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采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互辭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
如範仲淹《嶽陽樓記》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應理解為“不以物喜悲,不以己悲喜”。
曹操《觀滄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也用了互文(互文見義)的修辭手法:句中不但說“日月之行”,也說“星漢之行”;不但說“星漢燦爛”,也說“日月燦爛”。合起來說,“日月星漢之運行與燦爛,均若出于滄海之中”。
王昌齡的詩“秦時明月漢時關”也用的是互文的修辭,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和關隘”。
可以看出,運用“互文”構成的上下兩句,往往是對稱的,這就增加了語言的形式美與節奏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