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貝兒。
每到歲末年初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讨論一個問題:一年你能存下來多少錢?
很多小夥伴都說,看着工資流水,也覺得自己賺的不算少。
但是一看銀行卡餘額,根本就沒有錢。
這不由得讓我們發出一個靈魂的拷問,錢呢?
在現在這個消費主義占據了大部分人的腦袋的時代,已經有一部分清醒的人大聲呐喊:
請克制消費、強制儲蓄、存錢買房!
這讓沉浸在購物快感中的年輕人稍微停頓下來,開始思考:強制儲蓄是什麼意思呢?
“儲蓄”的定義其實并不複雜,就是将我們暫時不用的、或者是節餘下來的收入,存入銀行或者其他的金融機構。
所謂的“強制儲蓄”,指的就是,每個月從所發工資拿出規定數額,存入銀行卡不能再動用,通過這種“強制性”的方式,讓自己存下來一筆錢。
在保值的同時,還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性。
其實“強制儲蓄”也是有經濟學原理做支撐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行為經濟學大神塞勒于 1985 年在研究人們的“非理性”消費行為時,提出了 Mental Accounting Theory(心理賬戶理論)。
理查德. 塞勒
在有能力賺錢的時候,拿出一部分錢存起來,應對随時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
光儲蓄還不行,還必須要長期堅持儲蓄。
強制儲蓄效應是通貨膨脹的社會經濟效應之一,是指在支出不變時由于物價上漲而 減少住戶部門的實際消費和儲蓄。
收入減去儲蓄等于可支配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強制儲蓄。
1. 做到堅持記賬,了解自己的錢花哪兒了;
2. 消費有計劃性,不盲目的追求物質需求;
3. 給自己一定的目标,每年或者每個月制定儲蓄計劃。
中國人是很有憂患意識的,有一個成語叫積谷防饑,意思是儲存糧食防備饑荒,也就是所謂的手有餘糧,心中不慌。
某種意義上來說,強制儲蓄就是一種對金錢的管理手段,通過行之有效的制度,對抗人性,最終達到有效儲蓄的目的。
這樣一來,我們的财富,就靠着這樣的方式積累了下來。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
“我不斷提醒自己,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不要等到下大雨去修屋頂。
在陽光燦爛的時候去修屋頂,真的到大風大雨的時候先躲一躲再說很重要。”
與其擔心風險來臨的時候,連一聲招呼都不打,不如現在修好自己的屋檐,然後為了目标舍命狂奔,風雨來臨時又奈你何?
我想,這就是強制儲蓄最大的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