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2-23 08:25:47

近幾年來,由中國營養學會開展的"公民腸道健康大調查"網絡調查結果在網絡上廣為流傳,這是一項通過開放式網絡問卷調查并統計來自14566人的數據資料,以《國民腸道健康白皮書》形式發表,令人吃驚的是,數據顯示,接近95%的人都存在腸道問題,隻有5.19%的人選擇沒有腸道健康異常表現,由此可見,腸道健康異常的問題很普遍,并不是少見現象。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1

95%的人存在腸道問題

其中,僅有13.37%的人能“輕松排便”,而86.63%的人有各種排便困擾,包括排便不定時、排便費勁、排便很臭等,排便是可以直接反應腸道健康的,正常排便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方式之一,如果排便不暢就會影響腸道健康,也會因積累毒素導緻更嚴重的後果。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2

86%的人排便困擾

現代人普遍工作繁忙,壓力大,這項研究還顯示:隻有一半的人能夠按時吃飯,16.33%的人經常在外就餐,12.15%的人饑一頓飽一頓,8.17%的人隻吃自己喜歡的食物。衆所周知,飲食習慣直接影響腸道健康,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必然會使腸道遭受影響,同時對消化系統的其他髒器,如膽、胰腺等也會造成不利影響,如果飲食能保證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對減少腸道異常是至關重要的。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3

一半的人飲食習慣不規律

既然腸道健康異常這麼普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自己的腸道吧!

一、腸道的解剖和有趣的數字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4

腸道位于中下腹部

1、腸道有多長?

人類的腸道長約7米,是指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道長度。醫學上把腸道分為小腸和大腸,其中小腸是最長的部分,長約5米,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可以比喻為人體的食品加工廠;大腸長約1.5~2米,包括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六部分,大腸的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吸收來自小腸食物殘渣中的水分、電解質和其他物質(如氨、膽汁酸等),形成、貯存和排洩糞便。

2、小腸内表面積有多大?

為了使食物中的營養成為盡可能被吸收,小腸通過環狀襞、腸絨毛與微絨毛結構使其内表面積得到極大擴增,其中環狀襞使小腸内表面積擴大3倍,腸絨毛使其擴大7-14倍,微絨毛使其再擴大15-40倍,同時在腸絨毛間還存在腸腺,使小腸内表面積得到進一步擴增。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5

小腸絨毛和微絨毛隻能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經過這樣的層層擴增,小腸内表面積達到200平方米,鋪平後江然相當于一個網球場的面積,是不是很驚人的數字!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6

小腸内表面積像一塊網球場

二、腸道除了吃飯能用到,還有什麼功能?

1、腸道是最大的消化器官!

人體99%的營養消化吸收要靠腸道!因此,腸道首先是人體最主要的消化器官,人體每天所需的營養物質大約99%由腸道消化并吸收,一個人的一生平均要消化50噸左右的食物,相當于體重的700-800倍,可想而知,腸道每天的工作有多繁忙!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7

營養金字塔

2、腸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何謂免疫,“免疫”一詞是從拉丁語immune譯來,原意是“豁免”或“免除”,現在用來表示免除疫病,指機體對感染、腫瘤等有抵抗作用。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夠識别、消除從外環境中入侵的病原體及其産生的毒素和藥物殘留,同時消除内環境産生的衰老細胞和因基因突變産生的腫瘤細胞,實現免疫防衛功能,保持機體内環境穩定。簡言之,免疫就是指防病、抗病、袪病,俗稱“抵抗力”。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8

人體免疫細胞是抵抗外界緻病物質的衛士

沒想到吧,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其實想一想也能理解,腸道是接受外界物質最多的場所,“病從口入”就是這個道理。醫學解剖證實,腸道的淋巴組織最發達,集結了人體70%~80%的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T細胞、NK細胞、B細胞等),腸道免疫系統所産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占人體所産生免疫球蛋白的70%。因此,腸道也是人體的一道屏障,腸道健康了,身體也就健康了。

