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晶矽光伏産業是什麼

晶矽光伏産業是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4 19:22:23

晶矽光伏産業是什麼(多晶矽激烈博弈)1

似乎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江蘇陽光對多晶矽産業的雄心。12月8日,以紡織品為主業的江蘇陽光發布公告稱,原計劃在内蒙古包頭投資200億的多晶矽等光伏項目無法落地,拟将實施地點改為甯夏石嘴山。

這是江蘇陽光第二次燃起對光伏的熱情。早在16年前,江蘇陽光就曾布局光伏産業鍊的多晶矽市場,但最終铩羽而歸。

如今,跨界擠入多晶矽行業的遠非江蘇陽光,高達幾千億的資本正瞄準多晶矽,競相湧入。

在一個來月的時間裡,僅僅大全能源一家企業就簽訂了3000億元的大單;而多晶矽行業裡的三家龍頭企業,簽單金額高達8000億元;如果再加上其他兩三家龍頭企業,則簽約金額超過1萬億元。

在光伏建設的熱潮中,多晶矽的價格迎來史無前例的大漲,矽料産能逐步被鎖定,新老玩家們重金入局,參與這場豪賭。

然而,市場風雲突變。從12月初開始,一直到12月中下旬,光伏産業鍊的多個環節陡然發生變化,矽料、矽片等價格開始下滑。多晶矽跌跌不休,甚至“雪崩”的傳言出現在市場上,這直接影響到投資者信心。12月23日,A股光伏闆塊的股價延續多日來的調整,多隻個股出現大幅下跌。

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多晶矽的價格究竟将何去何從?

随着各路資本的湧入,由此或将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

砸下數千億争搶大蛋糕

12月8日,主營毛紡業務的江蘇陽光(600220)發布公告稱,原計劃在内蒙古包頭投資200億建設的光伏項目終止,拟将項目實施地點改為甯夏石嘴山。

今年4月,江蘇陽光公司與内蒙古包頭市簽訂了投資作協議,建設10萬噸多晶矽、10GW單晶拉棒(包括切片)、10GW電池片及組件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

因産業政策、地方政策和當地實際情況等有關客觀因素,江蘇陽光公司投資所需條件在包頭不能盡快實現,無法立即開展項目,于是決定将項目地重新選在甯夏石嘴山。12月8日公告顯示,拟由全資子公司甯夏澄安與甯夏石嘴山市簽訂《合作協議》,在甯夏石嘴山經開區規劃建設年産10萬噸高純多晶矽項目和年産10GW拉晶切片、10GW電池片和10GW組件項目。

江蘇陽光拟先行投資建設年産5萬噸高純多晶矽項目,項目投資金額約50億元。該項目預計2023年上半年開工,工程建設期1.5年,投産後第二年達産。目前,甯夏澄安已取得前期政府備案審批文件,新項目用地目前使用方式為租賃。

值得關注的是,早在2006年,江蘇陽光曾設立子公司甯夏陽光矽業有限公司開展多晶矽業務。後因多晶矽市場低迷,其子公司甯夏陽光矽業有限公司進行破産清算,退出了多晶矽市場。

目前江蘇陽光主營業務主要為呢絨面料的生産和銷售,公司屬于跨界布局光伏産業。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江蘇陽光貨币資金4.02億元,總資産50.36億元,淨資産21.53億。

從公司資産角度看,一個總資産50億元的企業想玩轉200億元的項目,而且是大尺度的跨界,這勢必将對江蘇陽光的技術、資金等形成巨大的考驗。

對此,甚至連江蘇陽光都稱,本次投資額遠高于目前公司賬面資金水平,可能會對公司現金流、償債能力造成壓力,存在因為資金籌措影響建設進度、終止等風險。

而且,從12月初開始,多晶矽料價格出現下滑,從30多萬元/噸降至不到29萬元/噸,這一次江蘇陽光似乎又有些不合時勢。

2022年以來,衆多資本玩家湧入光伏賽道。一方面,行業老玩家擴産的步伐在逐步加大;另一方面,一些行業新手也宣布進軍多晶矽領域。

在行業老玩家陣營,以通威股份為例,其2022年及之後的新增産能包括包頭通威二期5萬噸、樂山市20萬噸、包頭20萬噸、雲南保山20萬噸,合計新增産能高達65萬噸。

協鑫科技的産能不僅巨大,而且在技術上也是力推顆粒矽技術。一方面,協鑫科技在江蘇、四川的産能在有條不紊地擴産之中,2022年7月22日,協鑫科技四川樂山10萬噸級顆粒矽項目首條生産線正式投運。另一方面,在新建産能方面,協鑫科技布局的有包頭30萬噸顆粒矽、内蒙古烏海20萬噸顆粒矽、呼和浩特10萬噸顆粒矽。

