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沈陽理工大學計算機培養方案

沈陽理工大學計算機培養方案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2 23:05:28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階段,如果說社會是一個大型的機器,那麼計算機人才就是處處需要的螺絲釘,高校則成為“打磨”這些螺絲釘最大的基地

“老師,我拿到字節跳動的offer了!”

班裡又一個學生拿到了高薪的offer,西安郵電大學計算機專業輔導員文甯嘴角揚起了笑容。一直以來,文甯都擔心選擇計算機專業的孩子越來越多,就業市場真的能滿足他們的就業需求嗎?或許是自己多慮了。

特色課程“塑形”

高校專業課程的設置先由教育指導委員會提出意見,學院再根據實際情況拟定具體的培養方案,最後上報給教育部備案。

西安郵電大學的課程設置,實行“四年一大改,兩年一小改”的修改方案。如果在培養方案實行期間發現問題,立即采納意見,在修改大會上集中讨論、整改。例如:課程的取締和增加,課程學時、學分的修改等。

作為一個偏實踐型的專業,理論知識充足并不能滿足學生需求。經學校研究,為了能讓學生更快适應學校到企業的角色轉變,決定從2011年起試行: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設立“卓越工程師班”。

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704班學生馬陽君眼裡,“卓越班”就是高中時候的“快班”。想進“快班”的馬陽君,參加“卓越工程師招生”的宣講會後,便馬不停蹄地報名了“卓越班”的選拔。

如願進入“卓越班”後,馬陽君才知道,這裡不是自己想的“快班”,而是偏重于實踐課程,為更好地就業培訓“定制化”人才。

“‘卓越工程師班’給了我們一個更好的平台。”馬陽君說。

剛進入“卓越班”,馬陽君就發現,教室有獨立的設備,随時都可以學習、操作設備;在同學存在普遍問題時,老師抽時間加課為學生輔導。“卓越班”實踐的課程較多,馬陽君能提前接觸企業,提前鍛煉操作能力。

“卓越工程師班”試行過程中,老師發現了一些問題:大一剛來的學生,對專業内容、方向都很迷茫,進入“卓越工程師班”的原因大都和馬陽君一樣,以為是“快班”。部分學生到大二、大三後才發現自己更想做學術研究,或者出國深造。大三以後的實踐型課程就會占用他們的學習時間,因此造成資源浪費。于是,學校整合師生意見後,決定給學生大一、大二的業餘時間加入工程實踐,到大三才正式成立“卓越工程師班”,使用“卓越班”的培養方案。

如今,高校紛紛設置了計算機相關專業,翟社平院長認為,能否更好地培養出社會需要的計算機人才,最主要的是找準定位。

不同的學校面對的生源不同,最終的就業方向也不同。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很大程度反映人才質量。就業水平低很可能是培養環節出了問題。對此,學校在培養過程中應該不斷思考适合本校學生的培養體系,而非一味借鑒其他學校的成功案例。

沈陽理工大學計算機培養方案(以西安郵電大學計算機人才培養為例)1

實驗室裡“研磨”

學校的教學目标是能讓80%以上的學生提高計算機水平,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消化”得快,學校課程的“正餐”不能滿足需要,他們會在實驗室“加餐”。

學校的實驗室分為三類:一類是學校設置,供全體學生實踐課程使用;第二類是校企合作,企業投入資金、設備,供學校成立實驗室,給學生創造實踐環境;第三類是學生自發地成立研究小組,向學校申請教室、資金購入設備供學生做項目。

“學校的課程有點太基礎,如果按照學校的進度,根本進不了實驗室。”放學路上,有些學生讨論起來。原來,西安郵電大學幾個就業質量較高的實驗室大一下學期就開始納新了。

回憶起進實驗室的原因,塗強堯說:“大一剛來,就聽說‘移動應用開發實驗室’很厲害。當時覺得能進這個實驗室,自己也是‘人上人’了。”後來他發現,大學在實驗室的收獲遠比成為“人上人”重要。他認識了一幫有共同目标的朋友,大家一起學習,學習氛圍濃厚,塗強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了就業的基礎。

塗強堯通過了基礎編程、算法編寫和性格測試的三輪考核,最終和30多個同學一起進入實驗室。

塗強堯剛進入實驗室時,主要學習方向性語言,并完成一些簡單的實踐訓練;大二開始動手做第一個項目,他學到了如何進行系統架構,搭建一個完整的項目;他還學會串聯知識點,合作開發項目;到了大三,去公司實習,進一步提升了實操能力。

在實驗室,有一個“傳幫帶”的傳統。塗強堯作為“萌新”,在操作中遇到問題,便可以請教實驗室的學長學姐;在學長學姐做項目時他還可以觀摩學習或者打打下手;到了找工作的時候,學長學姐會模拟面試,分享面試技巧。塗強堯就是依靠學長内推,省掉了簡曆篩選的環節,最終拿到了字節跳動的offer。

2020屆移動應用開發實驗室共計23名畢業生,12名學生進入字節跳動,剩餘學生分别進入百度、阿裡巴巴、騰訊、快手等互聯網企業。

2006年,西安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陳莉君教授,邀請幾位學生成立研究小組,共同研究如何更通俗易懂地講解《操作系統》這門課程。研究過程中,學生意外發現研究Linux操作系統的有趣之處。學生随即提出成立“Linux興趣小組”,以便學弟學妹有專門的教室學習Linux操作系統。在陳莉君教授的幫助下,學校提供了教室和一批設備供學生研究。自此,實驗室便正式成立。

