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沖之發現了什麼數學知識?劉黎平祖沖之(429—500),字文遠祖籍河北涞水,為避戰亂,祖父祖昌帶着一家人遷至江南祖沖之就出生在建康(南京),除曾在鎮江、昆山工作幾年外,一生72年中有60多年在南京生活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祖沖之發現了什麼數學知識?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劉黎平
祖沖之(429—500),字文遠。祖籍河北涞水,為避戰亂,祖父祖昌帶着一家人遷至江南。祖沖之就出生在建康(南京),除曾在鎮江、昆山工作幾年外,一生72年中有60多年在南京生活。
祖沖之是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在漢以前,中國一般用三作為圓周率數值,即“周三徑一”。這在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時,誤差很大。祖沖之在劉徽創造的用“割圓術”求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基礎上,運用開密法,經過反複演算,求出圓周率為:3.1415927>π>3.1415926。這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确的數值,他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準确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第7位數字的人。直到1000多年後,這個紀錄才被歐洲人打破。
然而,這位世界級的“理工男”,也是一位文藝青年,閑來喜歡寫神話小說。
祖沖之有本短篇小說集《述異記》,講一些奇異的傳說。其中寫到一隻名叫“黃耳”的可愛獵狗,狗的主人是晉朝大名鼎鼎的文學家陸機。陸機住在洛陽,想給吳地的家人捎個信,信寫好後放在一隻竹筒裡,系在黃耳的脖子上。
黃耳就這麼出發了,它白天沿着驿站走,餓了到草叢裡抓小動物吃。碰上大江大河咋辦?黃耳就扮可愛,一邊耷拉着耳朵,一邊對着船主人搖尾巴。船主人覺得它很可愛,于是就招呼它上船。
黃耳跋山涉水,終于到了主人的老家。陸機家裡人打開竹筒,拿到了陸機的信,又寫了回信,托黃耳帶回去。黃耳把回信帶回洛陽時,已經過了半個月。而人類在那個時代往返洛陽和東吳之間,要五十天時間,“計人行五旬,而犬往還裁半月”。
《述異記》裡一則關于猴子的故事,譴責了人們濫殺野生動物的行為。話說江西有個小官吏名叫任考之,他組織民工砍伐樹木作為造船材料。忽然看見一棵大樹上有一隻猴子,就爬上樹去抓猴子,猴子比人要靈活,但這隻猴子懷孕了行動不便,而且此處不是森林,猴子在一棵孤零零的大樹上,無處可逃。
絕望時刻,猴子隻好向人類求情,它可憐巴巴地“以左手抱樹枝,右手撫腹”,等于告訴對方它懷孕了,放過它吧。然而,猴子媽媽的求饒并沒有喚起任考之的同情心,他把母猴揪下來,丢在地上弄死了。猴子死後,剖開腹部一看,裡面果然有個猴胎兒。
任考之虐殺猴子的行徑殘忍,後來受到了一個奇異的懲罰,他居然脫離了人類,變成了老虎,然後進入了深山,“因漸化為虎,毛爪悉生,聲音亦變,遂逸走入山,永失蹤迹”。
祖沖之用這樣一種文學處理的方式,一則諷刺任考之的本性像老虎一樣兇惡,完全沒有人性;二則借這種荒誕的方式,讓殘殺野生動物的人嘗一嘗做野生動物的滋味。
關于人類殺野生猴子而受到良心譴責,在《三國志》所引的“華陽國志”裡也有記載。蜀國名将鄧芝善射,他在涪陵一帶率兵時,看見有隻母猴抱着小猴在樹上攀爬,放箭射中了母猴,那隻小猴子拔出母猴身上箭,用樹葉塞住傷口。鄧芝受到了良心的譴責,扔下弓箭,歎息說自己該死。
從鄧芝的這則逸聞可以看出,那個時代人們不主張射殺正在孕育或者養育小崽的動物,這也與中國傳統上一貫的保護自然資源的精神是相吻合。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而在祖沖之的《述異記》裡人卻騙了鬼的錢财。話說南朝時候,有個叫王瑤的人死後,家裡招來一隻鬼。這鬼很喜歡惡作劇,在王瑤家裡“或歌嘯,或學人語”,鬧得很不安甯。更氣人的是,鬼還喜歡将糞土等污穢的東西投到人的飲食裡。
除了騷擾王瑤家,它還騷擾隔壁的庾家。庾姓主人很機智,他對鬼說,你用土石投我,我一點都不害怕;如果你拿錢投給我,我才會害怕。這鬼傻乎乎地信了,真的往庾家投錢,庾家使勁地喊:别投錢了,我好害怕。鬼就使勁地投錢,結果庾家還發了筆小财。
祖沖之的《述異記》對後世頗有影響,後來又出現了一些以“述異記”命名的書,也算是創了一種文體吧。
新史記
加載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