協鑫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預計到明年底,協鑫科技實際形成的産能有望高達70萬噸。

2022年3月18日,東方希望集團甯夏晶體新能源材料項目啟動儀式在石嘴山市分會場舉行,項目總投資約1500億元,其中一期項目規劃建設年産12.5萬噸多晶矽、14.5萬噸工業矽等,最終将建成年産40萬噸高純晶矽、49萬噸工業矽以及單晶、矽片、電池片、電池組件的上下遊一體化全産業鍊項目。

目前,東方希望集團投資150億元的一期多晶矽配套工業矽項目正在緊密施工中,已基本完成土建施工,并進行設備安裝,預計2023年6月份進入試生産階段。

除了這40萬噸新建産能之外,東方希望還新建了内蒙古烏海6.25萬噸生産線及原有項目擴産6萬噸,僅2022年以來,東方希望新增産能超過50萬噸,加上該公司原有産能,其産能潛力預計在60萬噸—70萬噸。

除此之外,還有新特能源新增産能20萬噸、大全能源近兩年新增産能20萬噸等。僅僅上述行業老玩家的新增産能接近250萬噸,投資金額高達數千億元。

而新入局的企業裡,其中既包括江蘇陽光這樣多年未曾涉足多晶矽産業的跨界新手,也包括一些光伏産業鍊下遊的企業向上遊的多晶矽料布局。

作為新能源賽道的老手,天合光能一出手就是新建15萬噸多晶矽産能。2022年6月17日,天合光能公告稱,計劃在西甯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新能源産業園項目,投資額高達數百億元,包括年産30萬噸工業矽、年産15萬噸高純多晶矽、年産35GW單晶矽等生産線,第一階段計劃明年底前完成,第二階段預計2025年底建成。

另一家新能源企業阿特斯的目标是新建20萬噸多晶矽産能。8月10日,阿特斯公告稱,計劃在2027年底前,在青海海東零碳産業園區投資600億元,建設年産20萬噸高純多晶矽以及年産10GW組件的一體化光伏制造産業基地,其中,拟在2022年底建設一個年産約5萬噸的高純多晶矽設施。

此外,東方日升、合盛矽業、麗豪半導體、TCL中環、信義晶矽、上機數控、寶豐集團、其亞集團、江蘇陽光、晶諾新能源等衆多新加入的多晶矽産能,分别在10萬—30萬噸之間,投資額分别高達數百億元。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今年以來,各路資本對多晶矽的投資熱情高漲,紛紛加速布局,表明投資者十分看好多晶矽市場的前景。

一個來月簽訂3000億元大單

多晶矽行業誘人的前景,集中體現于天價大單。

11月19日,A股上市公司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全能源)發布公告稱,與某客戶簽訂《采購協議》,約定2023年1月至2027年12月,某客戶預計共向公司采購148800噸原生多晶矽料。

大全能源表示,按照專業機構PV InfoLink 11月16日公布的多晶矽緻密料均價30.30萬元/噸測算,預計采購金額約為450.86億元(含稅)。

大全能源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該合同為長單合同,雙方采取月度議價方式确定價格,因此實際銷售額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

一單金額高達450億元,鎖定了長達五年的收益,這樣的大單以往在整個A股市場都十分少見。但在今年四季度,大全能源卻頻頻接到這樣的大單,部分大單的金額更是匪夷所思。

10月26日,大全能源公布,與某客戶簽訂合同,約定2023年-2028年某客戶預計采購432000噸原生多晶矽料,按照PVInfoLink最新公布的多晶矽緻密料價格,預計采購金額約為1308.96億元(含稅)。

這一訂單的采購金額,堪稱天價,即使按年折算,也超過了大多數上市公司一年的營業收入。

從10月中旬至今,在一個來月的時間裡,大全能源公布了6個大額采購訂單。

除了上述兩個單子之外,還包括10月14日公布的15.53萬噸多晶矽料、10月18日的4.62萬噸多晶矽料、11月4日的57600噸太陽能級多晶矽特級免洗單晶用料、11月8日的137000噸多晶矽料,合同金額預計分别為470.56億元、139.99億元、146.96億元、415.11億元。

