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藍光危害講解

藍光危害講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0:58:47

藍光危害講解?來源: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桑雪骐,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藍光危害講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藍光危害講解(有害藍光到底該怎麼防)1

藍光危害講解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記者 桑雪骐

電子屏幕無處不在,藍光也如影随形。藍光是否真的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藍光危害應該如何預防?防藍光産品應該如何選購?近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不是所有藍光都産生危害

“開學了,孩子的視力又成了讓人操心的事。”女兒上高二的北京消費者李女士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每次催促她學習,心裡都很糾結,主要是擔心她的近視度數再升高。孩子班級的家長群裡有人建議團購防藍光眼鏡,不知道這個管不管用。”

記者調查發現,有不少消費者表示聽說過藍光有害健康,特别是有損眼睛健康,但是對其原理并不清楚,對防藍光産品的效果也是将信将疑。

“其實對于藍光沒必要談虎色變,适度的藍光是對人體有益的。”中國家用電器檢測所健康家電檢測中心總工程師嶽京松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解釋說,的确有多種研究表明,藍光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比如在2010年國際光協會年會上光學專家指出:短波藍光具有極高能量,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藍光照射視網膜會産生自由基,而這些自由基會導緻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衰亡,上皮細胞的衰亡會導緻光敏感細胞缺少養分,從而引起視力損傷,而且這些損傷是不可逆的。此外,還有研究表明藍光可能造成因視疲勞引起的視力下降和人體加速老化等。“但事實上,并不是有藍光的存在,就有藍光危害。藍光危害問題實質是輻亮度、藍光加權函數和時間的共同作用,隻有光源的輻亮度高、藍光成分豐富、作用時間長,才會損害健康。”嶽京松說。

嶽京松舉例說,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接觸最多、用量最大的是白光LED。而白光LED是基于藍光LED芯片激發黃色熒光粉轉化後形成白光,這其中的藍光就是大衆所以為的會造成危害的藍光。但是目前,正規的LED光源的峰值光譜基本都在450-470nm(納米,長度單位)範圍内,常規光環境照度一般不會超過600lx(勒克斯,照度單位),并且LED照明燈具都會在LED光源的外面進行結構封裝。因此,目前大多數正規廠商生産的LED照明燈具,隻要正确使用,就不會對視網膜造成直接傷害。

防藍光技術如何實現

據專家介紹,目前防藍光主要有通過防藍光技術來進行外部防護、通過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及增加營養等方式,加強人體内部防禦藍光的能力。其中,防藍光貼膜技術是目前有效的解決方案。

“常見的防藍光産品的原理基本上是通過反射或吸收阻止藍光穿透。”嶽京松表示,目前兩種常見的鏡片防藍光手段分别為基材吸收和膜層反射。基材吸收是鏡片基材中加入了防藍光因子,對生活中的有害藍光進行吸收,使其表面不會有明顯的藍色反光,實現藍光阻隔的防護目的。膜層反射是鏡片表面鍍膜,通過膜層将有害藍光進行反射,實現藍光阻隔的防護目的。它的優勢在于,可以在非藍光鏡片上定制防藍光膜層,在原有鏡片功能的基礎上增加防藍光功能。

嶽京松建議,對于長期看電腦或者手機的人群,集中用眼的時候佩戴防藍光眼鏡,平時可以按照個人喜好和需求選擇是否使用防藍光眼鏡。抗藍光鏡片分為染色鏡片和鍍膜鏡片,染色鏡片可直接吸收藍光,依染色深淺可防止60~70%藍光;鍍膜鏡片外觀是透明的,通過反射阻隔藍光,約可防10%-12%。“藍光的危害隻能減少,不能完全消除,适量的藍光對人體是有益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對藍光有正确的認識,對其有害的一面,要從内到外做好防護。”嶽京松說。

按需選購防藍光産品

嶽京松介紹說,防藍光産品按其工作原理分為不含光源的防護型産品與含有光源的發光型産品。消費者應在選購時注意區分發光型産品的防藍光原理,針對自身的需求,如價格、用途等因素進行選購。

對于不含光源的防護型産品(如藍光防護眼鏡産品),2020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國家标準GB/T38120-2019《藍光防護膜的光健康與光安全應用技術要求》明确了對标注防藍光産品的藍光透射比要求。該标準将藍光分為4段:385-415nm(紫外線),415-445nm(有害藍光)、445-475nm(有益藍光)、475-505nm(可見綠光)。其中,對每段波長範圍的光,都提出了明确的透過率要求:385-415nm波段藍光透過率應小于75%,415-445nm波段藍光的透過率應小于等于80%,445-475nm、475-505nm這兩個波段範圍光線的透過率應大于80%。滿足上述要求的防護型産品才是合格的産品。防藍光眼鏡也不是簡單的隔斷所有藍光,而是針對有害藍光部分進行阻攔,消費者應注意選購符合國家标準要求的産品。

今年初,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電商平台上銷售的防藍光眼鏡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重點關注大型電商平台和主流網售品牌中熱銷的防藍光眼鏡,共涉及5個電商平台的72批次防藍光眼鏡産品。抽查結果顯示,72批次防藍光眼鏡中有1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達26.4%。其中9批次防藍光眼鏡明示藍光透射比與實測不符,也就是存在虛标的問題。對此,嶽京松建議,對于藍光防護眼鏡,消費者應到專業機構、眼鏡店購買。

對于含有光源的發光型産品(如防藍光顯示器産品),在宣傳上通常分為軟件防藍光與硬件防藍光兩種方式。

軟件防藍光一般是指通過一些軟件的設置調整或内置模式的改變,通過調整顯示器調色闆中各像素藍光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藍光的亮度,但是類似設定往往也會使顯示器整體亮度和色準受到影響,而且以此實現的僅僅是藍光亮度的降低,并沒有實質上改變光源光譜。

相比于軟件防藍光,硬件防藍光一般是通過在LED等光源材料中添加了磷等化學元素,通過改變藍光強度峰值的光譜來實現防藍光的效果,即實際光源發出的藍光總量不變,而隻是減少了有害藍光的強度。因此,總體上說,硬件防藍光可能是更為有效、更為徹底的防藍光方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