思親情。
另外兩個鬼節則連惡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撫鬼魂,不讓它們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地方也有清明節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舊俗就有在清明節舉行的專祭厲鬼的祭台會儀式,祭祀那些餓鬼、幽鬼孤魂,防止它們作亂。
清明節有哪些特殊的文化意義?
清明祭祖是中華文明禮儀的優良傳統。
從古至今,無論是公祭人文初祖,還是民祭已逝的親人、祖先;無論是國家祀典,還是民間的掃墓上墳,都在莊重地對先人、先祖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這種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年年輪回,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傳承了中華文明“禮儀”的祭祀文化,抒發了人們尊祖敬宗、慎終追遠、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宗法文明傳承史的國家。古人認為人死之後,靈魂和軀殼分離,軀殼腐爛消失,而靈魂卻會永生不朽。為了得到自小哺育、養育和教育自己已經去世的父母、祖輩、曆代列祖的保佑,故人們往往用供品,十分虔誠地去向祖先行禮,這種社會活動就是祭祀。
祭祀作為人類一種最重要的文化活動,不僅源遠流長,而且被看作是頭等重要的大事。
我們應該知道,國史和國家文明史的傳承,是靠個人和家庭的傳續來完成的,無個人和家庭的傳續,曆史将是蒼白的、抽象的,且是無人情味的。
逢年過節特别是清明的祭奠儀式是個體與曆史連接的精神臍帶,才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聖。清明時節對祖先“祭之以禮”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有機組成部分。
清明祭祖是中華民族尋根谒祖的心願滿足。人們之所以緬懷先人,祭祀祖先,是因為他們是自己的來源,他們的辛勞和奮鬥是我們繼續前行的起點,這是尊重生命與敬畏曆史的不絕之流。天下之人皆有本源,公民各有祖先,民族亦似同理。個體之祖先賴于血緣所系,民族之祖先顯于象征血緣。
雖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交融時代,“我是誰”的心靈追問的尋根意識仍不可避免,或招之聚于華夏,或去之散于五洲,公祭人文初祖或回家掃墓上墳谒祖,這種祭祀禮儀正好滿足了海内外華夏赤子的心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