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周炫 川觀新聞記者 李欣憶 文、圖、視頻
“1500張折疊床,好的,明天就可以發貨!”10月25日一早,成都市鑫宏威野營裝備器材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鑫宏威公司”)總經理劉新偉接到來自廣元的應急保供訂單。由于疫情防控等需要,折疊床等應急保供物資供不應求,鑫宏威公司20多條生産線開足馬力,全力以赴保訂單交付。
鋼管、木闆、棉布等原材料,是怎麼從生産線上“變”出折疊床的?川觀新聞記者帶你一起去鑫宏威公司的工廠看看。
一張折疊床的誕生,需要哪些步驟?
劉新偉帶我們來到精加工車間,在這裡,一根長約2米的鋼管,開始了神奇的旅程。首先,這根鋼管被切成不同尺寸,這是第一道工序——切料。然後,變短的鋼管被彎曲、打孔,裝上連接件,好幾道工序之後,等待它的是焊接機器人。
打孔。
數台焊接機器人熟練地在彎曲的長鋼管上,焊上短鋼管,一個床架就焊好了,“我們去年引進了智能機器人焊接生産線,1個機器人可以當4個焊工,效率提升了好幾倍。”鑫宏威公司總經理助理王何強說。
床的前腿、中腿、後腿部分,由于需要折疊,連接件特别多,焊接之後還要返回上一道鉚接工序,安裝連接件,然後進行二次焊接。
機器人焊接。
接下來,這些變成床架和床腿的鋼管,來到了噴塗車間。工人把它們挂在高高的架子上,一排排整齊地進入淋浴間“洗澡”,洗得幹幹淨淨之後,開始“穿衣服”,也就是噴上一層環保漆面,這還不夠,還要進入烤箱,經過200多攝氏度的高溫烘烤,一番“梳妝打扮”之後,床架和床腿變得锃锃發亮。這一條全自動噴塗流水線,全長160米,整個“洗澡、穿衣服、梳妝打扮”的過程機械化程度很高,全程大約40分鐘,隻需12個工人。記者試着摸了一下籃子裡剛“梳妝打扮”後的床腿,表面光滑、發亮,有些燙手。
噴淋。
在打闆車間,幾十個工人正忙着給木闆套上一層泡沫闆,再穿上棉布的衣服,進行固定,制作成床闆。
在注塑車間,智能注塑機源源不斷産出墊腳、墊托等輔材。
這些床闆、墊腳等運到組裝車間,工人們将床架、床腿和床闆進行組裝,安上墊腳,一張折疊床就在流水線上成功下線了。折疊起來隻有0.75米寬、0.2米厚,便于收納;攤開之後2米長、0.75米寬,可供單人躺、卧、坐,功能齊全。
組裝車間。
這種折疊床被工廠、醫院、企事業單位等廣泛使用,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間,防疫物資供應需求激增,折疊床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可以說是“一床難求”。記者看到,許多折疊床的包裝都印上了“應急”字樣。“9·5”泸定地震後,這家工廠也緊急調配了6000張救災專用折疊床,于第二天運抵災區。
一個應急保供企業,怎麼“拼”在四季度?
記者采訪期間, 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區大成工業園的鑫宏威公司,門口貨車排起了長隊,原材料堆放在道路兩旁,倉庫裡折疊床、帳篷堆成了小山,連辦公樓的門口空地都見縫插針布置了一條打闆生産線。
“沒辦法,廠房實在不夠用。”劉新偉說,10年前,他在大成工業園建成了約1萬平方米的廠房,後來不斷租用園區内臨近的廠房,現在生産線散落在園區各處,租用廠房加起來有幾萬平方米,“我每天都去廠房四處看看,轉一圈需要騎自行車。”
鑫宏威公司創業之初的主營産品是面向大衆的野營帳篷,後來慢慢轉型為應急保供企業,提供帳篷、折疊床、折疊桌椅等成百上千種應急物資。
“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要按時保交付。”
目前最要緊的是招聘工人,目前還有100名工人的缺口,“争取人員能早日到位,迅速培訓成為熟練工人。”王何強的重點工作也将向招聘工人傾斜。
對于公司的長遠發展,劉新偉有新的謀劃,“今年正在啟動新廠區建設,占地120畝,争取明年下半年投用。”據他透露,新廠區将繼續拓展應急物資的産品線,瞄準輕量化、便攜化等未來方向,進行更多的産品研發和生産。
在他看來,應急物資産業的市場空間非常大,要繼續做大做強,提升“四川造”應急物資在全國市場的占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年7月,國家首個應急裝備科研聯合實驗室在鑫宏威公司挂牌,通過和四川大學合作,校企雙方将共同研發機動宿營帳篷和機動宿營裝備集成應用技術,“後續我們計劃追加投資,建設集帳篷研發、中試、生産于一體的總部基地,積極融入面向‘一帶一路’的中試産業基地的建設發展。”劉新偉說。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