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一部日劇刷爆了幾乎每個社交網站。
這部劇名叫《風平浪靜的閑暇》,28歲的女主在職場上默默無聞地扮演老好人,無聲配合着同事、男友以及母親的所有要求。
“大島,我趕着下班,這份報表你能幫我做了嗎?”
嗯?有誰不趕着下班嗎?
——雖然觀衆心中都在吐槽,但我們的女主還是一口答應下來,吭哧吭哧一個人加班。
“小凪,我好想吃你做的豆芽菜哦!”
但我剛(幫别人)幹完活,現在好累哦。
——雖然想這麼說,但女主還是決定起身去給男友做飯。
在這部劇中,女主最擅長的就是看人臉色行事,絕口不提自己的真心話。這項絕活在日本被稱作“讀空氣”。
“讀空氣”(空気を読む),意思是察言觀色,做出符合當下場合的行動,反義詞是“把天給聊死”。
彈幕評論裡常見的KY,則是日語“不會讀空氣”(Kuuki Yomenai)的縮寫,常常被用來形容那些破壞氣氛、搞不清狀況的人,近義詞是“杠精”。
在日本,比“baka”(笨蛋)更頻繁的罵人話就是KY。
還有專門的網站提供“讀空氣”的培訓,教你在不同場合要如何說話辦事。
一款測試你會不會讀空氣的遊戲,更是風靡全日本。
——可見日本人有多重視“讀空氣”,也可見一個不會讀空氣的人,在日本這個社會生活得有多痛苦。
二
這麼一描述,好像“讀空氣”盡是糟粕,但事實上,“讀空氣”在絕大部分時候也是日本人經常被人誇贊的一個特點。
“讀空氣”,意味着體察環境和對方的情緒,通過觀察和推測,知曉對方需要什麼。日本數不盡的人性化設計都是“讀空氣”的産物。
比如,衛生間裡配有名為“音姬”的裝置,隻要一按按鈕,就可以發出輕柔的音樂聲,掩蓋上廁所時令人尴尬的聲響。
再比如,機場工作人員會将行李箱按顔色歸類,讓乘客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行李。
試衣間裡放有塑料袋,讓顧客在試穿衣服時套在頭上,避免布料弄花精緻的妝面……
這些貼心的服務,都是“讀空氣”的積極一面。
文章轉自網絡,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