這6個訂單都是大單,包括91.93萬噸多晶矽料和5.76萬噸太陽能級多晶矽特級免洗單晶用料,加在一起,總金額高達2932億元,将近3000億元。

手握多晶矽料天價訂單的可不止大全能源一家公司。

9月10日,另一家上市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威股份)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旗下五家子公司與晶科能源及其子公司簽訂多晶矽長單銷售合同,約定在2022年9月—2026年12月期間晶科能源預計采購約38.28萬噸多晶矽産品。

公告稱,具體訂單價格月議,合同交易總額以最終成交金額為準;如按照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8月31日公布的國内單晶緻密料成交均價30.51萬元/噸(含稅)測算,預計銷售總額約1033.56億元(不含稅)。

作為多晶矽料的行業龍頭,通威股份的産能早在今年上半年就開始陸續被鎖定。

2022年3月22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稱,與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綠能)簽訂多晶矽長單采購協議,約定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隆基股份向通威股份采購20.36萬噸多晶矽料,采購金額初步預計為442億元。

此後,在6月18日、6月23日、7月2日,通威股份分别公布了4份長單采購合同,其中包括,向青海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銷售21.61萬噸多晶矽料、向宇澤半導體(雲南)有限公司銷售16.11萬噸多晶矽料、向包頭美科矽能源有限公司銷售25.61萬噸多晶矽料、向雙良矽材料(包頭)有限公司銷售22.25萬噸多晶矽料,銷售額預計分别為509億元、385億元、644.1億元、560億元。

僅僅這6個大單,通威股份銷售的多晶矽料為144.22萬噸,銷售額高達3573.66億元。

另一家多晶矽龍頭企業新特能源的訂單也頗具看點。

7月12日,新特能源與雙良矽材料(包頭)有限公司簽訂了長單銷售協議,約定2023年1月至2030年12月向雙良矽材料(包頭)有限公司銷售201900噸多晶矽,估價為584.7億元(含稅)。

僅僅兩個多月後,9月29日,新特能源與雙良矽材料(包頭)有限公司再次簽訂了一份長單銷售協議,約定再次采購多晶矽150000噸,估價為454.5億元(含稅)。

經過兩次簽訂合作協議,新特能源與雙良矽材料(包頭)有限公司的多晶矽料采購量達到351900噸,總金額高達1039.2億元(含稅)。

在這兩單之間,8月26日,新特能源與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戰略合作買賣協議,約定在2023年1月至2030年12月期間,向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多晶矽料336000噸,估價為1020.77億元(含稅)。

總體來看,上述兩個交易買家與新特能源的合作金額就高達2059.97億元。

僅僅大全能源、通威股份、新特能源這三家企業,今年所簽訂的矽料大單總金額就超過8000億元。如果考慮協鑫科技、東方希望等其他矽料企業所簽訂的長單合同,則今年矽料大單總金額遠超一萬億元。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位于下遊的矽片企業通過長單、大單的方式,加大對于上遊矽料的鎖定,其單額之高在以往十分少見。

90%以上的産能被提前鎖定

協鑫科技是布局較早的一家矽料企業,與大全能源、通威股份、新特能源等都屬于行業龍頭企業,然而,在今年的這一波大單潮中,卻不見協鑫科技的身影。

這背後隐藏着矽料行業在更長時間的一輪脈動。

早在2021年2月1日,協鑫科技即與隆基綠能簽訂協議,約定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向隆基綠能銷售91400噸多晶矽料,折合每年3萬噸。

2021年2月2日,協鑫科技又與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股份)簽訂協議,約定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向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銷售350000噸多晶矽料,折合每年7萬噸。

第二份合同比第一份合同僅僅晚簽約一天,合作起始時間為何卻被推遲了近一年?

協鑫科技2021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該公司棒狀矽産能為45000噸,顆粒矽産能為3萬噸。當年,協鑫科技擴産将近3萬噸,這意味着協鑫科技年初的産能隻有45000噸。

考慮到産能與實際産量的差異,加上協鑫自建光伏電站需要用的部分多晶矽料,2021年,協鑫科技所能實際生産的多晶矽料基本上隻夠供應隆基綠能一家企業的采購量3萬噸。

随着協鑫于2021年在四川、内蒙投資建設新的生産線,并于2022年達産,協鑫才能騰挪出新的産量滿足其他企業的需要。

在2021年11月18日,協鑫科技與上機數控簽訂協議,約定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向上機數控銷售9.75萬噸多晶矽料,折合每年2萬噸。

