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鄉音無改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
當一個人背井離鄉多年,他不僅容貌衰老,心境與氣質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而這時候,唯一的回憶便成了方言。一切都變了,沒變的是鄉音,知道這裡是自己的故鄉。
鄉音:就是我們所說的方言
二.方言發展的現狀
在中國960萬平方千米土地上,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地方語言,而每個地方的方言都獨具特色,社不僅是我們的回憶,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是我們的瑰寶。
但我們可能會發現,随着社會的進程不斷發展,普通話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輕人不願意說方言。而且越來越多的方言被冠上了“土”的标簽,我們可能會感受到,自己的父輩們說的方言總是要比自己說的純正。而那些口音純正的家鄉人往往可能被他人嘲笑,嘲笑他們的同樣也包括自己的家鄉人。一些使用人數較少的方言甚至逐漸消失。
三、這些“濟甯方言”你知道多少?
1.夥家------好兄弟、好朋友的意思,有時候也做禮貌稱呼。
例句:哎夥家,你知道田黃在哪裡嗎?
2.儒了子-------形容一個人傻,腦子缺根筋
例句:你可真是個儒了子,那玩意能吃包!
3.幹月-------形容惡心,想吐的感覺
例句:你麻利的離我遠一點,我看見你就想幹月。
4.多咱--------詢問時間的疑問詞,類似于“什麼時候”
例句:你多咱領着我去一趟西伯利亞,咱去挖地蛋。
5.籠人-------騙人的意思
例句:我這麼相信你,你可不能籠人。
6.老絲兒------對長者或者專業技術人員的稱呼
例句:老絲兒,你能開慢點包,我有點暈車。
7.齁鹹--------形容食物特别鹹 沙甜------形容食物很甜 北苦:形容食物特别苦
例句:内家的鹽不要錢嗎,來你嘗嘗,齁鹹。
8.結了龜-------一種昆蟲,“知了”
例句:走咱去逮結了龜去,回來炸吃。
9.達達-------對爸爸的稱呼
例句:俺達達不讓我出門。
10.咧熊--------對事情的無奈,一種憤怒而又不得已放棄的語氣
例句:咧熊吧,明天我再也不領你去玩了。
11.癔症---------精神恍惚的狀态
例句:不航生子費覺,你又發生麼癔症。
12.莫亂(五竹子六獸)---------多動症的一種表現形式,形容一個人沒事胡找事幹
例句:你是不是莫亂,坐那裡老實的,行包?
13.格勒拜子-------膝蓋
例句:不行,我幾門不能出去打籃球了,格勒拜子疼。
14.綿綿呼子-------蝙蝠
例句:你聽佛了麼,這個新冠肺炎是有人吃綿綿呼子滴事。
15.餓狼珠子-------蜘蛛
例句:我滴親娘,将才一個大餓狼珠子爬我身上了,吓得我不輕。
16.分哥子--------硬币
例句:你有一塊錢的分哥子麼,我得坐公交車。
17.易子-----------肥皂
例句:你洗手也打打易子,别摸了摸了水就完
18.可了頭---------石頭、土塊
例句:今天遮地可累死我了,滿地的可了頭
19.茅子-----------廁所
例句:不行,我肚子忒疼了,得上一趟茅子
20.洪行------------夜晚的意思
例句:欠了洪行我費覺可早了,沒聽見什麼動靜喲
(當然方言很多,小編這裡僅整理了幾條,大家有知道的其他的,歡迎評論區留言)
四、尊重保護與理解
語言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方言作為中國民間的文化,依然具有自己深厚的底蘊。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的藝術。我們從小在方言的熏陶下長大,它伴随着我們的一生。它是遊子對故土的依戀,是永恒的牽連。方言不會消失,但我們應該尊重保護理解。方言的“土”從來都不是落後與老土,而是生命的根。
時過境遷,鬓毛已衰,鄉音難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