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葫蘆挂門裡還是外面

葫蘆挂門裡還是外面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6 16:21:37

手撚葫蘆最适合把玩,很多新入圈的玩友最先接觸的都是這類葫蘆。但說到手撚葫蘆的構造與選購标準,可能很多玩友就不是很了解了。今天就對手撚葫蘆做下系統介紹。

葫蘆挂門裡還是外面(由外及裡說葫蘆)1

手撚葫蘆并非葫蘆品類,而是人們對适合拿在手裡把玩的葫蘆的統稱。手撚葫蘆個頭不大,高度一般在十厘米以内,外形結構包括龍頭、嘴、肚、腰、臍等幾部分。

龍頭:就是葫蘆藤。葫蘆屬于爬藤植物,果實在藤蔓之上長出、長大。待葫蘆成熟後,人們會将果實連同上面的藤一起剪下,藤蔓往往有4根,葫蘆頂部有1根,而後向上分叉為3根。由于這1 3根藤蔓看起來頗似龍騰之狀,有人就為它們起了一個形象霸氣的名字——龍頭。葫蘆與龍頭可謂相映成趣,如果說葫蘆質樸敦厚,龍頭則飄逸張揚。如果葫蘆缺了龍頭,韻味就差了很多。除此之外,龍頭還能表明葫蘆的成熟度,龍頭越粗壯,葫蘆長勢就越好。

葫蘆嘴:指主體上部與藤蔓相連接的細長部位。“嘴”于動物而言,是進食器官;于物體而言,則表示突出的部分。葫蘆嘴兼具這兩種含義:首先,葫蘆自嘴向下全部為中空,由藤傳輸而來的養分就好像是“用嘴吃進了體内”;而葫蘆嘴相對下面膨大的部位,好似向外突出一般。所以,這個部位被稱作“嘴”,還真形象生動呢。

葫蘆肚:葫蘆嘴往下膨大扁圓的部位,就是葫蘆肚了。我們常見的手撚葫蘆都有兩個肚,多數葫蘆的上肚都比下肚小。這種兩個肚的葫蘆被稱作“亞腰葫蘆”。葫蘆肚大緻有三種形狀:圓形、扁圓形以及紡錘形。圓形的高度與寬度基本相同,扁圓則寬大于高,紡錘正好相反,高度大于寬度。但不論哪種形狀,都要求葫蘆度長得飽滿、勻稱、不歪斜。

葫蘆腰:葫蘆上下肚之間的連接處即為“腰”。根據腰的高度不同,可将葫蘆分為細腰、收腰與無腰三種。長且直的為細腰,兩肚能區分界限的為收腰,而沒有明顯界限的為無腰。葫蘆正不正,一看肚,二看腰。如果葫蘆腰長歪了,就算肚長成了正圓,葫蘆看起來還是歪的。過去流行的本撚與小美葫蘆多為收腰或無腰,自從天津手撚出現後,細腰的葫蘆逐漸多了起來。

葫蘆臍:葫蘆最底部的圓環狀部位稱作“臍”。臍要正,圓而平滑,無爛臍、炸臍。炸臍常見于小美葫蘆,現在随着種植技術與品種的優化,這種現象倒不常見了。如果遇到了自己喜愛但臍有瑕疵的葫蘆,也是可以入手的,畢竟臍長在最底部,面積也很小。

葫蘆挂門裡還是外面(由外及裡說葫蘆)2

了解完葫蘆的結構,再來看看它的内裡。作為一種文玩物件,葫蘆由外及内分别是表皮、内壁、種子及瓤。

表皮即為把玩層,我們常說的包漿,就發生在這裡。葫蘆最外面其實還有一層表皮(就是人們俗稱的“青皮”),葫蘆隻有把成熟後要把這層皮刮掉才能上手把玩。有些新入門的玩友不清楚這點,以為葫蘆晾幹後就能把玩,這是不對的。

表皮以内,分别是内壁、瓤及種子。内壁支撐整個葫蘆腔體,一般來講,越厚的葫蘆硬度越大、成熟度越高,形成包漿也就越容易。可以這麼說,内壁的薄厚,直接關系到葫蘆的堅硬程度與包漿速度。

剛下架的葫蘆,瓤内因為含有大量水分而充滿整個内腔,随着水分揮發,瓤逐漸萎縮、綿軟,最後會貼到内壁之上。種子位于葫蘆下肚内,被瓤所包裹。葫蘆完全幹燥後種子則會與瓤分離,這時搖晃葫蘆,會聽到種子與内壁相互碰撞發出的嘩啦啦的聲音。

葫蘆挂門裡還是外面(由外及裡說葫蘆)3

說完葫蘆的結構,再回過頭看下葫蘆的判斷标準,什麼是“六面正”?什麼又是“一汪水”呢?

“六面正”的葫蘆,從上、下、左、右、正、反其中任一面觀察,肚、腰、臍的左右兩邊應該對稱。(觀察時應去除龍頭與葫蘆嘴。)現場選購時刻将葫蘆放在手中旋轉幾圈就能看出葫蘆是否周正,但如果網購,該怎麼辦呢?這時可以根據龍頭的指向,先确認葫蘆平視時的四個面,然後再看葫蘆頂部與底部的照片,看完以後基本就能确定了。

“一汪水”則用來形容葫蘆的皮質幹淨、平整、細膩、通透。沒有把玩過的葫蘆,皮色應為一體的淡黃色(程度随年份而加深),沒有花皮、陰皮,更沒有凹陷或缺損,拿在手中把玩會感覺到非常順滑、緻密。“一汪水”的葫蘆,不僅代表葫蘆長勢良好、成熟度高,還說明葫蘆采摘後處理、保存得當。這種葫蘆隻需靜靜把玩,很容易就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至于龍頭完整,由上面講述不難得知,必定包含1根豎起與2至3根橫長的藤,隻有這樣才能構造出“霸氣側漏”的龍頭模樣。如果葫蘆外形六面正、皮質一汪水,再配上一件活靈活現的龍頭,當真可以稱得上佳品了。(圖文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