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同學們在實驗室有針對地學習,找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通過“自學 交流”的模式,培養自學能力,更好地培養社會需要的計算機人才。

陳莉君教授說:“看着‘Linux興趣小組’不斷湧入新生,又不斷送走大量優秀畢業生,我感到很欣慰。”

2020屆“Linux興趣小組”共計10人,其中4名學生進入騰訊,剩餘學生分别進入阿裡巴巴、美團等互聯網企業。

從實驗室的成立至今已經十幾年,是因為學生有學習需求,學校和老師去解決他們的需求,給予他們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在實驗室這樣的環境下,學生有疑惑,學長學姐可以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幫助他們解決疑惑,互相學習、互相提高。

“計算機的學習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學習能力,遇到困難,要懂得怎麼解決。”陳莉君教授接着說。

沈陽理工大學計算機培養方案(以西安郵電大學計算機人才培養為例)2

馬陽君(左一)和隊員讨論問題

項目驅動“抛光”

在陳莉君教授看來,任何外界的因素都是輔助,關鍵是如何啟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按鈕”。她舉例說,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大學生競賽會推動學生自學,而且在做項目時,才真正考驗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素質。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電賽)是教育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發起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李夢陽作為隊長帶領團隊參加了2020年的電子設計大賽。

此次競賽共有5道題目可供選擇,測控類的題目是小車,所有隊員都比較擅長,大家的經驗豐富,能保證完成題目的要求。而信号測控類的題目牽扯到了通信,工作量會特别大,時間會比較緊。

李夢陽是選信号測控類題目的代表,他在“英特爾杯”競賽中準備過題目要求的材料,在作品的實現上有保證。他還用python寫過類似的上位機代碼,隻需要将通信調通,整個題目的要求就能完成。而且信号測量的曆史數據可以保存,可重現性更好,能節省大量時間。李夢陽成功說服隊員,最終選定信号類題目。

這個階段與“英特爾杯”的答辯時間稍有重合,李夢陽為“英特爾杯”答辯已經連續熬夜三天,緊随着電賽又需要四天三夜。同學們調侃他沒時間上廁所,三餐都要同學幫他帶到班裡。這樣的連軸轉不斷地考驗着李夢陽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

“那段時間真的累,但一直沒想過放棄。現在想起來,真佩服當時的自己。”李夢陽眼睛望向了窗外。

讓李夢陽感受最深的是,他發現隻要基礎打好基本上無往不利。涉及到跨學科的知識,可以從計算機知識拓展。遇到問題有較完善的解決方案,才有底氣和信心去做。

李夢陽在競賽過程中加強了團隊協作能力,提升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自學能力,像李夢陽說的,在之後的學習中都會有“底氣”。受疫情影響,需要線上交流,導緻消息不能及時反饋,團隊工作效率降低,但這反而能讓成員懂得包容理解。

李夢陽說:“我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平時我們就養成習慣,遇到不會的東西先去查資料,找解決辦法。不因為是難題就退縮,這些都是以前的訓練和比賽鍛煉出來的。”

在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鞏固期間,隊長李夢陽将任務點劃分,分配給隊員。隊員在3—4天的時間内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整理完全後集中彙報,彙報結束後隊長線上講解。他學着老師講課的方法,按照劃分的層次,給隊員做知識補充。講完之後設有一個簡單的答疑環節:同學提問,隊長先解答,老師後補充。最後上傳資料和錄屏視頻,以便同學随時回顧觀看,其他同學也因此學到了不少知識。

李夢陽負責查器件本身的資料與硬件濾波,隊友查軟件相關的濾波算法。他們發現直流分量濾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在試用過程中發現這個方法的工程較複雜,他們就改用了IIR濾波器(軟件濾除直流分量)。确定方法後,經過大量測試,最後選擇效果最好、最穩定的方法,最終結果超出他們預料。功夫不負有心人,李夢陽的團隊獲得2020年電賽省級二等獎。

豐富的參賽經曆,讓馬陽君在找工作時盡顯優勢。

不久前,馬陽君拿到了華為的offer,這是一份大多數程序員向往的工作offer。提到她如何通過面試,馬陽君笑笑說:“我覺得面試不難,企業更看重的是大學的經曆和參賽獲得的獎項,這反映出學生的技術實力和思維能力。”

馬陽君大一、大二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她笑稱大三忙着找工作沒好好學習,隻拿到了校級二等獎學金。在校期間,做過智能聽診器、電子導盲設備、雙車追逐系統等十多個項目。

馬陽君在大二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二等獎、全國數學電子設計競賽省三等獎;大三參加亞太地區數學建模競賽獲得三等獎,第二學期參加阿裡巴巴全球數學競賽,進入決賽,這也是華為主動邀請她參加面試的原因。“疫情期間在家,就參加了個數學競賽,沒想到改變了我的就業規劃。”馬陽君摸摸腦袋說道。

馬陽君是一個“特别”的IT工程師,她的業餘生活同樣精彩。她一直喜歡畫畫,現在在自學水彩畫。找到工作後馬陽君報了班,準備報考心理咨詢師,她說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研究心理學都能改變她的思考方式,感覺很有趣。在她看來,參加項目提高了計算機工作經驗,業餘愛好又能充實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并堅持,讓自己能不斷進步。

(當代陝西 趙嬌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