協鑫科技最近公布的2022三季報顯示,截至2022年9月,該公司棒狀矽産能為45000噸,顆粒矽産能為8萬噸,其總産能為12.5萬噸。

而僅僅隆基綠能、中環股份、上機數控三家企業在2022年與2023年每年的協議采購量,分别是3萬噸、7萬噸、2萬噸,合計為12萬噸,與協鑫當前的産能幾乎完全一緻。

換言之,早在2021年,協鑫科技的産能即被下遊的矽片企業鎖定。

随後,在2022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通威股份與下遊企業簽訂的大單銷售量高達144.22萬噸,通威股份的産能幾乎被鎖定。

在2022年第三季度,新特能源與下遊企業簽訂的大單銷售量高達68.8萬噸,其産能幾乎被鎖定。

進入到2022年4季度,大全能源開始登上多晶矽料交易的舞台中央,在一個月餘的時間裡,大全能源就簽訂了6個大單,總銷售量高達近100萬噸矽料,總金額高達近3000億元。

東亞前海證券研究所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僅僅協鑫科技、大全能源、通威股份、新特能源四家矽料企業的産量,就占到近60%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據東亞前海證券研究所研究公布,産業鍊下遊企業紛紛簽訂大額長單,提前鎖定上遊矽料産能,2022年矽料行業約92%的産出已被下遊企業鎖定。

協鑫科技相關負責人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矽料、矽片、電池、組件是光伏行業主要的四大環節,矽料是下遊矽片企業的原料,對于下遊企業而言,提前鎖定上遊的原材料,有利于确保供應鍊的穩定。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大額長單的簽訂有助于在矽料環節競争加劇後形成競争優勢,為未來的業績表現提供充分保障。

隆基綠能在公告中指出,近些年來光伏行業在上下遊供求關系等方面發生了快速的變化,而光伏行業組件産品的訂單尤其是海外訂單往往會簽訂 1-3 年的合約,若原材料的供需匹配、供應安全、價格管理和物流效率無法保障,将不利于企業訂單的交付,甚至出現無法完成合約交付和訂單虧損的情況。

對此,隆基綠能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面對這一局面,通過與戰略客戶鎖定長期訂單,最大限度的協調和保障項目供應鍊資源,有利于保障訂單交付能力。

作為下遊企業,陸續簽訂了多個矽料大單的晶科能源也在簽約合同中明确指出,通過簽訂大額長單,有利于保障公司多晶矽原材料的長期穩定供應。

一家矽片制造商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眼看矽料産能逐步被鎖定,下遊企業一方面感到有點恐慌,同時又不得不參與其中。

兩年漲6倍

在多晶矽産能一步步被鎖定的過程中,多晶矽料的價格也是一路狂飙。

從通威股份的幾筆長單中,我們能夠清晰地捕捉到這種價格變動的脈搏。

2022年3月22日,通威股份與隆基綠能簽訂的多晶矽料長單中,采購量為20.36萬噸,采購金額按當時的市場價預計為442億元,則當時的多晶矽料為22萬元/噸。

此後,在6月18日,通威股份向青海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銷售21.61萬噸多晶矽料,銷售額預計分别為509億元,則當時的多晶矽料為25萬元/噸,3個月漲幅超過10%。

到11月19日,大全能源簽訂了一個多晶矽料長單,客戶公司采購148800噸原生多晶矽料,預計采購金額約為450.86億元,多晶矽料均價已高達30.30萬元/噸,相比今年3月漲幅超過30%。

從更長的時間點來看,PVInfoLink監測顯示,2021年1月6日,多晶矽料的價格為8.4萬元/噸,以2022年11月中旬多晶矽料30.30萬元/噸的價格來看,在兩年時間裡,多晶矽料的價格上漲了260%。

事實上,本輪多晶矽價格的最低點出現在2020年6月,當月多晶矽價格為4.7萬元/噸,此後多晶矽料價格逐步上漲,至今已經上漲了近6倍。

價格上漲背後,多晶矽企業的利潤大增。大全能源前三季度營收246.8億元,同比大漲197%,歸母淨利潤150.85,同比大漲237%。

這或許正是江蘇陽光的底牌。江蘇陽光公告稱,先行投建的年産5萬噸多晶矽項目按照矽料12萬元/噸的價格進行測算,達産年利潤總額為19.64億元,淨利潤為17億元,投資利潤率37.86%等指标均較高,投資回收期3.64年,在财務上可行。