3、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

人體大腦的神經細胞數量最多,腸道竟然位居第二!研究證實,消化道中含有大約1億個神經細胞,遠多于脊髓神經系統或周圍神經系統中神經元的數量。腸道神經系統可以感覺到人類攝入腸道内各種物質的信息,并獨立于大腦而自主地控制腸道的行為,比如餓了,腸道會自然發出“咕咕”的聲音;吃飽的時候,腸道蠕動和分泌消化液也會加快,這些都不是通過大腦來控制,而是腸道内神經自我調節的結果。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9

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

當心情不爽的時候,可能伴随而來的是毫無胃口或消化不良,這是因為腸道能通過信息傳遞感受到大腦的反應;而緊張、焦慮、壓抑、惱怒等不良情緒,均可導緻胃腸道的生理功能發生紊亂,進而引起腸道内微生态環境失衡,對了,這就是腸道的“小宇宙”。

4、正常腸道菌群對維護腸道健康至關重要

人體腸道内有大量的正常微生物,總體數量超過10萬億個,總重量約1000g(2袋食鹽),大約有30個屬,400~500種細菌,是人體總細胞數量的10多倍。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10

腸道菌群正常很重要

仔細想一想,原來腸道中竟然藏了這麼多的細菌,太髒了,其實這種觀點就大錯特錯了,如果沒有腸道的正常菌群,我們會出現很多問題,不僅影響體重和消化能力,還會削弱抵禦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的風險,還能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反應。

腸道正常菌群生理功能很多,其中雙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合成多種維生素(維生素B1、B2、B6、B12、K、煙酸、泛酸等),利用蛋白質殘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天冬門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蘇氨酸等),參與糖類和蛋白質的代謝,促進鐵、鎂、鋅等礦物質吸收;另外還可産生各種有益健康的物質成分,德國國家科研機構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如果能治療疾病的物質都稱作藥的話,人體自身是可以産生1萬多種藥的!而這1萬多種藥有70%以上是在腸道中“。

三、正常的糞便性狀和排便習慣

糞便,俗稱大便,便便,翔,是人或動物的食物殘渣排洩物,其中四分之一是水分,其餘大多是蛋白質、無機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纖維、脫了水的消化液殘餘、以及從腸道脫落的細胞和死掉的細菌,還有維生素K、維生素B等。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11

便便反映身體健康狀态

正常大便次數一般每日一次,個别情況下每日2-3次或每2-3日一次也算正常,正常大便為黃色成形,每日排出糞便的平均重量≤200克。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12

大便也可以分類哦!

四、便秘是怎麼回事?

如果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幹硬和(或)排便困難,就是便秘了,當便秘症狀超過6個月,就是慢性便秘了。數據顯示,中國便秘發病率高, 老年人,白領尤其是女性便秘發生率更高,1966年至2010年,在有記錄的中國人群中,每10人有2~3人存在便秘。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13

便秘的表現

便秘患可以引起痔瘡肛裂直腸脫垂;增加結直腸癌肝性腦病乳腺疾病老年癡呆的發生風險;冠心病和中風患者便秘時過度用力排便甚至可以導緻死亡。便秘并非單獨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應該着重病因診斷,僅作出症狀診斷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危險的。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14

功能性便秘:

進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纖維素

排便習慣受幹擾(精神因素、生活習慣改變等)

藥物因素(瀉藥依賴性、阿片類藥、抗膽堿能藥、神經阻滞藥等)

腸易激綜合症、結腸冗長、腹肌及盆肌張力不足等

器質性便秘:

直腸肛門病變:痔瘡、肛裂、肛周膿腫或潰瘍、直腸炎、直腸癌、盆底病

結腸病變:腫瘤(良性和惡性)、腸梗阻、腸粘連、IBD

結腸阿米巴病、先天性巨結腸

腹腔或盆腔疾病:腫瘤壓迫

全身性疾病:尿毒症、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神經系疾病、血卟啉病、鉛中毒等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15

