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來國,就是花果山所在的小國,書中是這麼介紹“傲來國”的:
“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喚為花果山。”
讀這裡,我們知道,傲來國,在東勝神洲,并且接近大海,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書中第三回,孫悟空給猴子猴孫找兵器時,手下四個老猴說道:
“我們這山,向東去,有二百裡水面,那廂乃傲來國界。那國界中有一王位,滿城中軍民無數,必有金銀銅鐵等匠作。”
然後又寫道孫悟空來到傲來國的情況:
“好猴王,急縱筋鬥雲,霎時間過了二百裡水面。果然那廂有座城池,六街三市,萬戶千門,來來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可見,傲來國都城在花果山東面,距花果山二百裡,雖不算大,但也挺繁華。
于是,一些人很好奇,就探索“傲來國”,到底是今天的哪兒。有人說是澎湖列島、台灣島等,也有人說是日本、朝鮮等。
從小說來看,“傲來國”自然是作者虛構的,但任何虛構都有一定原型,“傲來國”原型為何?留待之後考察,今天先看看“傲來國”這“傲來”名稱如何來的,又有何寓意。
遍查中國重要典籍,找不出“傲來”這個詞。那麼,作者是如何想到這麼一個詞的呢?
有一個傳說,說作者外出,聽到農民喊号子,就是“噢……嘞!噢……嘞!”的聲音,于是有了靈感,就給孫悟空家鄉定名為“噢嘞國”,一寫“噢嘞”二字,費事,就給諧音成了“傲來”。
還有一種更合理的說法,那就是作者參考了泰山的“傲來山”。在《泰山志》中曾有這樣記載:
“傲來山,在嶽頂西南竹林寺,石巑岏矗矗,至禦帳俯視之,更奇。”
那麼,傲來山,這個名字又是如何來的呢?原來還與嵩山的一座“懊來山”有關。據宋代葉廷琯《海錄碎事•地部》的記載:
“此山自蜀山東,與嵩山争高而不勝,故雲懊來”
很有意思,就是說,這座“懊來山”從外地到嵩山這兒,想和嵩山一争高下,但是失敗了,就很後悔來這裡,“後悔”就是“懊”,所以叫“懊來”。
再回頭看看“傲來山”的形狀,清代孔貞瑄的《泰山紀勝•扇子崖》有寫道:
“列嶂皆犀利棘矜,傲岸不俯,似欲抗衡岱宗,而力不逮者。”
可見,傲來山很奇特,有一種獨有的傲氣,也是想要和泰山主峰來争雄,因此當時人們自然就聯想到了嵩山的“懊來山”,便給泰山這座山峰取名為“傲來山”了。
這樣看,“傲來國”這個“傲來”也頗有一種“傲視群雄、萬人來朝”的意思了,還确實挺像孫悟空看到的“傲來國”的情形。
再一想,作者把孫悟空安排在這麼一個名叫“傲來”的小國出生,可能也是想說,孫悟空出生也帶有一種高傲的精神,但是這種“傲氣”又有一些還沒見過市面的“自大”的意思。
想想孫悟空傲岸不急,大鬧天宮,是何其自傲。但是,經過後來五百年的“牢獄生活”和取經路,他才終于知道自己曾經的“自大”,這不就與“傲來山”“懊來山”一樣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