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為什麼結束得這麼快?文章來源 | 懷左同學上一次和我爸媽一起看劇,追的是李幼斌主演的《亮劍》,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最近我們在追《狂飙》劇好看是一方面,另外一家人坐一起看電視的感覺,挺好,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狂飙為什麼結束得這麼快?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文章來源 | 懷左同學
上一次和我爸媽一起看劇,追的是李幼斌主演的《亮劍》,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最近我們在追《狂飙》。劇好看是一方面,另外一家人坐一起看電視的感覺,挺好。
這段時間我有了一種全新的感覺,就幸福的體驗,真的是多維度的。以前隻能看到某個方向,覺得過得特别好,做出很多成績才是幸福,現在看來,幸福其實一直在路上,很豐富,需要我們慢下來感受一番。
結合最近比較好的觀影體驗,聊聊追電視劇《狂飙》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1、在角色上,高啟強這個角色要比安欣好。前些天網上有很多段子,其中一個就是“擔心強哥,害怕他出事”。類似的段子出現在前些天高啟強在劇中“發育”的階段,雖然有戲谑成分,但可以看出大家對這個角色的喜愛。這裡我重點講一下,觀衆喜愛或者同情的,并不是後期成為惡人的高啟強,而是前期辛苦奮鬥的普通人高啟強,是同情一個底層普通人最後走向了惡。
高啟強剛開始展現的,是我們普通人生活的樣子。第一集他就被打了,通過他的叙述,我們看到了一個勤苦從事小生意照顧弟弟妹妹,但卻一直受欺負的人。代入進去,讓人有一種喘不上氣來的壓迫感,而他就在那樣的狀态下,奮力求生。觀衆一開始同情他,也是因為高啟強出身貧寒,生活給他的苦難實在太多太多。
過去電視中的很多壞人,是單一的缺乏變化的壞,而《狂飙》認真展示了高啟強的過去和現在,讓我們看到了變化,也看到了豐富性。少了非黑即白,多了豐富與複雜。上一個有點類似的人物形象,我認為是《人民的民義》中的祁同偉。
他們原本不那樣。
2、張譯的演技很好,這部劇中安欣也是重要主角,但安欣這個角色實在不怎麼樣。首先是口音怪怪的,有一種拿着強調的感覺,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那樣。其次安欣這個人物不夠真實、不接地氣,同時人物塑造的内在邏輯,我感覺是斷裂的。
在情節設定上,最開始公安局的正副局長,都是安欣的叔。我剛看的時候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設定,看兩集就明白了,不那樣安排,一根筋的安欣,應該活不過兩集。執拗就不說了,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關鍵很多次不聽指揮,擅自行動,每次都丢半條命,之後也沒受什麼批評。
當年李雲龍也是那麼幹的,要麼被撤職,要麼被旅長指着鼻子罵,要不是他能力真強,早不知道去哪裡了(當然也有誇張成分)。而到安欣這裡,更不合邏輯。他的行為、想法、觀念,還有後來對待感情的态度,如果讓我們強行解釋,也可以解釋通。但這裡就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無法引起觀衆的廣泛共鳴。
所以單純在角色對比上,安欣這個角色處于被壓制的狀态,許多時候,存在感真的一般。我相信一個優秀的演員,一看劇本就能看到那個角色魅力以及之後在觀衆心中激起的漣漪,所以不知道張譯接這個角色時,到底是什麼感覺。
3、太多精力放在高啟強這個角色身上,留給配角的空間确實就不多了。但很多配角,展現得也異常精彩,比如:高啟盛的陰狠、唐小龍唐小虎的流氓樣、瘋驢子的癫狂、陳書婷的大姐氣場……
也有幾個小問題,我也思考過。
第一,高啟強後來勢力那麼大,為什麼還一直重用唐家兄弟,明明那哥倆水平一般。這個聯系職場就能想明白,能力最強的那個,是老大的心腹嗎?
第二,陳書婷有腦子有能力,為什麼當時要嫁給高啟強?一個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踏進去,想抽離很難,所以她當時的處境,很難保證不被欺負;另外她看到了高啟強的能力、展現出的對孩子的關愛,更重要的是她感覺可以控制高啟強。
第三,高啟盛的推進有點快,但總體符合邏輯,他一直被性格推動,缺乏曆練。
第四,有個小細節,高啟強幹吃咖啡粉,說明他看重結果,看輕過程。
第五,唐小龍後來叫刀哥,難道是dog?瞎猜的,咱也不知道。
……
4、瑕不掩瑜,總體來看《狂飙》是一部很不錯的電視劇,也說明咱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同時真的是需要高質量的電視作品。當年的《亮劍》,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裡面的很多經典台詞我都可以脫口而出。好東西,我們真的可以看到。
真實的、變化的、豐富的、多元的内容,比單一的、僵化的、呆闆的、淺薄的内容好。希望以後的影視劇中,多一些前者,少一些後者。随着觀衆的接受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進一步增強,其實也是在倒逼各路主創團隊,催他們拿出更好的水平,展示更好的作品。《狂飙》前期宣傳,其實很少,但人們把它挖了出來,讓它火。
另外,好演員塑造的人物,真實而細膩,沒什麼演技的演員所展現的,是癡傻與矯揉造作。我說一個小配角,麻子。麻子出來戴罪立功,屢屢在被發現的邊緣遊走,那眼神、動作、神情,非常真實。
5、這部劇的時間跨度差不多有20多年,為什麼這麼長呢?一方面是展現人物的過去,另一方面其實可以聯系更大的背景,即我們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發揮比較優勢,之後很快就成為了世界工廠,GDP高速發展。但所有問題都是一體兩面的,夏天的陽光很烈,陰影也很濃。
發展的路上一定會出現問題,系統的修補也是階段性的,一切都在變化發展,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問題,同時也需要不同的應對辦法。電視劇中的高啟強,隻是一個個體,展現的也隻是一個小小切面,但是個體與時代聯系,可以看到更多。
前面我說過,我們同情高啟強,不是同情惡,而是同情一個普通人走向惡。當高啟強連賣魚都無法正常繼續時,他不得不四處投機,變得比惡更惡,成了京海最大的黑勢力。那我是不是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一下,如果他沒計謀沒膽量,也許早就被徐江幹掉了。
悲劇性,在不得已之中。
6、聊一個我有些感觸的小啟發。追劇到現在,張彪被抓了,楊建也早就被腐蝕了,可曾經的他們,都那麼意氣昂揚。看到這些有什麼感受嗎?我不展開細講了,大家可以自己琢磨一下。
想到的一點是:有時候,走得穩比走得快更重要。如果拉長時間線去看的話,很多問題就會有全然不同的答案。另外一種思維就是以終為始,想象最後的最想要的最健康的狀态,然後再去要求自己邁出的每一步。當然,這樣思考和要求很難,但很有意義。
我看到張彪在審問室崩潰時,我感慨萬千,不知道什麼感受,相信劇中的安欣,也非常不好受。人是複雜的,人是容易被環境影響的,人也是容易改變的,堅守,真得很難,能堅守下來的人,真了不起。
如果安欣這個角色,再多打磨打磨就更好了,雖然我知道,這樣的人……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