值得注意的是,12月中下旬,多晶矽料、矽片價格出現下滑,其中多晶矽料已從30多萬元降至不到29萬元/噸,而江蘇陽光的投資測算對标價格為12萬元/噸,遠低于目前的市場價格。

江蘇陽光稱,根據測算,即使當高純的多晶矽價格降低至8萬元/噸時,項目投資财務内部收益率能夠達到8.23%,該項目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一方面,多晶矽産能被鎖定,驅動價格向上快速變動。另一方面,價格的快速上揚,又促使産能不斷被鎖定。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給下遊企業帶來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長單不斷湧現。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大額長單的簽訂主要是下遊企業為了保障供應鍊的穩定,這在當前供需矛盾較大的時候能有一定作用,但在未來産業鍊過剩後,雖然是鎖量不鎖價,但最終是不是一把雙刃劍還不好說。

祁海珅表示,多晶矽料是光伏行業的重要原材料,由于今年以來光伏裝機需求旺盛,發展迅猛,對多晶矽料的需求也是迅速增長。

日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産品出口額超過40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00%。就國内而言,今年前10個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達58.24GW,同比增長98.7%,超出了2021年全年的新增裝機量。

對此,祁海珅表示,從全球來看,化石能源供應面臨着安全和環保的多重挑戰,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重視,光伏發電具有安裝靈活、并網快、裝機速度快等衆多特點,廣受歡迎。從國内來看,随着我國雙碳戰略的推進,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已成為我國的戰略發展目标,光伏發電将承擔轉型主力軍的作用。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原副會長、矽業分會會長趙家生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預計今年全球的多晶矽産量可以達到85萬噸到90萬噸,光伏新增裝機總量達到250GW以上,多晶矽的實際産量基本滿足光伏的建設需要,但這是一種供需緊平衡的關系。

一方面,從矽料環節來看,整個矽料行業基本上是零庫存,企業的産量全部被市場消化。

以大全能源為例,截至2022年6月,其存貨為4.08億元,而在2021年12月,其存貨為21.2億元,短短半年,大全能源的存貨被消耗殆盡。事實上,即使在這部分存貨中,還有不少矽料生産的原材料,真正的庫存産品并不多。

另一方面,從實際的供需匹配過程來看,我國多晶矽市場今年一直是供應逐步釋放、逐步匹配需求的,市場時刻存在着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

盡管到今年年底,我國多晶矽産能達到100萬噸以上,多晶矽産量可以達到80萬噸左右,但實際上,我國多晶矽料的部分産能是今年才投産的,産能是陸陸續續地釋放的,而國内國際的需求卻幾乎都是從2022年一開始就大幅增長,且持續處于高位,因此,全年都是需求推動供給的形勢。

追溯至2021年底,則可以更加清晰地明了這一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多晶矽産能為52萬噸/年,同比增長23.81%,多晶矽産量為50.2萬噸,同比增長28.8%,站在2022年初的時間節點看,這一産能顯然難以滿足全球新增裝機250GW的現實需要。

劉譯陽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對于多晶矽行業而言,真正良性的市場,應該是供給略大于需求,我們曾經做過一個測算,供需比達到1.3:1,價格才會比較穩定,一旦低于這個比值,供給不能滿足需求,價格就有上漲的動能。

供需錯配形成慣性

實際上,這種格局或許早已注定。

2020年,伴随着多晶矽料價格大幅走低,跌到了史無前例的低谷,矽料産能也迅速下滑。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矽料産能達到45.2萬噸,但是在2020年,矽料産能隻有42萬噸,同比下滑8%。

趙家生表示,産能的萎縮,是因為部分産能退出市場了。随着矽料價格走低,矽料企業出現了嚴重虧損,數十家企業中有大半退出多晶矽領域。而且,由于矽料行業的投資額比較大,所以一旦虧損起來,就虧損得非常嚴重,對于很多産能而言,這種退出後續難以逆轉。

進入2021年之後,市場形勢開始逐步好轉,需求量大,但是供應短期内無法匹配。

趙家生表示,從曆史上看,多晶矽料的産能多次出現過,需求大時供應很小、需求小時供應很大的局面,這是一種供需錯配的現象,這是近期多晶矽料價格大幅上漲的根源。

趙家生同時表示,這也警示我們,一旦市場形勢不好,多晶矽料是否會出現新的行業困局,下一步,多晶矽料的供需錯配仍然值得關注。

進一步分析,形成這一局面,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一是由于矽料處于行業的上遊,它并非終端需求,它的市場需求是層層傳遞的,是由組件電池傳遞到矽片,之後矽片再傳遞到矽料。這種傳遞是有一定的周期的,下遊環節将價格等信号傳遞到上遊的時候,等到上遊做出相應的調整時,市場可能又進一步發生了變化。

