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凱裡風景?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原創稿,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貴州黔東南凱裡風景?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原創稿
漸行漸遠的歲月深處,我已聽不清内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寒風勾起往事,我的寂寞在搖曳。
遠去的風景,輕輕地,飄入我的夢中。
一直懷念小時候上山砍柴的歡樂時光。辛醜年大年初二的午後時分,這個長久占據我的夢成為了現實。
和兄嫂沿着稍寨一路乘車前行,一路山道通暢,一路高樓林立,汽車排成了長龍,家家紅聯映笑臉,10多分鐘的光景,便來到了兒時砍柴的賀家寨。
但凡晴好天日,回想每日做晚飯的時光,我們老家上瓦窯每家每戶會鑽出柴火燃燒的炊煙,在屋瓦上氤氲起淡藍的薄團,随着風兒曼舞遠去,每每午夜夢回之時,這樣的場景便曆曆在目揮之不去。
在農村大山裡的孩子,大都有上山砍柴的經曆。從中學時候起,因為家貧,一家7口隻有父親微薄的薪資支撐,為了節省開支和磨煉我們的意志,每到假日,父親便帶領我們兄妹5人上山砍柴,這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年,我14歲。
天麻麻亮時,背着自帶的幹糧,我們就要出發。經田間路、盤山道,過稍寨、沖垱、岩屋口、黃花沖等地,約2個小時的崎岖山路後到達砍柴的目的地。走到鄉間的小路上,踏着農人耕作的足迹,呼吸着田間新鮮的空氣,聞着泥土的芳香,聽着蛙鳴,聽着流水潺潺,心在高空放飛,完完全全融入這美景中……
一路上,拿着裝柴的“架架”和扁擔的人流不斷彙入。到了賀家寨、桐子園的林地邊,穿着各種不同顔色服裝的、不同年齡的砍柴人群便互不幹擾地散進林區。在這一片綠色田園,大自然的獨特風景中,靜靜聆聽,耳邊松濤陣陣,鳥鳴啁啾,遠離城市的喧嚣,遠離世俗的浮華,心,慢慢安靜下來。
這樣的時光苦并快樂着。因為路途遙遠,來回一趟需要8個小時左右,十分辛苦卻十分難忘,渴了,便掬一口甘甜的山泉,餓了,就在山上燒起自帶的粑粑,十分惬意。每當聞到山裡那“機油柴”“麻栗柴”的清香味道,砍柴時,運氣好時撿到大山裡特有的野生香菇、木耳、闆栗和猕猴桃等各種山珍,對于那個貧窮的年代,這便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
回程路上,因為不知道砍柴要找幹柴的竅門,20斤左右兩小捆柴的我,越挑越重,咬牙堅持約一個小時挑到岩屋口,兩個肩頭火辣辣地疼痛,像是已入皮肉裡。我接二連三地使勁歇氣,掉離砍柴的家人老遠。浪漫轉成了沮喪,最後還是二哥返回接我回家……
“你好!新年好!”的問候聲打斷我的思緒,三三兩兩的鄉民及前來訪友的朋友遠遠走來,臉上笑意盈盈,神清氣爽。
初二的陽光正好,層層疊疊的林中,陽光稀疏地滲下,在挺撥的樹幹中間行走,踩着松軟的金黃樹葉,領略大自然裡獨特的灑脫和孤傲。我們拿着柴刀,奔着再熟悉不過的“麻栗”“青杠”而去,偶見臨近農家升起的袅袅炊煙,和着雞鴨的鳴叫,給寂寥的山林增添了許多鬧熱,兄妹間相扶相攜的溫馨場景卻是值得珍惜的。
回望四周,鄰家走親訪友的笑聲由遠而近,脫貧後的幸福生活和喜悅,連同農家門上大紅的對聯,映襯得這個昔日人人避而遠之的小山村瞬間熱鬧喜慶起來。
山野幽寂,暮霭沉沉,一個小時後,我們滿載而歸。踏上了回程的路,心中卻莫名泛起一陣淡淡的鄉愁。
如今,小城已無居民上山砍柴這幅風景畫了。但那段生活和環境對一個少年的磨砺,是我心底揮之不去的記憶,值得永久珍藏。(子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