建立良好排便習慣

在排除疾病引起的器質性便秘之後,那就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來改善便秘症狀了,包括合理的飲食多喝水多運動,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具體措施包括:增加水分和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增加水分可以軟化大便,使大便易于排出,增加膳食纖維的含量可以增加糞便的水分,增加糞便的體積,同時不要喝酒,或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飲料 。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16

多飲水

膳食纖維分為可溶性纖維素和不可溶性纖維素,可溶性纖維素在腸道内發酵增加細菌數量,不可溶性纖維素具有親水性,能進一步增加糞便容積,刺激腸蠕動,有利于産生便意和排便反射。一般建議,成人每日膳食纖維量為20-30g,兒童為年齡加5g,因人制宜地攝入足量的膳食纖維可能是飲食治療成功的關鍵之一。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17

膳食纖維有益腸道健康

便秘的藥物治療以副作用小及藥物依賴性低為原則:通常選用的如容積性瀉劑(小麥麸皮、玉米麸皮、魔芋澱粉、瓊脂、甲基纖維素)和滲透性瀉劑(乳果糖,山梨醇),對慢傳輸型便秘,還可加用促動力劑,需要注意的是對慢性便秘患者應避免長期應用或濫用刺激性瀉劑(蓖麻油、蒽醌類(番瀉葉、蘆荟、大黃)多酚化合物)。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18

選擇治療便秘藥物要慎重

便秘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後,不能無限期地用藥,在強調生活方式調整的同時,使用藥物治療的療程應為2~4 周。若治療無效,可考慮加大劑量或聯合用藥。切記不要濫用瀉藥通便,不僅誘發或加重便秘,還會引起藥物依賴,造成惡性循環,特别是刺激性瀉藥,如酚肽、番瀉葉、果導、大黃、蘇打等,會引起腹痛,造成脫水和水電解質紊亂,長期服用會損害腸道功能及蛋白質丢失,有的可引起腸道粘膜的變性,甚至緻癌。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19

長期使用番瀉葉導緻的結腸黑變病

五、腹瀉

物極必反,有人便秘,就有人腹瀉,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加(≥ 3次/日),性狀稀薄(含水分>80%)或帶有黏液膿血或未消化食物,總量增加(>200克/日)。

腹瀉病因:病毒性、細菌性、腫瘤性、過敏性、中毒性等

病程:急性、慢性(持續時間>=兩個月或間隙期在2-4周内的複發性腹瀉)

性狀:血性、膿性、水樣等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20

腹瀉導緻嚴重生活受影響

急性腹瀉常見腸道疾病:由病毒、細菌、真菌、原蟲、蠕蟲等感染引起的腸炎及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急性克隆病潰瘍性結腸炎等;醫院内感染、抗生素濫用亦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衡性腹瀉;還可見于全身性感染:敗血症、傷寒或付傷寒、鈎端螺旋體病;急性中毒:服食河豚、魚膽及化學毒物如砒、磷等;其它:如變态反應性腸炎、過敏性紫癜、服用某些藥物如利血平、新斯的明等引起的腹瀉。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21

腸道疾病可表現為腹瀉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的人在飲牛奶或奶制品後,未消化的乳糖聚積在腸腔,腸腔内滲透壓增高而吸收大量水分,引起腹瀉,就像喝了瀉藥一般。

動力性腹瀉是由于腸蠕動亢進緻腸内食糜停留時間少,未被充分吸收所緻的腹瀉,如甲亢、腸炎及胃腸功能紊亂等,腸動力增加導緻大便次數增多和排便量增加,糞便稀爛或水樣,無滲出物,腹瀉的同時伴有腸鳴音亢進和腹痛。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22

動力性腹瀉

長期腹瀉将導緻營養障礙、維生素缺乏、體重減輕,甚至發生營養不良性水腫,需要盡快做結腸鏡檢查,對結腸病變所緻腹瀉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它可直接觀察病變性質并可作活檢。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維護正常腸道菌群)23

總結

綜上所述,腸道健康是不容忽略的問題,腸道疾病包括腸道腫瘤都是排在發病率前列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我們在大快朵頤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腸道的感受,千萬不要等到腸道和我們鬧意見的時候才去重視它的健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