比如一旦發現新能源下遊需求不行了,這個時候慢慢傳到矽料的時候,矽料企業是虧損的,緊接着矽料企業就開始調整,一旦它調整的時候,很可能下遊市場已經起來了,但是上遊企業還是處于一種抑制發展的狀态,供需就錯配了。

那麼,這種供需錯配是由産業鍊的特點決定的,這對于市場至關重要。

第二,在光伏産業鍊中,每一個環節的生産周期不一樣,而矽料生産恰恰是一個建設周期最長的一個環節,它一般需要15個月甚至更長的建設期,這種生産特點要想快速轉身是很難的。

大全能源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最新投産的10萬噸多晶矽料産能正在建設之中,預期明年可以投産,其建設期差不多在15個月,一旦順利投産,大全能源的産能将實現極大的增長。

第三,矽料行業的投資額要求比較大,不管是停産還是擴産,産能建設其實是比較難的。

就本輪多晶矽價格的大漲而言,全球多晶矽産能規模再次恢複正增長是從2021年開始,2021年初産能規模63.1萬噸/年,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13%,自此再次拉開多晶矽擴産周期,而且這一次擴産幾乎全部集中在中國。但是多晶矽生産具有化工屬性,除了環保和生産安全方面的嚴格要求,擴産周期需要12-15個月不等,所以2021年逐漸恢複正向增長的産能規模,轉化為有效産量投放到市場中又需要一定時間,這期間下遊各個環節、包括單晶矽片、電池和組件的生産規模都在加速擴張,周期不匹配的原因充分體現在供需關系上,導緻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多晶矽價格飛速飙升。

可以說,我國多晶矽行業一路爬涉,幾經努力才取得如今的技術、産能優勢,頗為不易,十分有力地支持了我國乃至全球光伏建設的需要;但與此同時,我國多晶矽業的發展确實有很多方面值得警惕。

曾幾何時,在行業的低谷周期,多晶矽頭部企業的生産毛利不足15%,甚至面臨全行業的虧損,但随着多晶矽價格的上漲,頭部企業毛利水平甚至反彈到80%,而整個下遊環節的毛利率平均水平不足15%。

“回顧整個産業周期,飲鸩止渴不可取,探索可持續發展的産業鍊匹配是難題”,PVInfoLink資深分析師趙延慧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由于矽料價格大幅上漲而且居高不下,導緻下遊環節盈利能力堪憂,對于産業鍊長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必然不是好事。雖然多晶矽生産對毛利水平有較高要求和下限,但是回歸生産制造業來看,高達80%的毛利率具有不可持續性,無異于竭澤而漁。高昂的多晶矽價格,導緻産業鍊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對于光伏用戶側和開發端的項目收益率造成威脅。

祁海珅表示,光伏發電的關鍵是降低度電成本,降低發電成本是多年來不斷追求的目标,但是矽料價格上漲,帶來了下遊的度電成本的提升,進而增加了光伏電站投資的成本,收益率下降很大。

在多晶矽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光伏産業鍊其他環節産品價格均處于高位,截至11月底12月初,矽片、電池、組件價格較年初已分别上漲超過25%、20%、5%。

祁海珅進一步表示,很多的地面光伏電站,包括大型集中式電站已經受到影響,因為投資收益率太低,當組件的價格超過1.8元/瓦時,很多光伏電站的投資收益率太低,導緻投資光伏電站的熱情受到影響,當光伏矽料價格适當下跌以後,下遊的電站裝機需求有望擴大,同時将會給産業鍊其他環節帶來更好的收益。

劉譯陽表示,對于多晶矽市場而言,其價格變化需要關注,供需錯配的格局更需要改變。

多管齊下化解風險

創出十年高價的多晶矽引發監管層出手。

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三部門今年10月集體約談了部分多晶矽骨幹企業及行業機構,引導相關單位加強自律自查和規範管理。

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近期國内光伏産業部分環節産品價格持續急劇上漲,引發産業鍊供應鍊劇烈震蕩,其中既有國際貿易環境複雜、新冠疫情反複沖擊、下遊需求大幅增長、各環節建設周期差異等原因,也有部分企業炒作哄擡價格等因素。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關于促進光伏産業鍊健康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多措并舉保障多晶矽供應能力,旨在纾解光伏産業鍊上下遊産能、價格堵點,提升光伏發電産業鍊供應鍊配套供應保障能力,支撐我國清潔能源快速發展。

