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手,古時候叫捉刀,意思是為别人代寫文章。槍手一般都是有才華但貧寒之人。唐朝有個馬周,為别人捉刀,卻意外得到皇帝賞識,入仕做官,後來竟然爬到宰相的高位。馬周堪稱古今第一槍手。
兩唐書記載,馬周是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人,自幼父母雙亡,成為孤兒。馬周雖然家境貧寒,卻酷愛讀書,長大以後,滿腹學問,善寫文章,但因放蕩不羁,不被鄉裡所敬重。
馬周憑着才學,補授博州助教,教授學生。可是,馬周并不敬業,天天飲酒,經常誤事。主管官員多次訓斥他,馬周不僅不改正錯誤,反而憤然離職。馬周不務正業,四處遊蕩,後來流落到了長安。
馬周到了長安,投宿于旅店中。店主見他一副貧困潦倒的樣子,不願意招待他,隻顧接待其他客人。馬周也不在乎,買了一鬥八升酒,悠然自得地獨飲起來。店主深感驚奇。
後來,馬周不知道通過什麼關系,寄住到中郎将常何的家裡。常何早年參加瓦崗軍,降唐後跟随李世民四處征戰,在玄武門事變中立有功勞,成為李世民的親信。
李世民登基以後,急于穩定社會,恢複經濟,醫治戰争創傷。他想征詢百官意見,集思廣益,便诏令所有的朝廷官員,每人寫一篇政論文章,提出治國建議。
常何是武将,肚子裡沒有墨水,更不懂得治國理政,抓耳撓腮地寫不出來。常何知道馬周會寫文章,便請他做個槍手。馬周欣然應允,稍加思索,一揮而就,一口氣提出二十多條治國策略。常何大喜,趕緊呈報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了文章,越看越興奮,這二十多條建議,條條都對他的心思,而且引經據典,道理深奧,言詞優美,李世民暗自稱奇。
李世民了解常何,知道他寫不出這麼好的文章,便把他叫來,問他是誰寫的。常何老老實實地回答,說是他的門客馬周寫的。李世民立即讓常何帶馬周來見他。
馬周聽說皇帝要見他,知道捉刀之事暴露了,吓得不輕。常何安慰他說:“别怕,當今皇上寬厚仁義,不會有事的。而且我觀察皇上的神情,面露喜悅,多半是好事”。
常何挑了件自己的好衣服,讓馬周換上,帶着他去見李世民。常何他們還沒出門,李世民又派人來催。《舊唐書》記載說,李世民接連派來四批使者,催促他們趕快進宮,可見心情十分迫切。
馬周忐忑不安地去見李世民。雖然天子威嚴,李世民卻和顔悅色,平易近人。李世民與馬周交談起來,馬周起初還有些拘謹,很快就平靜下來,有問必答,侃侃而談。李世民大悅,認定馬周是位奇才,當即命他在門下省任職。馬周就像烏雞變鳳凰一樣,一步登天。李世民還賜給常何三百匹錦帛,獎勵他推薦了人才。常何獲得意外之财,高興地合不攏嘴。
馬周在皇帝身邊任職,自然不敢再喝酒誤事,放蕩不羁的毛病也改掉了,變得循規蹈矩,彬彬有禮。馬周本來性格直爽,見李世民從谏如流,善于聽取别人意見,便不再顧慮,經常對李世民直言進谏。
馬周任職不久,就給李世民上書說:“臣看到太上皇住的大安宮,在皇城外邊,矮小簡陋。臣知道,這是太上皇有意倡導簡樸,陛下難違太上皇的心意。可是,外國使者和百姓們不知道内情,容易産生微詞,損害陛下的形象。大唐以孝治國,臣建議擴建大安宮,使之宏偉壯觀,以彰顯陛下的精誠孝心。”李世民覺得有道理,馬上下诏辦理。
從此以後,馬周不斷向李世民谏言,或面陳,或上書,在倡行節儉、約束藩王、選拔良吏、加強對官員監督等許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和策略,多數被李世民所采納。
馬周對李世民的過失,也敢于坦誠直谏。馬周有随機應變的才能,深明事理,所陳述的事情沒有不切中要害的。李世民喜歡與馬周談論,對大臣們說:“朕一會兒看不見馬周,就思念他。”
馬周以思路敏捷、敢于犯顔直谏而聞名,在貞觀時期,馬周上奏谏言的數量,僅次于魏徵。馬周的《上太宗疏》、《陳時政疏》、《請勸賞疏》等,堪成名篇,流傳至今。
馬周的官職,也越來越大。他先後任監察禦史、谏議大夫、中書侍郎、吏部尚書等一系列重要職務。公元644年,馬周升任中書令,位居宰相之列。
李世民對馬周特别敬重,甚至有些偏愛。《舊唐書》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馬周在當禦史的時候,想買一套住宅,他看中了一套,可價格昂貴,需要兩百萬錢。當時,馬周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同僚們私下裡都譏笑他。不料,馬周把買住宅的想法向李世民講了,李世民二話不說,大筆一揮,當即撥給馬周二百萬錢,而且還賜給他一批家具。同僚們都驚詫不已。
馬周患有消渴症,類似于現在的糖尿病,身體一直不好。李世民命禦醫為他診治,還下诏遍求民間名醫,花重金給他看病,禦廚更是不斷地給他做美食佳肴。有時候,李世民甚至親自為馬周調藥。
公元648年,馬周不幸病逝,終年四十八歲。馬周臨終前,把從前谏言李世民過失的奏章要來,全部燒掉。馬周對衆人說:“過去管仲、晏嬰揭露君主的過錯,為求死後留名。我馬周不做這樣的事情”。
李世民對馬周逝世非常悲痛,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高宗李治繼位以後,追贈馬周為尚書右仆射、高唐縣公,配享廟庭。
馬周從一個落魄文人,成為位高權重的宰相,頗具傳奇色彩,這體現了唐太宗李世民求賢若渴、尊才愛才的博大胸懷。正是依靠着大批人才,唐太宗才開創了流芳千古的貞觀之治。
李世民對臣子寬厚仁義,臣子們對他忠誠敬重,君臣關系融洽。李世民死後,群臣痛哭流涕,甚至有兩個大臣尋死覓活,非要為他殉葬不可,而且這兩個大臣還是少數民族。這在曆史上十分罕見。請看下一集,兩個胡将要為李世民殉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