《通知》還要求,鼓勵多晶矽企業合理控制産品價格水平,在遵循公平競争原則前提下,結合市場供需形勢、生産成本及合理利潤水平等因素,引導多晶矽等産品價格維持在合理區間,相關企業可享受政府支持政策,納入政府及行業重點企業支持政策清單。

趙家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政策面多措并舉促成多晶矽項目早投産、快提産,現有産能開足釋放産能,增加供應量,能夠改善零售市場的供求關系,引導矽料零售交易價格回落,這一政策需要堅定落實。

祁海珅表示,約談一些非理性的光伏企業很有必要,從長遠來看,市場需要回歸理性。一方面,對于行業而言,不能靠産品的漲價去獲得長久的發展;另一方面,矽料的結構性供應難題需要破解。

從最近5年多晶矽的量價變動來看,多晶矽價格陷入低谷時,很可能已經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市場短期内根本難以恢複正常節奏;而一旦多晶矽價格到達高點時,很可能隐藏着局部或結構性過熱的潛在危機。

“過熱或過冷,都不利于多晶矽行業的發展,也不利于光伏産業的大局”,趙家生表示,一方面,需要政策面的引導,另一方面,還需要市場機制的建設,需要市場力量的調節,與此同時,這兩方面需要更加密切協調的配合。

趙延慧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多晶矽生産企業有其自身環境和盈利訴求,但對于整個光伏産業而言,雖然走過第一個高速發展的十年,仍然處于新興産業的發展階段,具有很多自身環節、甚至資源的不匹配的情況。

她認為,從建設市場機制而言,需要思考破解一系列難題,包括産業周期的過激波動要設法避免,處于産業鍊條上的企業保持相對合理的産能規模和盈利水平,産業鍊上下遊之間避免一味低價和惡性競争。另外,産業鍊之外的相關方,包括資本等外圍因素對産業鍊的影響或幹擾需要規避。總之,光伏産業鍊上的企業及相關方要吸取曆史經驗和教訓,切記殺雞取卵的模式不可取。

“從長遠來看,光伏産業的發展還是要堅守市場化的路徑”,四川樂山太陽能研究院院長姜希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方面,對光伏産業的隐形補貼有可能扭曲了市場,必須堅決取締;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減稅降費等手段,用稅費負擔的“減法”,換取企業發展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讓市場主體真正良性健康發展。

以四川樂山為例,自2021年提出打造樂山“中國綠色矽谷”以來,樂山市全力打造“千億光伏産業集群”。目前,行業龍頭通威永祥、協鑫、晶科能源、京運通集團、青島高測等紛紛落戶樂山,“綠色矽谷”産業集群初具雛形。

四川省樂山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樂山出台了“支持中國綠色矽谷發展十二條措施”,從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深入推進精确執法四個方面發力,涉及具體支持舉措。其中,2021年樂山轄區内的晶矽光伏企業享受稅費減免超8億元,實實在在地支持企業發展。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在目前多晶矽周期反映過激的背景下,有必要建立多晶矽發展的預警機制,抑制行業峰谷,另一方面,下遊企業應保持理性,避免過度恐慌情緒,保持行業理性發展。

劉譯陽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對于光伏産業而言,必須按照長周期的發展模式來布局,必須從兩個循環的角度看待問題,必須真正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來引導行業發展,最終形成企業通過技術提升的路徑、來實現市場的優勝劣汰。

供需逆轉價格存下行動能

從市場機制來看,最終的調節器還是在于供求關系。

2022年,我國多晶矽産量達到80多萬噸,加上其他國家的産量10萬噸,全球多晶矽産量為90多萬噸。與此同時,今年全球光伏裝機總量為250GW,供需處于緊平衡的狀态之中。

關于明年的市場供需,保守的看法是,2023年産能超過180萬噸,實際産量達125.58萬噸,而明年的光伏建設需求為350GW—400GW,明年的多晶矽供應将大于需求。

根據今年歐盟委員會正式通過的“RE Power EU”能源計劃,将加速能源系統變革以應對歐洲能源安全問題,其中計劃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目标從40%提高到45%,并拟加速推進可再生能源投資,到2025年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翻一番至320GW以上,到2030年接近600GW。

參照歐盟這一數據及國内國際光伏建設的比例,預計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将達到500GW,2030年達到1000GW。

按照目前多晶矽料與光伏裝機量的數據關系,則2025年對多晶矽料的實際産量需要為150萬噸左右,2030年為300萬噸以内。但結合國内多晶矽産能的規劃,到2025年,我國多晶矽産能保守估計為在400萬噸左右,樂觀估計為500萬噸左右,這意味着,我國多晶矽料的産能布局,将遠大于實際需要。

對于各路資本跨界入局多晶矽行業,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日前指出,一方面,這将促進光伏技術百花齊放,刺激傳統光伏企業加速推進技術疊代,為光伏行業帶來新的經營模式,使行業更具活力;另一方面,可能出現行業低水平重複建設,部分環節存在産能過剩的風險。

此外,随着多晶矽産能的大量釋放,其價格将出現變化。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光伏建設的成本,但問題還在于,由于多晶矽行業的特點和光伏産業鍊的傳導機制,一旦問題顯現時,可能就是積重難返。

對于一個湧入數千億資金的行業而言,還有更多的風險因素需要關注。

一是随着技術的進步,矽片大尺寸薄片化時代逐漸來臨。

趙家生表示,矽片薄片化技術,可以減少矽料損耗,增加每公斤矽料出片率,從而降低矽片成本。

根據ITRPV預測,2024、2027、2030年異質結N型矽片厚度将分别達到140、130、120μm,薄片化的理論極限甚至可以達到100μm以下。可以說,矽片薄片化技術越成熟越發達,在同樣的市場環境下,對多晶矽料的需求就會相對變小。

二是随着産能的擴張,多晶矽生産線的建設成本越來越低,投入相對變低,産能增長變得更容易。趙家生指出,矽料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産業,長期以來,資金是多晶矽的一大門檻,随着其建設成本變低,大規模的擴産成為可能。

三是多晶矽市場存在結構性産能過剩的風險。

祁海珅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多晶矽産能過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情況較為複雜。一方面,光伏行業是能耗比較高的化工行業,矽料行業也存在着技術路線的問題,耗電成本比較高,而且不同工藝的成本也是不一樣的,未來一兩年很可能會淘汰一些落後産能,尤其是淘汰一些成本比較高的産能。

祁海珅表示,另一方面,新投建的一些産能,又會面臨着優質産品的供應不足問題,因為光伏行業在加速向N型矽片轉型,新型的N型矽料面臨着供應不足的問題,而之前的矽片型号就會出現結構性過剩,行業仍可能存在結構性的供應難題。

而從價格來看,事實上,早在12月中旬,随着多晶矽料産能的釋放,其價格出現了下滑的勢頭。

PVInfoLink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多晶矽料的價格降至28.8萬元/噸,低于之前30多萬元/噸的價格。

因此,市場近來出現一種聲音,25萬元/噸的多晶矽緻密料已無人問津,預測多晶矽的噸價可能快速降到10萬元以下。

對此,通威股份方面稱,目前矽料銷售以長單為主,按照慣例處在議價過程中,價格由供需關系決定,目前的價格變化并不明朗。

協鑫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多晶矽料價格确實承受着一定的壓力,但快速大幅降價的可能性并不存在。

一方面,光伏建設的需求仍在;另一方面,從多晶矽企業端來看,這些企業普遍沒有太多庫存,且現金流目前相對較好,具備一定的抗衡實力。

PVInfoLink資深分析師趙延慧表示,全球需求端仍然樂觀看待,尤其對于中國的需求規模和增長值得期待,但是需求端的高接受度,仍然需要太陽能組件、包括各個産業鍊環節的降本增效以及提質優化。随着上遊供應的逐步放量、價格的逐步下跌,光伏組件價格預計在2023年出現拐點,但是斷崖式的下跌恐難發生。

趙延慧表示,一方面,按照目前多晶矽生産企業擴産規劃、以及規模來看,2024年以後的多晶矽産能的确面臨過剩風險;另一方面,也仍然需要時間觀察多晶矽新産能實際落地的能力,以及投資環境和回報收益率等等考量因素,不排除部分企業放棄擴産多晶矽。

劉譯陽表示,在産能快速釋放的過程下,一旦多晶矽價格松動,甚至大幅下跌,那行業勢必将迎來新一輪洗牌,這既是巨大的風險,又是市場發生作用的必然反應。

當然,産能的釋放、價格的變化是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或許,正如江蘇陽光所稱,對于多晶矽項目而言,時間和效率問題是關系成敗的重大因素,為此該公司才迅速重新選址。

很顯然,更激烈的博弈正在進行之中,生死未定。

作者:劉德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